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的诗句
1、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7、隐娘说:这是陆游由陕西南郑前线被贬四川成都途径剑门关时所作。首句刻画了人物形象,第二句概括自己数十年间、千路的遭遇与心情,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自问,后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诗别出心裁,构思新颖,含蓄地表达作者报国无门、衷情难诉的情怀。
8、借四公司临临项目开工之日的豪迈之情,勉励四公司全体员工:
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说的何尝不是渡江以前的自己。
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1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13、 ①词作于辛、陈唱和《贺新郎》之后,具体日期不详,权附于此。或谓此词写于绍熙四年(1193)秋。是年陈亮考中进士,被光宗赵?亲擢为第一。时稼轩正在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作此壮词以寄,愿与陈亮共勉。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无限感慨,哀同父,亦自哀也。”此词构思布局卓然创格。起句写现实,挑灯看剑,然豪中已含悲意,为结句伏笔。“梦回”以下,倒叙梦境,结句峰回路转,梦回现实,一声浩叹,无限悲愤。前宾后主,化“雄壮”为“悲壮”。前九句一气贯注,酣畅淋漓,结句转笔换意,自成一段,从而打破上下片的结构定格。
1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1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泌园春·雪》
1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丘迟《与陈伯之书》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21、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2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3、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24、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2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6、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27、不后悔,莫过于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二是明白如何坚持;三是懂得如何珍惜。
28、这才是真正让人豪气顿生的壮语,历来鼓舞多少失意的人?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过一时得意之语而已,虽然李白写这句话时已经四十岁了。
29、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30、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代白头吟》
31、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3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