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打伞歇后语是什么
1、“大曾画话”在朋友圈发布即日作品“和尚打伞图”并题诗,集幽默讽刺与警示与方寸与片言之中,引来诗人争相跟帖,把个“和尚打伞”的典故玩出了新味道。
2、(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3、打破砂锅--------问到底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4、(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5、“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奈达(EugeneNida)提出,奈达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他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说的是,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其实,奈达的所谓“功能对等”理论并没有对汉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过研究,翻译歇后语仍然应该运用我国翻译学家严复早就提出过的:“信、雅、达”翻译三原则。信:准确,达:通顺,雅:精美。今后,指导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用我们中国人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翻译学习。
6、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7、和尚的脑壳-设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8、秃子当和尚一一正好;两将就,两凑合;将就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9、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0、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上一篇:杜牧有名的20首诗【文案21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