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学思想
1、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2、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席勒的美学思想)。
3、席勒的深刻之处在于把感性与理性看作是一个主体或者一个自我的时间性活动过程,而不是仅仅在字面上对两者进行抽象而含混的对比;而之所以只能对两者进行抽象与含混的对比,正是因为没有把两者作为一种实在的价值活动,尤其是作为为切身、切近的时间现象来看待,因为感性与理性作为不同的价值正是在鲜活的、绽出性的价值实现与领悟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只是到了海德格尔,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把对价值与意义(即存在)的领悟看作是本真的时间显现——也就是此在本身,他说:“我们须得源源始始地解说时间性之为领会着存在的此在的存在,并从这一时间性出发解说时间之为存在之领会的视野”
4、 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好的办法之一是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比较。马克思在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问题,如“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高的人道主义以及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之类重大问题,正是席勒所接触到而且努力要求解决的。马克思在一些论点上可能受到席勒的启发,但是马克思和席勒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分歧。读者会发见这种比较对于美学史的研究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
5、“游戏-艺术-美”是一种既无意图又有意图,既无规律又呈现规律,既无目的又合目的性的人类活动。在游戏中,人不受“他律”的压制,从而拥有“自主性”。通过冲动来构建,通过意志来规范,通过意识来让目的递归。
6、马尔库塞对于感性活动的理解和席勒不同,他从人爱欲本能的角度出发,竭力张扬被理性压抑的感性,提出新感性思想。“于是,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就诞生了,在这个原则下,一种崭新的感性将同一种反升华的科学理智,在以‘美的尺度’的造物中,结合在一起。”马尔库塞认为,新感性是一种在理性压抑状态下的“活”的感性,是马尔库塞在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实现本能解放的新的手段和工具,他将新感性定义为:“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唤醒人对原始本能和自由的重生欲望,使之从技术异化造成的人性异化中逃离。这种新感性包含着人对自由和新生的渴望,表达了长期遭受工业机器束缚的人的自我突破,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新感性的解放状态下,艺术革命和审美方式超越现实原则对人爱欲本能的束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7、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自由人性的实现”,他认为审美的目的是要使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的王国。使人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而这一切的驱动力,就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外的第三种:游戏冲动。
8、第不仅突出审美活动作为佳游戏选择的重大意义,而且更为强调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的原发性状态到底为何——对象或者作品的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以及游戏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的流畅性。
9、因此,席勒主张,要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状态——“从属且并立”,那么,两种冲动之间都要有限制,它们就需要放松,互相不要侵入对方的范围与领域。随后,席勒提出了更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两种冲动之间的限制与放松并不是两者之间在意义与价值上的削弱与自我约束,而是通过两者的互动来积极地产生限制与放松,他说:
10、席勒和马尔库塞在时代所带来的困境中逐步认识到,单纯的社会制度无法挽救人性,因为正是国家制度与现代文明造成人与社会的日益疏离。在此背景下,席勒和马尔库塞选择以审美来解放人性,实现人性的复归。在他们看来,审美的本质是“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也强化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近”。虽然二者在美学道路的具体实施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审美之维始终是贯穿其美学思想的主线,这对于解决他们自身所处时代的问题及现代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1、首先,我将阐释一下我选择“审美教育之人格培养”这个题目的缘由。一开始读《审美教育书简》,虽然有些知识性的感慨,却极少有心灵上的触动。但是,当我读到后几封信的时侯,当时我正在读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说系列(《丧失为人的资格》(或译为《人间失格》)、《斜阳》、《阴火》等),并在这之前我被一本日本学者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轮》中关于“人格”的讨论深深折服,所有这些平时的感触似乎像冥冥中的积聚,当我今天下午刚合上太宰治的《女生徒》,带着对太宰治小说中的人物异于常人地频繁自觉地感到“耻”的感慨翻开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到“不认识他自己的人的尊严,就更不会尊重他人的人的尊严;认识到自己的粗野的贪欲,就害怕每个与他相类似的生物的贪欲”“既然文明应使人的尊严同人的幸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因而,它必须关注这两项原则在它们紧密的混合中仍保持各自的高纯洁性”,脑中突然如被电流经过一般迅速翻过有着强烈地为人的耻感的阿叶(太宰治的《丧失为人的资格》)和认为自己也吃了人的“狂人”(鲁迅的《狂人日记》),突然醒悟《审美教育书简》这本书的真正读法不应把重点放在“审美”二字而应将重点放在“教育”(即人格培养),也突然感受到席勒在写这本书时的心情与深切的意图,突然发觉席勒与太宰治、鲁迅一样同属于人类中极少的个别的人格觉醒者。我从后两者身上深深了解到有责任感的人格觉醒者的孤寂、痛苦、无奈,他们与未开化的大众斗争的勇气及其行为之伟大。由此推及席勒写这本书的心情,即非孤苦,也是寄以深望的吧,于是,我决定将探讨的重点由作为手段的审美转移到作为目的“教育”(即人格培养)。
12、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
13、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的概念可以统摄这两种方式。如果说这个更高的概念与人道观念叠合为那是不足为奇的。
1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257-0254
15、 他所用来处理题材的那种冰冷的真实简直近于无情,他专心致志地对着他的对象。……他隐藏在他的作品后面,他自己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一个读者对于他的作品或是没有本领去了解,或者已感到厌倦,才会追问到他本人如何。
16、内容为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它是美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美学现代性的开山之作。席勒在本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17、席勒对审美教育理论充满自信,认为可以经由审美教育通达人们梦寐以求的自由与道德相互协调的至境,并解决个人与集体、自由与自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重矛盾。审美教育理论是席勒诗性政治中具实践性的部分,席勒是“政治美学”名副其实的开启者。在席勒的时代,这是一个前卫、大胆、充满魅力的命题,也是一个后来给席勒带来巨大声誉和持续性地产生历史影响的命题。
18、感性冲动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形式冲动要废弃时间,不要求变化。因此,这两个冲动在其中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那个冲动,即游戏冲动(请允许我姑且称它为游戏冲动,随后我再论证这一命名)所指向的目标就是,在时间中扬弃时间,使演变与存在,使变与不变合而为一。(73)
19、在美的观照中,心情处在法则与需要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位置,正因为它分身于二者之间,所以它既脱开了法则的强迫,也脱开了需要的强迫。(78-79)
20、 席勒指出近代感伤诗人的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在古代素朴诗中是找不到的。“古代希腊人在描写自然方面固然极精确,极忠实,极详细,但是这也不过像描写衣服,盾,盔甲,家具或任何机械的作品一样,并不对自然事物感到更深厚的同情。”“他们还就个别现象对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自然的作用效果表现为自由存在(神或人——引者注)的行动因此他们把自然中的平静的必然性取消掉了,而这正是对于我们近代人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他们奔放的想象只穿过自然就跳到人生戏剧上去,只有活的和自由的东西,只有人物和行动以及命运和道德习俗才能满足他们。”接着席勒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说:
21、《席勒美学引论》在研究方法上延续了张玉能席勒美学研究的一贯立场,即回到原典与立足当代相结合。所谓回到原典在有两层含义:其回到原典是说学术研究要立足于对原典的研读之上,而不是依靠别人的介绍,人云亦云。在张玉能开始席勒美学研究时,国内仅有一些席勒美学的零星介绍和寥寥可数的几篇译文,席勒的美学著作多数还未翻译过来。张玉能不畏艰难,坚持从第一手资料出发,认真研读席勒美学著作。他用了大约十五年时间,把席勒的全部美学著作译成了中文。他的《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席勒美学论稿》以及《席勒美学引论》都是奠基于此。这就导致了其上述著作在写作时多引用席勒美学原著作论据,而不是第二手的转述。譬如,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在提出关于席勒美学思想的观点后总是会引用一大段席勒美学原著进行印证,然后再对所引文本进行阐释。在具体论述中再引用席勒美学著作作为论据,“做到每一个观点,每一个阐释,每一个论述,都有比较充分的文本根据”,这样做的好处是读者可以读到大量的席勒美学著作,并由此开启通往席勒美学胜境的道路,而不单是论者对席勒美学的转述与阐释。所谓立足当代,是说作者对席勒美学的阐释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站在当代立场上与之对话。我们承认席勒是伟大的,但他的时代毕竟已经距我们200多年了,他的美学思想自然不可能直接用来解决我们当前的美学问题。张玉能席勒美学研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站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与席勒美学进行对话,重新认识和发现席勒美学价值,真正做到返古开新。例如,在《席勒美学引论》中,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肯定席勒“技艺”的概念是“马克思美学的‘实践的生成论’”的直接先驱,但他也区分了两者的不同,指出“席勒的‘美的技艺生成论’”“仍然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生成论”“是错误的,难以成立的”。再如,在论述《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时张玉能认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完成了西方伦理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实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社会本体论转向’或者‘实践转向’”,直接启发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席勒试图通过美、审美和艺术来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使人类经由审美王国到达自由王国。尽管席勒建构的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般的审美乌托邦”,但张玉能却通过席勒美学研究肯定了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性,指出“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过程中,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在社会的所有制革命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运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进行的审美教育,就可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伦理审美意识,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这样,在当代与原典的对话中,张玉能找到了席勒美学思想与当代美学的契合点,肯定了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22、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席勒所思考和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庞大的、根本性的。在席勒目力所及之处,艺术的、审美的问题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远不足以覆盖他的一切思考。
23、(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
24、席勒的美学思想在他于1795年写的《论素朴诗和感伤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它早区别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文化创作方式的特征和理想,并且指出了二者统一的可能性。他的出发点依然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唯心史观。任何诗人都企图表现人性,都是从自然取得灵感,只是由于时代不同、人性发展的程度不同,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创作方式。他所讲的自然,既包括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也包括人的自然本性。
25、席勒认为,在表面上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对立的,而且“业已概括尽人的全部概念”在这里所说的“概括尽”并不仅仅是在思维之中进行的,而是指的是在一个人的自我作为一个绵绵不绝的时间性进程之中,这两种冲动已经占据了全部,此起彼伏,这使得试图调解这两种冲动的第三种冲动几乎不可能。
26、由此看来,较之于在图宾根结为挚友的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对未来的憧憬,席勒的这部作品已经领先了一步。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derMittei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席勒在第二封信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一步,是否不合时宜,"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席勒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暗含着这样的答案,即艺术本身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达到真正的政治自由的中介。教化过程与个体无关,涉及到的是民族的集体生活语境:"只有在有能力和有资格把强制国家变换成自由国家的民族那里才能找到性格的整体性"。
27、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促进了美育独立理论形态的发展。18世纪末由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独立的研究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除了席勒还有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28、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人的物质欲望日益膨胀,许多人道德价值沦丧,人的自然本性不断遭受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分离而发生改变。产生这些后果的关键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人们心中丢失了原有的精神支撑,导致道德的沦丧终造成人性自由的缺失,人在自我束缚与技术束缚下成为毫无血肉生命的人。由此可知,要真正实现人性的和谐完整必须找到自我价值判断的引领方向,即找寻精神的力量,这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因素。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引导,是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一个人的思想根基,民族精神在个人选择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就要重建自我价值观,从而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的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所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持人性自由始终是重塑民族精神的首要原则。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对于重塑民族精神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二者的核心都是找寻丢失的自由之魂,唤醒内心的信仰,对破碎的人格进行重新整合。审美的终目标是实现人性完整,民族精神的本质在于作为人自我心中的精神的支撑而存在,二者在核心发展中实现相互融合,从而消除人性异化、回归本真状态,在审美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信仰有道德的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实现自身的完整发展。
29、在席勒看来,封建的国家制度是造成人性分裂的重要因素,封建制度的愚昧和残暴使人逐步丧失意志和道德,造成自身双重人格的分裂。基于这样的现象,席勒从人的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种相反的自然天性出发提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于感性冲动,席勒认为,“它来自人的肉体存在或他的感性本性,它努力要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成为质料,而不是把质料给予人,因为把质料给予人毕竟是属于人格的自由活动,人格接受质料,并把质料与它本身,即与保持恒定的东西区别开来”。席勒认为感性是人的一种自然法则下的感受性,是人的自然天性,“感受性越是得到多方面的培养,越是灵活,它给各种现象提供的表现面越多,就越多地把握世界,就越多地在他自身之内发展天赋”。感性冲动可以唤醒人的自然天赋,刺激感官的感受力和思维力,意识到自身源于本性的尊严与自由,这种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渴望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直接的形式,从而改变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人性分裂状态,实现人的本性解放与自由解放。所以感性冲动是通往席勒描绘的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并且与理性冲动一起发挥作用以实现人性的完整。
30、(2)(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一版.
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席勒的诗性政治思想研究”(19FZWB089)的研究成果
32、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样特别关注人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步摆脱贫困状态,给人们带了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然而,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被无限膨胀的欲望所掌控,技术理性控制下的社会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潜在的异化环境,不断腐蚀着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一步步堕落为技术的侍从,思想出现严重的偏颇。人们追求快乐原则的本能也随之被个人欲望所代替,只顾眼前看似繁华的物质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却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资本家也开始转变对公民的剥削方式,在一片看似祥和的社会背景下对人进行肆意操作和控制。由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引起马尔库塞的关注,他深刻批判了现代发达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弊病,指出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主导的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种病态社会使所谓的现代文明束缚了人的本性,人变成机器的奴隶,原来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完整的人变成了只追求无止境物质利益的“单向度的人”,人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发展的爱欲本能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压抑。在这种情况下,马尔库塞在吸取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并且指出科技理性主导的社会用现实原则替代了快乐原则,人们在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蒙蔽下逐渐丧失纯真本性,人性开始出现全面异化。
33、在伊藤的观点里,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的是“否定者”,而非“观赏”。所谓的相遇“否定者”,简而言之,即一个人,当他与对每天生活的日常世界(“作为被赋予的现实”)来说是外在的、超越的某种东西相遇,而从日常性中被拉出来,并确立起(现实被对象化)非日常性的视点。相比之下,审美的范围显得狭义。还有,虽然我们确实能在审美中感到超脱,但是关于“为什么有审美心境”的问题,席勒的答复只能是“人的审美心境是自然的赠品”,又将答案推向神秘与未知。
34、首先,《席勒美学引论》的研究范围更加全面,研究体系更加缜密。在张玉能之前,国内外的席勒美学研究者大抵关注的是席勒美学的客观性以及他的审美教育思想。比如鲍桑葵的《美学史》就突出论述了席勒关于“美的客观性”及其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桥梁作用。比尔兹利在《西方美学简史中》则把论述的重心放到了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上。中国的学者,比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中探讨了席勒三部主要美学著作中的美学思想,但依然不够全面。张玉能的席勒美学研究在《审美王国探秘中》就展现出全面、系统的特征。朱立元曾评价该书“在研究席勒美学的思想范围、内容和涉及方面”是当时“国内广、全面的”。较之于《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引论》的研究范围更加全面,研究体系更加严谨。在内容方面,《席勒美学引论》增加了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席勒的诗歌美学思想研究,以及席勒的喜剧理论研究等内容。把原来在导论中以较小篇幅进行讨论的《审美教育书简》列为专章进行研究,把《审美王国探秘》中秀美庄严崇高一章中的“崇高”列为专章进行研究,而秀美和庄严则融入了崇高论与范畴论中。在研究体系上,《席勒美学引论》也更加合理,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导论部分,作者总论席勒美学体系的特点是“人性美学体系”。一至七章分论席勒美学思想,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一至三章,分别研究席勒的《论美书简》、《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第第五章是范畴论。作者先论述席勒的崇高理论,然后深入探讨席勒美学范畴与人性、艺术、审美教育的关系。第七两章是艺术论,分别探讨席勒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诗歌美学思想。结语部分论述了席勒美学的原创性贡献,突出了席勒美学的历史地位。前三章,对席勒重要的三部美学著作进行研究,作者倾向于向纵深处开掘。后四章,对席勒的美学范畴理论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多涉及席勒大量美学论文的横向联系。这样纵横交错的研究结构,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使得席勒美学思想体系呈现出了立体的风姿”。
35、这就是说,人类在童年时代是与自然一体的。近代社会情况使人类与自然分裂对立。失去了童年。自然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表现我们失去的童年,失去的那种纯洁天真的自然状态,那种“完整性”和“无限的潜能”,因此喜爱之中不免夹杂“伤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表现我们的理想,即通过“文化教养”(审美教育),又回到自然,恢复已经遭到近代文化割裂和摧残的人性的完整和自由,因此喜爱之中带有“一种崇高的情绪”。在这段话里席勒指出了感伤诗人的产生原因和心理特征
36、审美教育作为席勒诗性政治的主要路径,其落脚点并非仅仅是“美”,而是指向了更为庞大的目标,也即前文所述的“完整、和谐、统一”。固然,无论席勒的现实判断还是他的追求都不乏想象性,但在其描述的“审美教育——完整、和谐、统一”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卓有价值的成分。
37、席勒自己也在第十一封信中承认,所谓的“存在”只有神,“经验中的人”是“有限存在”,人活在现实生活中永远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在第十四封信中坦白“人的人性观念,是一种无限,人在时间过程中能够越来越与之接近,但永远不会达到。”。
38、 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即内部分裂——引者注),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它都接近这个原则。
39、尽管人格的完满永远无法实现,人类中的有责任的觉醒者还是孜孜不倦的进行着人格的补完。人格,人类永恒的主题。席勒是他所在的时代的积极探索人格补完者之一。
40、(19)参看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二三七页。
41、在席勒看来,希腊人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自由的创造精神,有着这样和谐的人性,原因之一就是那时的政治制度还没有造成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人与集体在总体上是一致的。“每个人都享有独立的生活,但如果需要的话,他也能够与整体合而为一。”
42、因为世界是在时间及变化中延伸的,因而那个使人与外界相连的功能如是完善的,它就必然有大可能的变化性和外延性。因为人格是在变化中固定不变的,因而那个抵挡变化的功能如是完善的,它就必然有大可能的独立性和内向性。(67-68)
43、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比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永远是可爱的;因此它们在我们心中就引起一种伤感。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理想的高度的完成,所以它们激发起一种崇高的情绪。
44、这是两个重要的标准,我们探讨了这么长时间的美,要么就附着于天主的荣光之上,要么就被绑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要么就是对现实的全盘否认,但从席勒开始,人们才意识到,美是多么主观而又独立的事情。
45、第游戏冲动之中的感性因素与纯粹的感性冲动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呈现的形式化更强、更精致、更富于个性,乃至于所有的游戏冲动的愉悦感都奠基于特定的对象或者特定的对象结构之上,而且这些愉悦感在意义与价值上远远超出了纯粹感性冲动中的愉悦感。
46、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47、席勒设想了两种形式冲动的时间性状况,其一是认识活动,其二是伦理活动,他说:“涉及认识时,是适用于每个判断的法则,当涉及行动时,是适用于意志的法则。不管是我们认识一个对象:给我们主观的一种状态加上客观的有效性,还是我们从认识出发,进行行动,把客体当作规定我们的状态的尺度——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这种状态从时间的裁决中夺回来,承认它对一切人和一切时间都具有实在性,就是说,承认它有普遍性和必然性”(63-64)。很显然,这两种状况所指的就是科学活动中的真理与伦理领域中的规范、规则。在形式冲动中,人们所做到的是“应该”做的,它已经完全摆脱了一个接着一个涌来的欲望,也摆脱了变化,摆脱了渴求——满足——餍足——这一持续生灭的时间之链。
48、在马尔库塞看来,要实现爱欲本能解放就要使异化的人性尊崇消遣特征,消除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束缚,实现非压抑文明,创造非压抑社会。在他看来,非压抑社会是一个超越了人现实需求的自由社会,是人实现人性解放和自由解放的重要存在环境,“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类所拥有的非攻击性的、爱欲的和感受的潜能,与自由的意识和谐共处,致力于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这个社会快乐原则指导着爱欲本能的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操作原则,克服人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相互脱节状态,在爱欲本能的指引下,使自身消除人性异化的被动性,恢复有血有肉的感知力,成为自己本性的主人。马尔库塞认为,要实现这样一种非压抑性社会,一要消除物质欲望对人的压迫,使之摆脱自身带来的压抑得到自然解脱,二要通过审美形式和艺术革命来突破人性异化的压抑状态,艺术和审美作为新感性的根本体现表现原则尊崇人的本能价值。“艺术的审美形式,通过赞美普遍的人性,反映着孤独的资产阶级个体的苦难;通过高扬灵魂的美,反映着肉体上的被剥夺;通过抬高内在自由的价值,反映着外在的奴役。”艺术使审美基于新感性的原则出发更好地培养人的审美灵感和审美自由,而审美作为非压抑文明的必要原则更好的实现艺术在人性中的革命,塑造具有新的本能意识的自由人。
49、因此,席勒也是在这种假定中展开了对游戏冲动的思考,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