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六句名言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君子往往对事物有各自见解,观点不同但彼此尊重,小人表面上附和,却是勾心斗角,面和心不和。
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4、世代太史令,往来交无数,危难之际才发现,所谓的朋友只不过是“同而不和”。
5、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7、司马迁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8、译文孔子说:“复习(温习、巩固)旧的知识,(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9、熊十力当面力斥:“你们‘八不’还要弄个组织,这是结d营私,应该加个‘九不’,不搞小团体。”
1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11、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2、“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3、(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14、曾参曾和弟子说:“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
15、司马迁闻之连连摇头,长期深入,人困马乏,危矣。
16、(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17、虽立场不同,但司马迁欣赏李陵的军事才能,情愿以命担保。
18、一路上,小和尚不禁嘀咕:和尚怎么能背一女子过河,近女色乃佛门大忌。
19、译文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0、一次与宰相寇准吃饭,丁渭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饭粒,赶紧上前为寇准梳理胡子,还对其胡须大加赞扬。
21、君子容人纳物,做事坦荡,不迷恋荣辱得失,所以不忧不惑,不惧不扰。
22、一个人是不是真心,值不值得深交,只要看生死之际,贫富之间的境遇,便一目了然。
2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论语》
24、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孔子说,君子心胸广阔,为人宽容,处事泰然;小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局促不安。
2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30、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
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寇准深知丁渭心术不正,不屑与之为伍,讥笑道:“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
33、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3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40、朝堂之上李陵往日结交纷纷哑然,唯独司马迁坦言进谏。
4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42、一个人是不是真心,值不值得深交,只要看生死之际,贫富之间的境遇,便一目了然。
43、从前有两户人家,村东头的王家经常吵架,村西头的李家却能一团和气。
44、一个被私欲牵行的人,必定摇摆不定,有一天也会因为私欲背信弃义。
45、曾参曾和弟子说:“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
46、熊十力当面力斥:“你们‘八不’还要弄个组织,这是结d营私,应该加个‘九不’,不搞小团体。”
47、大意: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4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0、(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大的过错呀。
5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52、听闻杨振途经,特意赶赴迎接,晚上二人在驿馆畅聊至深夜。
53、后来人们以“四知太守”赞颂杨振清廉,不以权谋私的君子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