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对应的成语
1、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战争对应的成语)。
2、B选项中“阵前倒戈”——牧野之战即周灭商之战,在现河南境内,周攻打商都朝歌,商朝军队阵前倒戈。
3、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4、(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5、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6、炮火连天 (pàohuǒliántiān)
7、(裹粮坐甲):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战争对应的成语)。
8、用兵如神: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9、下列古代著名战役与成语对应正确的是( )。
10、下列古代著名战役与成语对应正确的是( )。
11、C.诸葛亮七擒孟获-------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
12、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赵括纸上谈兵,大败。
13、(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后汉书·吴汉传》:“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14、(参战双方及主要人物)前秦:苻坚;东晋:谢安
15、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6、(解释):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7、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18、①( )大泽乡起义,在陈自立为王。
19、(3)曹操和孙刘联军;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21、(必争之地):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22、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23、本题考查历史事件排序。《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交子是中国早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A项朝代顺序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B项: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屠杀。正确顺序应该为:武王伐纣——胡服骑射——玄武门之变——扬州十日。C项:约法三章是《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攻占咸阳之后和咸阳父老约定的三条规则,“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元帝的上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进犯我强大的汉朝的人,即便地处偏远,也一定要诛杀”;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杯酒释兵权是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正确顺序应该为:约法三章——虽远必诛——赤壁之战——杯酒释兵权。D项:《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确顺序应该为:《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四库全书”。
24、东山再起: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并改土山为东山。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谢安临危受命,沉稳安排,经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也被封为三公之上。后以“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25、(5)“图一”的主人公是谁?“楚庄王图强”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
26、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夜袭袁绍的粮仓乌巢,并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消灭袁绍主力的一次战争,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另为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杰出战役之一。官渡之战为之后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27、(4)前秦和东晋;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选一即可)。
28、(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29、步步为营、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兵戎相见、刀剑无眼、
30、风声鹤唳:前秦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一战中大败,苻融战死,苻坚中箭,率领余兵逃回北方。当他们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及飞鹤的鸣叫,都以为是晋兵仍在后穷追不舍。后以“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31、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32、(虫沙猿鹤):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从为虫为沙。
33、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景象。
34、(解析)题干中描述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出杜牧的《赤壁》。为杜牧经过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王帝辛(纣),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战争时间大约在前260年(一说前262-前260又说前261-26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5、(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36、(6)退避三舍。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善于用人,重视人才;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应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37、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38、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39、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截击战,当时魏国强大起来后对外军事扩张,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将领田忌、军事孙膑率兵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使魏国将领庞涓撤军返回应战,孙膑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击魏军并擒拿庞涓。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法。
40、西汉文帝、景帝,行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