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
1、(解释)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在诗人看来,介子推其实是寒食节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对于天下寒士来说,“寒食节”几乎每天都在过,因为生活逼仄,每每断炊,哪里来的烟火?
2、据孟棨《本事诗》,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
3、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5、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
6、作者在第三句把时间拉到了傍晚。按照古代的习俗,普通人家是不可以在寒食节时生火、点灯的。但由于皇帝是特权阶层,所以皇宫可以比普通百姓早一天点灯。而皇帝行使自己的特权的同时,还准许一部分皇亲国戚和皇帝的亲信也可以享受这一待遇。
7、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8、下里又寒食,寒居犹去年。——赵蕃《又呈庆伯》
9、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0、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1、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不能吊祭。
12、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13、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14、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5、我记得诗名为《寒食》的古诗有许多,陆游写过,陈与义写过,还有韦应物、杜甫、白居易,但出名的应当是韩翃。就是和柳娘爱到天昏地暗那个韩翃。
16、 春光明媚的长安城里处处飞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17、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8、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9、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2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1、注释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即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
22、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
23、辇(niǎn):古代用人拉的车,后来多指皇帝、皇后坐的车:龙车凤~。
24、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5、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2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27、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温庭筠《寒食前有怀》
28、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2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0、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1、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的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2、中国古代10篇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33、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赵长卿《虞美人·春寒》
34、梨花村落清明后,梅子园林五月前。——李流谦《贻长松寺慈禅师》
35、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36、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蜡烛。
37、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38、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39、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40、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41、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42、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43、桃花落尽柳阴成,寒食风光小雨晴。北宋·释德洪《上巳》
44、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45、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徐增《而庵说唐诗》对此有细微的评述:“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
46、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4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48、海雪楼前雪一株,岁岁清明醉花底。——杨基《湘阴庙梨花(有序)》
49、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50、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51、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
52、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柳公权《阊门即事》
53、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54、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5、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6、(注释)“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57、第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58、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徐增《而庵ān说唐诗》对此有细微的评述:“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东字与春字有情,柳字与花字有情,御字与宫字有情,斜字与飞字有情,蜡烛字与日暮字有情,烟字与风字有情,青(轻)字与柳字有情,五侯字与汉字有情,散字与传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装叠得妙。其用心细密,如一匹蜀锦,无一丝跳梭,真正能手。”
59、据孟棨qǐ《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60、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61、当然,在现代场合,这么读是要挨骂的,要么是扯淡,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是炫耀,总之不应当如此读。建议把那个“日”字按现代发音读。
62、(解释)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63、景物偏堪,车马游人览,赏清明三月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64、其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65、寒食孤村外,春山远寺钟。——宋登春《寒食西郊望八岭山作》
66、诗中常常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色,便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更有力量。
6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68、因此,全诗的发音应当是(疑是,我也不一定叫得准)
69、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70、白描手法(báimiáoshǒufǎ):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71、韩翃(生卒zú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zī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766—779)后期,先后入汴biàn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780—783)初,德宗赏识其“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gào,官终中书舍shè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láng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仅存诗三卷
72、该诗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思绪绵密,结构严谨。诗作仅四句,但多有转折。从内容看,由写景物转入咏礼俗;从空间看,由皇城转入御苑,又由皇宫转入权贵门第;从时间看,由白天转入日暮;从感情看,由平和转为庄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7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4、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75、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76、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