鸠占鹊巢造句子
1、B.有误,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对象错误;
2、(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卢俊义是个开当铺的大财主,对这些“拆白道字,顶真续麻”的文字游戏可能了解不多,但是浪子燕青却是个中高手,他应该一眼就看穿这是一首藏头诗,并在第一时间将其涂抹或铲掉。
4、事实上,斑鸠属于我国“三有”动物,随意捕捉它们违反法律法规,购买食用也会受到处罚,已经有多人受罚。(编注:三有”保护动物是指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之所以不让人们吃斑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保护动物,还因为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过程中可能会接触较多的病原体,病毒和细菌有可能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
5、D.首届世界龙舟联赛福州站在浦下河龙舟池开赛,参赛者们正襟危坐,挥桨竞渡,斗志昂扬,“逐浪”端午。
6、C.改造后的北湖公园,水更清澈,路更规整,夜晚灯光更璀璨,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7、浪子燕青不但会唱歌,还会其他的技能,他后来进京找李师师联络招安,又露了一手:“李师师吹了一曲,递过箫来与燕青道:‘哥哥也吹一曲与我听则个。’燕青却要那婆娘欢喜,只得把出本事来,接过箫,便呜呜咽咽也吹一曲。”
8、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氏”命名渠道也多种多样,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
9、那么,斑鸠真的这样既“蠢”又“坏”吗?喜鹊平时看着挺灵光的,为啥造个巢还会被斑鸠“占领”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了解一下吧。
10、大多数的鸟儿都会在繁殖季节,用植物纤维、树枝、树叶、杂草泥土、兽毛或鸟的羽毛来筑巢,搭成一个小窝。鸟儿会把自己下的蛋放在这些巢内保存好,鸟妈妈就在巢里用自己的体温孵化小鸟、喂养小鸟。
11、战国时期公元前314年,齐宣王田辟(妫(读 guī )姓、田氏,名辟疆)乘燕国内乱大破燕国,就想学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那样称霸天下,于是他向孟子请教做霸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他用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鸟兽毫毛的(秋毫之末)却看不见眼前一车柴禾的比喻来说明齐宣王不受百姓爱戴、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因为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12、斑鸠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而“鸠占鹊巢”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成为了大家约定俗成的,很难改变了。
13、B.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开启令世人刮目相待的新篇章。
14、D.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本句用来形容峰顶少有人至,使用正确;
15、浪子燕青装聋作哑,卢俊义出发前,那三个“亲近的人”表情更是怪异:“李固吓得只看娘子,娘子便漾漾地走进去,燕青亦更不再说……娘子看了车仗,流泪而入。燕青流泪拜别。”
16、(示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渔翁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17、除了这五件事无法解释,睿智的读者诸君可能还会发现更多可疑之处,这些可疑之处,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卢俊义的夫人红杏出墙,浪子燕青是不是有花堪折直须折?
1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20、鹬蚌相争(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是一则历史故事成语,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21、夫妻日日筑巢忙,雌鸟娘心回转望。愤怒向天悲切喊,家中不是我儿郎。
22、A.人声鼎沸B.络绎不绝C.坦荡如砥D.富丽堂皇
23、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本句用来形容困难多,对象误用,使用不正确;
24、语音复述当天学习的成语故事或用当天学习的成语故事造句。
25、C.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技艺等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不能用于形容大自然的景色,不符合语境;
26、事实上无论是什么年龄段什么文化程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谁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从今天起,(科普时刻)栏目正式上线,给大家讲一些小知识,并争取能让这些知识有趣起来。
27、(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夏侯)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28、B.阳春三月,莲花湖湿地公园山清水秀、花枝招展,美不胜收,市民纷至沓来,人影绰约,扮靓了湖光山色,也扮靓了达州人民的生活家园。
2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