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1、: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对于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2、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蜀古迹记》
3、 比较二人的不同在于,诸葛亮的成功在于过程洒脱结果的无奈,司马懿的成功在于过程的无奈结果的满足。诸葛亮是战术家,司马懿是战略家。(对于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4、《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使用火箭呢?
5、对诸葛亮的评价,文治当不在萧何管仲之下,武功尤有胜之。 细化的说,三国时期准确,完成度高的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治事之才。同时期军事能力第一的帅臣。
6、一开始,我还觉得颇有道理,但是后来仔细推敲,联系下这个“凡”字的意思,发现了端倪。
7、后死在了行军途中,令人惋惜。如果诸葛亮早日挣拖的束缚,看穿了这一点,他不会活得那么累。他可以归隐山居,安度晚年。成为一名隐士。诸葛亮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启发和迷团。然而他的聪明才智,忠贞不虞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千古流传,永不磨灭。
8、由于诸葛亮的才干超人,功绩突出,在刘备集团里,他理所当然的成为文官之首。在刘备即帝位后,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的丞相。在随后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军遭受惨败。刘备也忧愤交加,病死于白帝城,在去世前,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嘱托他以后事。
9、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10、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11、作为政治大家的司马光都打不破行业壁垒,就更别说陈寿这个仕途一团糟的人了,在《三国志》中屡次翻车也就不足为怪了。毕竟和司马光比起来,陈寿的政治才能可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当年在蜀国,陈寿始终在中下层官员中徘徊,后来到了魏国,同样郁郁不得志,先后多次被降职,政治方面能力平平。
12、诗由“首”、“颔”、“颈”、“尾”四联组成。这首诗的“首联”两句一问一答,看似平常,实则不然。这里,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武侯祠的自然环境,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句相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情不可耐的心情,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处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做伏笔,使得全诗和谐统首尾相衔,体现了诗人善用赋笔而又切忌平直的特点。 而后“颔联”两句则进而把视线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部。“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意在渲染“春色”之怡目,“好音”之悦耳。然而,诗人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那就是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可是,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无人迹。不难看出,在“颔联”两句里,诗人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际遇。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刘备三顾茅庐,同他商讨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忠臣之心。透过诗人的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可以了解诸葛亮作为贤相的一生的事业。“尾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可谓诗文的“诗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后,于当年八月在军中抱憾病逝。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落笔沉挚,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
13、注释(1)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2)对:回答、应对。(3)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4)躬:亲自。陇亩:田地。(5)好(hào):喜爱。为:唱。(6)《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7)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8)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9)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10)惟:只有。友善:友好,关系好。(11)信然:确实这样。(12)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13)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14)器:器重、重视。(15)谓:对,说,告诉。(16)岂:大概,是否。(17)之:代词,代诸葛亮。(18)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19)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20)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21)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22)顾:拜访。由是:因此。(23)遂(suì):于是,就。(24)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25)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26)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27)汉室倾颓:指汉朝统治崩溃、衰败。(28)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29)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29)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30)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31)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32)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33)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34)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35)出:产生。自:从。(36)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37)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38)比于:同,相比。(39)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40)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41)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42)谋:筹划。今:现在。(43)挟(xié):挟持,控制。(44)令:号令。(45)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46)此:这。诚:的确。(47)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48)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49)贤能为之用:为:被。(50)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51)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52)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53)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54)殆(dài):大概。(55)资:资助,给予。(56)所以:用来。(57)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58)险塞(sài):险峻的要塞。(59)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60)高祖:刘邦。(61)因:依靠,凭。(62)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63)殷:兴旺富裕。(64)而:但是。(65)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6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67)信义:信用道义。(68)著:闻名。(69)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70)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71)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和好。(72)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73)内:对内。(74)修:治理。(75)政理:政治。(76)将荆州之军:将:率领。(77)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78)身:亲自。(79)川:平野。(80)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82)日:一天天。(83)悦:高兴。(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86)犹:好像。(87)愿:希望。
14、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和他的知名度。三国演义有很大作用,但是在三国演义出来之前,各个朝代还是有很多文人对其歌功颂德,论军事,他数次进入武庙。论文才,他有出师表,广受推崇,论政治,他以一己之力使蜀国国力蒸蒸日上,并使蜀国在和魏国战场中一直占据主动权。论人品,无可挑剔。论农业,他改革农具,撰写农书。诚然他在很多方面都不是,但也属于。在历朝历代,他都是作为千古良相的典范,如果按我国传统思想看,他是我们历史上的人之一。
15、历代文人绑架诸葛亮,诸葛亮便成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文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诸葛亮一生颇多不顺,而且一直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16、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17、东晋南渡,君臣常叹“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所以心中常思念两汉,对于诸葛亮辅弼蜀汉、抗拒北方曹魏政权的事迹给予推崇,常产生“再生孔明”的愿望。南朝因为与蜀汉同姓,又同属偏安一隅,所以对诸葛亮的推崇又更进一步,前秦的符坚遇到王猛,曾以刘备与诸葛亮的遇合相比拟。
18、诸葛亮生前罢黜了一批人,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的是非曲直后人还可以继续评说,但因此说他是实施权谋,并没有说服力。
19、诸葛亮先发动南征,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然后,他向刘禅上了《出师表》,发动了对曹魏的北伐。但是,诸葛亮一共向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都没有能够达到目的。终,诸葛亮也在第五次北伐期间生了重病,死在五丈原的军中。
20、《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什么会吹捧美化诸葛亮,而不美化吹捧他人呢?因为纵观三国一朝,能值得美化吹捧的,只有蜀汉,而蜀汉中又以诸葛亮为。为何这样说呢?蜀汉是继承两汉法理的正统,刘备是帝室之胄,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为刘邦十五代玄孙,根正苗红。而且两汉治下,国力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四夷宾服,万邦重译款塞来朝,何其胜哉。而曹氏代汉,司马代曹,得国为不正,为后世朝代更替,带了一个极不好的头。同时呢,司马建晋,虽一统天下,却因腐化败治,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让中国进入历史上为黑暗的时期,北方汉人几致灭族。如此不堪的手段,如此切肤之痛的恶果,罗贯中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持手中之笔,去吹捧美化曹操、司马懿的。
21、陈寿:可说是治国之优良人才,可以和管仲、萧何相匹敌。然而连年劳师动众,未能成功,大概应变将兵战略,不是他所擅长罢!
22、诸葛亮忠于人民,他爱护民生,珍惜民力,虽然不得已用兵,但时刻注意减轻百姓负担,因此才会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爱戴;
23、到了宋朝,赐诸葛亮英惠庙,加封号仁济。宋朝官方沿袭唐朝设武庙的做法并扩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阵容,把张辽、邓艾、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杜预、羊祜等汉末三国名将扩充进来。但上述三国名将的等级为七十二将,而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还在定军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户,以表彰其功德。
24、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事实胜于雄辩。在人们看来,诸葛亮不仅具备治国治军的突出才能,又有济世爱民、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榜样。诸葛亮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为帝王、将相以及普通百姓的称颂。
26、诸葛亮,蜀汉丞相,史书中称他为“伏龙”,小说中称他为“卧龙”。龙,《说文解字》说: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27、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主张奇兵突袭,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有效手段,诸葛亮不予采纳,而把攻击的重点放在祁山和陇右,导致大功未成。
28、史官重要的职责,就是如实地记录历史,不要把个人观点掺杂在里边,如实记录生平事迹,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要对历史人物做出评价,后世的人以上帝视角来看,岂不是更有客观性和公正性?譬如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质疑和李靖对诸葛亮的赞誉,雄主良将的评价,不比陈寿这个小吏的评价更具说服力?
29、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30、关于诸葛亮的政治选择,很难要求诸葛亮在当时就看出来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谁又是阻力。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国家名义上统实质上割据,与春秋战国并无两样。某种程度上,诸葛亮追随刘备致力于兴复汉室,也是渴望国家走向统一的一种实际行动。
31、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
32、诸葛亮死后30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伐蜀。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
33、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前线服役,独子诸葛瞻在诸葛亮死后虽然任要职,但能为国尽忠,受到赞扬。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34、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一个人,拥有那么的形象?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难回答,高维的认知能力,会形成对低维认知的碾压性优势。高维认知的世界里,一切会更有序,更容易预测。在低维认知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高维认知里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注4)。
35、 意思就是:皇上您圣明和古代的圣贤一样,不会忌讳什么东西,所以虽然是敌对国家的诽谤的话,(我)都敢写出来不用担心。这些都是为了光大那些光明之道(大通之道)。所以我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臣陈寿对(写下这些东西)诚惶诚恐,不断磕头,求您饶恕我的死罪。
36、刘备屯新野(今属河南),亲诣之,凡三往乃见。遂为备定据荆、益二州,联吴抗曹操之策。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操入荆州,表子琮降。备南逃,受遣说孙权共拒操,大败操军于赤壁,备遂以之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十六年,益州牧刘璋迎备使击张鲁时,与关羽镇荆州。后备还军攻璋,又与张飞、赵云等率军溯江入蜀,与备共围成都。成都平,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备即帝位,拜为丞相、录尚书事。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备于永安(今重庆奉节东)病危,受嘱辅刘禅。禅立,封武乡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之。遣使与吴修好。为政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率众南征,悉平叛郡。五年,出驻汉中。临发,上表明志,并进言后主善纳忠言。六年,亲率诸军攻祁山(今甘肃张家川西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响应,会先锋马谡违节度,败于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乃还,杀谡并自贬三等。此后,围陈仓,斩魏将王双;攻武都、阴平,夺取二郡。九年,复出祁山,屡战屡胜,终以粮尽退兵,并设伏射杀魏将张郃。十二年,帅大军自斜谷出,据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竟病卒于军,遗命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谥忠武侯。长于巧思,连驽、木牛、流马之作皆出其意,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37、偶尔司马光也想跳出自己的领域,针对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做一下点评,而这个简单的点评,就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对军事的无知。譬如在分析“子午谷奇谋”时,司马光错把潼关当作长安。虽然司马光政治才能也不错,但“不知兵而言兵”,终难逃翻车悲剧。
38、在223年2月,刘备病重,于是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让刘禅以父待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事事亲躬,尽力辅佐刘禅,直到在北伐途中,在五丈原的军营中去世。
39、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良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40、其次、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结果被司马懿所破,导致街亭这一重要关口沦陷敌军之手。诸葛亮不得不败退汉中,事后害演出一幕“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不听劝阻,刚愎自用,甚至有人搬出刘备当年留下话说马谡不堪大用,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其实,街亭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这是诸葛亮一个重大军事谋划的失误。
41、太庙庄严,普通百姓又去不了。于是,当时有很多百姓在清明节以及诸葛亮祭日等节令时在道路边私祭。《襄阳记》记载:“百姓遂园时节私祭于陌道。”这种民间祭祀活动越来越多,蜀汉步兵校尉习隆、尚书郎向充便上表后主,再次请为诸葛亮立庙祭祀。蜀汉景耀六年(263),后主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这就是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也是全国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阳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镇西将军钟会便率军攻占了汉中。虽是敌对的双方,邓艾对诸葛亮也相当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军将士不得在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42、新三国之黄巾起义只是无数小地震之后的一次大地震
43、诸葛亮在中国古代,是以一个完人的形象被人们所称道的。在他那个时代,他一心扶保蜀汉江山的精神就已经让世人所称道。在曹睿托孤司马懿的时候,也希望司马懿能够像诸葛亮一样扶保曹魏的江山。但是,司马懿却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的政权。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可见,做人做到诸葛亮这一步是极为不容易的。诸葛亮的高尚品德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在《三国志》中,陈寿也为诸葛亮单独立传,对他的生平做了详细的评述。在《三国志》中,能够单独立传的人物寥寥无几,可见陈寿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
44、诸葛亮已经离世近1800年了,世人对他的纪念和评论从未间断。《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归葬定军山不久,蜀汉各地民间祭祀诸葛亮活动便开始,各地纷纷向朝廷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但这与礼制不符,所以朝廷没有批准。根据汉朝礼制,臣子当配享太庙,也就是列席于帝王庙堂里,祭祀应前往太庙。诸葛亮不是帝王,为他立庙不符合礼仪。
45、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不会立足于天下,与魏`吴两国抗衡。诸葛亮也是相当忠义的一个人,刘备在世时,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刘备死后也耐心地辅佐刘禅,为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刘禅却昏庸无能,不理朝政。诸葛亮非但没有篡位,背叛,到其他的强国去,反而更加尽心地为刘禅出谋划策。
4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也是我喜欢的人之一。英雄,有勇有谋,聪明,善良,勇敢,忠贞不淡泊明志……
47、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加入了刘备集团,没有加入大公司,想加入创业团队,背后的考虑是一样的。因此他投奔刘备,并非出于对汉室的忠诚,更多的是考虑个人的发展前景。毫无疑问,无可厚非。
48、再看一下唐丞相房玄龄在《陈寿传》中评“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
49、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满了论点,缺少论据和说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时,苏轼、苏辙父子在对诸葛亮称颂的同时也有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诸葛亮北伐决策失当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50、在赤壁大战取得胜利之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集团势力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在诸葛亮的主导下,刘备集团又占荆州,功益州,夺汉中。终于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继而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51、看到司马懿的评价。说实话,司马懿的评价把诸葛亮的缺点写的很透彻,纵观诸葛一生,跟对刘备建立蜀国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好的机会让他把握住。带兵打仗,中规中矩,肯定比不上曹操用兵之诡诈,况且诸葛本来也就是个谨慎有原则的人,多谋而少决,这个我在三国志里没找到证据,但诸葛有一点劳心劳力可能也是寿短的原因。
52、关于北伐的决策和战略,历代以来有许多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继续争鸣。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帝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成绩如何,其精神和毅力都是应该称赞的。
53、杜甫有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原因就是诸葛亮只活了53岁,“兴复汉室”大业未成而早早的鞠躬尽瘁了。
54、《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55、唐太宗李世民:君临天下者,以天下为公,不以物件为私用。昔日诸葛亮为小国之丞相,犹说“我心如公秤,不为人作事轻重不分”,何况今天治理大国。
56、后两句则是写了诸葛亮大的遗憾,尽管前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依旧还留有遗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任凭江流冲击,那些石头依旧还在,还是如以前一样,只是千年遗憾,不应该失策想要去吴并东吴,才造成了后来的失败。这两句中杜甫的评价精彩,可见他对于诸葛亮也是深入研究过,才能够写得如此传神。
57、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
58、诸葛亮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就一心一意地辅佐刘备及后主刘禅,他做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是施巧计实现了孙刘抗曹,巧借东风,使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取得胜利。
59、《出师表》一文中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衷心,感人肺腑,正义凛然。这一切都取决于对先主的感激与怀恋。可是我认为,诸葛亮虽然接受了先主刘备的遗命,但是蜀国却早已不如当年,再怎么调整也不可能打败曹操,后主如此地软弱。也许,他太注重于忠,坚首誓言,尽心尽力去做的只是一件永远没有结果的事。
60、首先、隆中献策就是失误开始,荆州,益州千里之遥先二分兵力,后又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怎能不败。屡试不败的战绩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战机,各个歼灭。特别强调集中用兵的重要性,这是弱势一方取胜的王道。两地分兵的做法让本来就弱势的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61、至于用八阵图阻止陆逊、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劝告邓艾的石刻等,更是神乎其神.在道德方面,《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更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至于诸葛亮所犯的一些错误,经过书中描写,反更显出他的人格伟大。
62、诸葛亮考虑到后主接班后关羽不好控制,所以一心除掉关羽,关羽兵败,诸葛亮坐视不救,导致关羽被杀。关羽死后,诸葛亮又劝刘备杀刘封,意图相同。
63、所以,简单地认为五次北伐全都失败了,属于文人典型的“二极管思维”,没开疆拓土就是失败,攻城略地就是胜利,完全不看战役的战略目的。后,陈寿又把北伐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诸葛亮没有类似于韩信这样的大将军,这种说法就更属于文人的自我安慰了,难道陈寿对历史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记录,是因为“司马迁死得太早,没能帮自己”?
64、《三国演义》诸葛亮是被动出山,而现在的“诸葛亮”必须要主动出击,当你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三挖”能人的事件发生。为此也衍生出了“猎头”这一职业。面对三个公司,为何诸葛亮选择了蜀国在《三国志》里,有两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对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他劝一位朋友投曹操,说:“中国饶士大夫。”也就是说,中原地区,士卒众多,啊,你投靠了曹操,就没有机会了。另外,东吴老臣张昭曾向孙权推荐过诸葛亮,诸葛亮拒绝了,理由是:孙将军可以贤亮,但不能尽亮。尽管把我当作贤德来使用,孙权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即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65、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篡夺蜀汉政权,即使阿斗在愚蠢,他也不会动丝毫歪脑筋,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六出祁山,不断北伐,总是想要荡平中原,然而他忽视了曹魏政权以及后期司马政权的强大,他没有那种休养生息,让后来人完成霸业的打算。
66、:在隆中就是错误的开始,千里分兵,死后兵力分散,岂有不败。
67、论用才:忽视培养接班人导致蜀汉政权的死亡 为何诸葛亮亲手培养的接班人会导致如此局面?究其原因,在于诸葛亮的集权心理。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事无巨细,亮皆专之”,终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已成为后世称颂的楷模。然而,过多地掌握权力却导致自己的下属无法得到锻炼的机会。蒋琬、费祎在诸葛亮在世之时,更多的角色是后勤和参谋,而军事接班人姜维更是未曾独立带兵打过仗。对权力的过分热衷使诸葛亮“事必亲恭”,而“事必亲恭”反映出的是诸葛亮举轻若重。“诸葛一生惟谨慎”,这不仅表现在用兵上,更表现在对军政事务的处理上,不仅蜀汉的一切政治、军事以及外交事务,诸葛亮都要亲自过问,甚至“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便是好的说明。如此状况下,其培养出的接班人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能力必然存在缺陷,他们执掌的蜀汉政权于三国之中早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68、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69、我这里从史书中找到三个评价,我们来看一下。
70、的的确确,诸葛亮的智慧并人所比得上的。诸葛亮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很好学。他定居隆中后,边耕种,边求学,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诸葛亮虽然过着隐居的生活,但并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他在政治上很有一番抱负。
71、朱熹:诸葛武侯即便名义俱备正当,无所谓隐秘匿藏,其为汉室复仇之志气,如同青天白日,人人可得而知之。
72、中间还有一个细节,两军对垒的时候,诸葛亮派人去下战书,甚至送去了妇人戴的头巾以羞辱刺激司马懿。司马懿却一点也不发躁,反而好好招待使者,跟他拉起了家常,仔细地问起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当问到诸葛亮处理政事的情况时,使者说,“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意思是处罚一旦达到了二十军棍以上,诸葛亮都要亲自审阅。司马懿一听,心中有数了,事后对自己身边的人说,“诸葛孔明其能久乎”,意思是诸葛亮这样子能长久吗?事后不久,诸葛亮果然累死军中。
73、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74、亦有传说指诸葛亮另有一儿诸葛怀与一女诸葛果。在晋朝时曾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但诸葛怀推辞,自给自足,在家终老。而诸葛果则相传在成都西南乘烟观修行和成仙升天。
75、关于蜀汉的人才不如曹魏,根本在于其人口规模不在一个等量级,选才的范围首先小很多。诸葛亮的一生,还是很重视人才培养的,发现了一批人才,这些人的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诸葛亮治蜀其实开始于刘备死后,刘备生前,诸葛亮未开府,重要事情包括人事安排取决于刘备,诸葛亮是参谋和助手。
76、不管从智慧方面还是道德方面.在智慧方面,自三国演义问世来,诸葛亮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中智慧的象征.从一出场的隆中对这一名段,就体现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学识.及后的火烧新野、借东风、智取三城、三气周瑜、汉中之战、七擒七纵、空城计等,无一不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77、后世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大部分还是吹捧比较多,毕竟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一般的人是不敢轻易去评论,但是杜甫又不一样,他可是“诗圣”,有着圣人一般的品格,自然他的评价,也是值得采纳,也为到位,他在这首简短的诗中,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可谓是入情入理,通篇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当然作为一位伟大的人物,诸葛亮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才使得杜甫不厌其烦地写诗赞美他。
78、中国人都对诸葛亮有一股情怀,两个原因,一是他太能干了,百度词条里的定义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二是他信念坚定,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始终不渝。
79、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武侯墓在定军山勉县。
80、 反观其对手司马懿虽然名声没有其响亮,甚至不好,是个善于隐藏,精于算计的阴谋家,但终司马懿遏制了诸葛亮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还耗死了诸葛亮。蒙过了曹操,骗过了曹爽,其子“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得其遗传,但终究司马懿是后胜利者,赚得了曹魏的江山,三国一统归大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