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手抄报一等奖
1、五(2)班 李颍欣、张榆晞、高锐轩、杨兴鎕
2、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国学经典手抄报一等奖)。
3、No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4、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5、三(2)班:常益铭、梁碧莹、袁子惠、温婉而、黄子淳、潘建臻、刘欣玥
6、六(2)班:(门楚桐、潘韦廷、化苗、何栋民)
7、No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10、1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2、Handcopiednewspaperpapers
13、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与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
14、No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5、1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6、张张小报都包含着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凝聚着同学们的聪颖智慧,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读书小报的开展,记录了同学们诵读经典、快乐成长的美好时光,更丰富了同学们多姿多彩、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
17、No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8、三(10)班:黄佩瑜、林梓茵、江承宪、刘益杨、钟炜、任志炫、叶成浩
19、但《尚书·周官》已亡佚,今有《古文尚书·周官》仅数百字而已。曾有人认为,《周礼》原名《周官》,应当就是《尚书》的《周官》篇。但可以肯定,《周礼》并非《尚书序》所提到的《周官》。贾公彦《周礼注疏序》引《汉书·马融传》载:郑众“独以《书序》言‘成王既黜殷命,还归在丰,作《周官》’,有此《周官》也”,此说“失之矣”;又引郑玄序,也说“是言盖失之矣”。郑玄进而指出:《尚书》“《盘庚》《康诰》《说命》《泰誓》之属”,“今多者不过三千言”,而“《周礼》乃六篇,文异数万”;“又《书》之所作,据时事为辞,君臣相诰命之语”,而《周礼》“终始辞句,非《书》之类,难以属之时有”。《周礼注疏序》又引汉儒之说:“然则《周礼》起于成帝、刘歆,而成于郑玄,附离之者大半。故林孝存以为武帝知《周官》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为六国阴谋之书。”这些材料其实已证明了《周礼》实非《尚书·周官》。
20、三(8)班:罗其盛、程楚粤、杜泓彦、郑懿芯
21、人情鬼域,所在皆然。南北冲衢,其害尤烈。——蒲松龄《聊斋志异》
22、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冯梦龙《醒世恒言》
23、聚焦主题,两个校区1-6年级广泛开展主题手抄报征集活动,各班精心组织遴选出主题鲜明、创意别致、图文并茂、内容切合的优秀作品。
2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25、六(3)班:赵明峰、林培钰、廖梓君、刘畅、江雅婧
26、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司马光《资治通鉴》
27、手抄报制作完毕后,级部张主任牵头美术老师对作品进行了评比,比赛评选出一等奖7人和二等奖22人:
28、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司马迁《史记》
29、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3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31、1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2、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33、六(8)班:(齐伟涵、陈亮君、黄怀德、朱梓华)、(张梓尤、廖一丁、吴安琪、殷姿琪、江幸瑶)、(黄文涵、邹家禾、张子恒、邱伟健)
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5、1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36、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7、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38、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司马迁《史记》
39、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诉明神。——冯梦龙《警世通言》
42、六(1)班:谭蔚钊、陈婳、吴卓童、麻嘉宁、冯嘉雯
43、当然,家长之所以参与其中,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老师有要求,做的不合格的需要重新做,家长们为了交差,为了不让孩子丢面子,只能勉为其难地代劳了。可见,问题的根本出在评选标准上。
44、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4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贾谊《楚辞》
46、四大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47、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各种典礼所用的音乐主要是“雅乐”——宗周丰镐京畿之乐,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48、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4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51、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
52、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
5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54、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55、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56、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57、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司马光《资治通鉴》
58、二(1)班:陈思予、黎怡琳、王麒竣、张羽翼
59、四(4)班:林嵩葳、黄雅宸、陈奕霖、刘子锐、杨镇鸿、刘思妤
60、关于《周礼》的作者及其年代,历代学者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如《四库提要》所说:“(《周礼》)于诸经之中,其出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古代名家大儒,近代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穆、钱玄同、郭沫若、徐复观、杜国庠、杨向奎等著名学者,都介入这场大讨论,大致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六种说法。
61、类似手抄报评比,家长代劳的获奖,孩子自己做的却落选,显然已经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教育有弊无利。
62、这次手抄报比赛,不但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编排能力、促进了读写结合,而且学生们通过此次活动,达到既动手动脑,又增长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通过此次活动,力求让孩子们从心底感悟中华千古美文的神韵,使优美的经典诗文溢满怡康校园,浸润孩子们的人生!
63、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64、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蒲松龄《聊斋志异》
65、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66、No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7、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68、每个星期四的中午12点,我总要和几个同学去少年宫参加经典诵读。
69、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0、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71、首先,根据手抄报的主题,搜寻相关资料,筛选、确定合适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的阅读理解以及鉴别能力。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讲或许是信手拈来的,对于孩子们来讲,却需要一个认真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知道,高中以后,特别是上了大学,主要靠的就是孩子自主学习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是要陪伴孩子一生的。
72、传统文学:远古神话、《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楚辞、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