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倡议书三条
1、我是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学生陈柯烨,在这里,我想向每学们提出有关于某些同学浪费粮食行为的意见。
2、而在我们中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像我们一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又怎能谈得上读书、上学呢?如果我们每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节约粮食倡议书三条)。
3、同学们珍惜资源吧,地球就像我们的家,只要我们每一人付出一点,不浪费粮食,我相信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更美好。
4、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饭堂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话音刚落,店里的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了过来,他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爸爸,似乎在说:“声音怎么这么大,都快把餐厅震倒了。”
7、在外点餐,要做到不铺张不浪费,不要为了面子攀比,点太多的菜而吃不完。
8、做节约宣传员,提醒身边的同事和家人,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9、要求学生课前询问自己身边年纪稍大的亲人,了解1959年闹饥荒的真实故事,并邀请家长代表现身说法,讲自已亲历的1959年大饥荒、大饥饿的凄惨故事。
10、学生谈体会。(预设: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11、总之,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这首诗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深深懂得了节约的重要性。,让我们一同来约束自己,一起监督身边的人,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时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2、朋友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人人应当争做节粮爱粮宣传者,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
13、全球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浪费,中国浪费的粮食可以养活3亿人,有的人看到这些数据会诧异,“咦,怎么有这么多浪费,我平时只浪费一点点啊!”这不意外的,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我只浪费一点点,没关系的”,全球80多亿人,这一点点,一点点加起来,不就成了巨大的浪费吗?粮食是这样,资源亦是这样。
14、男:老爷爷、老奶奶在1959年闹大饥荒、大饥饿中的亲历真实故事,真是太凄惨了,由于饥饿,这么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粮食,珍爱生命。请听由黄玉、吴雪飞、胡佐航、唐林、牟珈琪等同学朗诵的诗歌
15、带孩子外出就餐,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少点餐,剩饭菜要打包,带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时候,要给孩子讲明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够再去取,而不要让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浪费的习惯。
16、听完文章,我问爸爸:“她为什么每天只吃一顿饭呢?”爸爸说:“因为她那里很穷,吃不上饭啊.”听了爸爸回答,再看看餐桌上我浪费的那些米粒,足以喂饱两只鸡!想到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还吃不饱饭,而我每天都这样浪费,感到很惭愧.
17、结语:班主任老师点评学校珍惜粮食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8、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从细微之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活动中来,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学校中蔚然成风!
19、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0、“爷爷奶奶给我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厉行节约的故事。现在,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优越了很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传承他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暑假期间,第二新华中学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家风传承正当时”系列活动。老师们精心制作了微课《学传统家风,做勤俭之人》,以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为主题,邀请学生“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老一辈勤俭持家、厉行节俭,勤勤恳恳、服务群众的家风故事。在该校七年二班举行的线上主题班会中,学生黄子纯就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她的讲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21、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22、20xx年1月3日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警惕舌尖上的浪费》的新闻:浪费现象严重,据报道: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可这种“舌尖上的浪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严重。诸如我们学校有的学生把还没吃完的馒头、面包随地乱扔,食堂剩饭剩菜多得惊人,每天都要剩几大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唤醒同学们“爱惜粮食”的意识,较好的实施“光盘行动”。结合本次我镇开展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我班把“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确定为班会主题。让每名同学都要珍视粮食,都要把节约粮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同学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3、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2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家家户户的传统。小时候,家里收割稻子后,大人们会带着孩子去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捡完稻穗之后,才会放鸡、鸭去啄食掉在田里的稻粒。吃饭时,如果有饭粒掉在桌子上,大人们会让我们捡起来吃掉。在大人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从小就知道粮食的珍贵,早已将节约变成了习惯。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却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粮食的情况时有发生,剩饭习以为常,倒掉也不觉可惜,觉得浪费粮食不是什么大事。殊不知:节约粮食永不过时!
25、看着爷爷和爸爸还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打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打稻可真花力气。我们以后可一定不要浪费粮食哦!
26、学生4: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请同学们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27、比如说我们班的陈美玲就很浪费,她每次都拿着一个大饭盒,老师已经给她盛了很多饭菜,她还说太少,要知道这些饭菜已经是两个人的饭份了,而且她吃饭时边吃边漏,每次都是吃一半,漏一半,后碗里还要剩一些,这时她会把吃不完的饭菜倒在桶里,又跑去打汤,也要让老师盛满满一碗,她喝几口又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倒掉,她这么做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还浪费了粮食,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陈美玲早就把这首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她每次吃饭时都这样,那你算算一年下来浪费了多少粮食?那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28、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9、九经常去公公食堂转一圈看看有没有浪费粮食的人要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治理。
30、比如,有一次在饭店,我们一家人在那里有说有笑。我们坐的位置旁边,有一间豪华间,我们聊得正欢的时候,旁边豪华间发出拍桌子声吵架声。我偷偷用斜视看向豪华的窗户里。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那里吵架。桌上还有多的食物。可他们一口也没有动过,过了会,没有声了,再望进去已经没人了,里面那些食物也没动过。这顿饭值几千元,他们两个不仅毁掉了他们的感情,还浪费金钱,后又浪费粮食。他们知道不知道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没有粮食吃,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你吃不完就别点那么多食品。
3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定餐必吃,减少浪费;
32、“世有饥苦人,珍惜盘中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可怜的孩子连饭也吃不上。
33、 想必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传统美德就要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
34、 厉行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公共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节粮爱粮意识,我们向全旗各d政、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发出倡议:
35、今天中午,妈妈在给我们做饭。开饭了,我带着弟弟来到桌前,等待丰盛的饭菜,因为我们今天都休息。
36、主持乙: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用汗水换来的,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做到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下面请班长同学宣读《节约粮食倡议书》。
37、我看见爷爷拿着一把又长又尖锐的镰刀把一株株金光闪闪的稻穗割了下来。爸爸则拖来一台打稻机。爸爸用力地踩踏板,然后把稻穗放进机器,稻谷就像雨点一样地跳了下来。我觉得很有趣,也拿了几株试试。我一开始怎么也踏不动。后来爸爸帮了我一下,我就轻而易举地踩动了。我把稻穗在打稻机里左右摇摆,稻粒就活蹦乱跳地钻进了打稻机里。我又打了几株稻穗,感觉有些累了,就到一边去抓癞哈蟆了。
38、 传承美德,小手拉大手。节约既是美德,也是健康绿色生活方式,请您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大朋友”引导“小朋友”,“小朋友”提醒“大朋友”,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39、今天,妈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因为那都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40、看着小小的米粒,我轻轻地咬了一口,可是我过了一会儿才咬开,米粒真坚硬呀!熟米粒可就大不一样了,它变得软软的,而且胖了许多。它的小缺口全部消失了。看,它变白了,像穿了一身雪白的外衣,变成了一个小团子紧紧抱在一起。我迫不及待的闻了一下,那种味道香喷喷的,我恨不得马上咬一口。学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粮食,因为这些米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