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关于物候现象的农谚【文案43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8 13:2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关于物候现象的农谚

1、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类别:课文内容要点:

2、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3、    师: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学习,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发现的句子。

4、 “迎接”将秋天写得很有情意,好象是位善解人意的老人。

5、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6、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7、    生1: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物候的知识。

8、    师:哪位同学想和大家交流你的思考成果?

9、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



10、精读一节   品一品   (生动语言)     

11、生乙:燕子是“翩然归来”,轻捷、洒脱、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用“不久”“于是”由春自然转入夏。而秋的标志是“果实成熟”,是“叶子渐渐变黄”。

12、  ②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3、    生1:作者把物候知识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更能吸引读者,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14、(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1--3)

15、师:列数字的说明法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这些句子里的“十天左右”、“五六天”这些不具体的数字,看似不准确,其实这样才是准确的,这就是说在对这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讲话要留有余地。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两种表现形式:精确的语言和模糊的语言。

16、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7、(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10)

18、生丙:作者在描写叶子变黄的状态时,用“簌簌”描写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有声有色,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等词语,写出冬天即将到来时的萧索、清冷。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这里面的“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写出了风雪交加、旅途的艰难,可谓一词写尽整个冬景。

19、    生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0、①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21、1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22、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物候现象的谚语蛇挡路,天将雨。

23、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24、竺可桢在工作竺校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身处云遮雾障的复杂情境以及山穷水尽的恶劣条件,仍然恪守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职责,为此殚精竭虑,东奔西走,争取一切必要的支持,甚至为此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吸引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学者来到遵义,来到湄潭,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创造了浙大历史上的辉煌。

25、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26、竺校长看重的教授,几乎都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有真才实学,二是有不计利害追求真理的品质,对科学有信仰,不是急功近利、蝇营狗苟之辈。典型的如束星北先生。当时的浙大有多少这样的教授,不求名不求利,沉浸在追求真理的事业之中,以自己对科学的极大热诚感染和引领着学生的人生追求和知识趣味!

27、    生4:我知道了说明文的语言除了准确外,也可以写得生动形象。

28、    生1:青藏高原山上白雪皑皑,山下青草依依,这也说明高下的差异。

29、    师:你说得真好,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用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向我们介绍物候和物候知识。那么这篇说明文都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结合课后第一题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完成问题。

30、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3分)

31、物候不但有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差异,而且还有古今差异。在周代的黄河流域,梅树无处不有,在《诗经》中多次咏到梅,到了两晋南北朝的寒冷时期,梅树在那里消失了。

32、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33、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34、接着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35、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36、第④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7、  提问: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哪个因素?能说明这种影响的是哪句话?(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中包含着物候知识?你搜集的农谚有哪些? 

38、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39、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40、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先生(1890-1974)

41、朗读的形式还过于单没有做到多样化,如指名朗读、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等。

42、下面请同学们齐读1-2自然段,让我们在优美的语言中品味美妙的物候世界。

上一篇:时间伤痛的句子【文案6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