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为役的造句
1、(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答案)(1)把……当做边邑(2)庸俗,浅陋,鄙俗(3)轻贱(4)看不起,轻视(5)鄙俗
3、(包办代替)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4、例句1: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5、我在知乎上写过这个答案,这一篇里,增补了一些细节。
6、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
7、我们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能够闻一知十。
8、毕其功于一役、一身两役、饥饱劳役、横征苛役、无能为役
9、(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10、例句2: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俯拾皆是。挖掘并汲取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直观的、可资借鉴的启迪。
11、(答案)(1)跟随,跟从(2)依顺,听从(3)参加(4)旧读zònɡ,堂房亲属
12、B.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
13、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
14、①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言辞、话)
15、例句1:像陶溪川一样,这种能够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城市修补案例,在景德镇比比皆是。
16、(5)(20全国卷Ⅱ)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17、(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18、鲁国将和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交锋,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我对百姓从不吝啬衣服和食物,对神灵从不吝啬牛羊和玉器"。曹刿回答说:"只有从根本上树德施惠百姓才会归附,百姓齐心然后神灵才会降福。如果你能向百姓广施恩德并公平地处理政事,使君子热心于协助治国,小民热心于贡献力量;同时你的举动不违背时令,耗费不超过常度,这样百姓的日用就不会匮乏,大家才有能力供奉神灵。所以你动员百姓没有不听从的,求神降福没有不应验的。现在你只是到了临战关头才给百姓施点小惠,独自向神灵供奉祭品。小惠不可能普遍,独自供奉也不可能丰裕。不普遍施恩德百姓不会归附,供奉不丰,神灵不会降福,你还凭什么去作战呢?百姓所求的是日用不感到匮乏,神灵所求的是祭品的丰裕,所以不可以不从根本上着眼。"庄公说:"我处理百姓的诉讼时虽然不能做到体察一切,但总是力求以情理判断。"曹刿回答说:"这就可以了。假如内心确实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所不及,也一定能达到目的。"
19、(4)我从去年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0、(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
21、(16)(20浙江卷)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 道:志趣
22、(6)(20全国卷Ⅲ)上(皇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指范纯礼)不可 除:拜官,任职
23、意思: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24、跟《纸牌屋》里不同,大明王朝的这帮人,常说的话,是“投鼠忌器”,真正的器,是皇帝,皇帝无论成不成器,大臣们都得照顾着他的面子,好事都得让给他来做,遇事都得自己顶上,这才是中国官场的为官之道,精髓是让皇帝感觉良好。嘉靖在《大明王朝》里的第一句台词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是皇帝跟大家客气呢,一旦下了雪刮了风,大臣们都要一致说,“是皇上求下来的”。
25、异: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26、例句1:与主流文化不同,自成一格的青年亚文化团体更喜欢标新立异、张扬自我,甚至故意挑战主流、正统文化形式和规范。
27、意思:以不变动为至善。”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主张。
28、诚 成语助记: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心悦诚服
29、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30、(4)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沈括《活板》)
31、(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贾谊《过秦论》)
32、(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3、(8)(20湖北卷)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人名)非今之所谓廉者也 察:考察
34、《大明王朝》讲的不是真实的历史,它说的是精妙的人性。不合理的制度底下,多野蛮生长一个海瑞,不可能大批出现贤臣良将的。明太祖说,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事实上,他给了免死金牌的那些,基本都死得很惨。大臣们朝不保夕,顾虑多的,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至于天下苍生,那是行有余力以后的事情了。
35、(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36、胡宗宪给自己找的退路,是殉国。台州对倭寇一役,他是真心想找死,可惜没死成。他是严阁老培养起来的学生,有知遇之恩,他要是反水倒严,那是不义,要是跟他们沆瀣一气,是为不忠。胡宗宪夹在中间为难,所以剧里不停地说,他是媳妇,两头受气。他知道自己终会跟随严嵩同落,那时不仅性命不保,名声也会随之而倒,对他而言,殉国反倒成了好归宿。
37、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38、(百依百顺)指什么都依从。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依从。
39、 晋景公同意,说:就用700辆战车的兵力吧!可是,克嫌战车数量太少,请求晋侯再多派一些。他对晋景公说:700辆战车,这是从前晋文公时候‘城濮之战’的战车数目。那是因为有晋文公那样的英明国君,还有像先轸、狐偃那样机智的大夫,所以才取得胜利。可我呢?与他们相比能力远不如他们,我就是做他们的仆役恐怕还不够格呢,所以我要求派800战车!晋景公答应了克的要求,派了800辆战车给他,让克率领中军,土燮辅佐上军,栾书指挥下军,韩厥为司马,浩浩荡荡地向齐国开去。战斗中,晋国获胜,齐国拿出许多宝物给晋国,并让出大块土地给鲁国。晋齐双方在爱姜结了盟。
40、(别开生面)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41、(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李密《陈情表》)
42、(8)(20全国卷Ⅰ)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 兵:战事
43、梁鸿虽然家里穷,但读书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高学府——太学深造。由于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
44、(1)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5、我认为在整个词学系统中,当代较热门话题要数美学研究和文化学研究。自美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显学崛起于中国大陆学界,尔后渐次进入艺术阐释学各领域,词之美学阐释,便将词学带入一个辉煌的兴盛期。从词作之美学品鉴,到作家审美个性研究;从风格流派与群体审美好尚之关系的考查,到不同时代社会审美习俗对词体形成演变之影响的辨析。随着视域的拓展,研究的深入,词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地更新着格局,千年传统词学终于挣脱经学、文章学及庸俗社会学的桎梏,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同时学者们又逐渐认识到,审美评价并不是万应灵药,审美价值标准也不是品评文学艺术高低优劣的准的,审美研究当然也不能永在词学研究领域独领风骚。因为,许多词学研究的问题在美学中找不到解决途径,尽管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关系考查能提示词之艺术表现与作者心灵契合的某些复杂机制,但是在人的本质存在、人的生存机制、人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影响下的文化价值取向等问题面前,美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我觉得,研究者要在宏观的词史视界突破性阐释或解答诸如此类问题,正是文化学研究的任务。
46、春秋时期,有一年齐项公派兵攻打鲁国,包围了鲁国北部边垂的小城龙地。齐顷公有一位宠信的将领,名叫卢蒲就魁(kuí),想争夺战功,就首先去攻击龙地的城门,但龙地的守兵很英勇,经过一番厮杀(sīhā),把他抓住了。齐顷公着急,赶忙派人送信说:“你们别杀死卢蒲就魁,我答应不进入龙地,愿意与你们讲和。”可是龙地的将士们不听,将卢蒲就魁杀死,并且把尸首摆在城墙上,让城外的齐军观看。为此齐顷公十分气愤,他亲自击鼓督战,齐军拼死作战,爬上城墙,只用三天时间就攻入龙地,接着又占领了巢丘。卫国同鲁国比较友好,卫侯眼见鲁国遭到侵犯,就派孙良夫、石稷(jì)等领兵前去援救。卫军在路上与齐军相遇。石稷看到齐军很强大,心里害怕,打算撤兵回去,但孙良夫不同意。卫军与齐军交战不久,便败下阵来。石稷忧虑地说:“再打下去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如果损失了军队,回去无法向国君报告。请孙先生先带军队撤退,您是卫国的卿土,一旦有所损伤,是我们卫国的耻辱,我先抵抗一阵。”孙良夫撤退了,齐军却咬住不放,幸而新筑人仲叔于奚(xī)阻止了齐军,救出了孙良夫,使他免于遭灾。
47、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48、他自以为有闻一知十的本领,常常不经求证就下定论,闹了不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