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关于诚信的反面例子【文案51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5 14:0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关于诚信的反面例子

1、(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2、(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3、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数不胜数,何为要将自己的过错追究到他人的身上呢?

4、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近日,多篇发表在海外医学期刊上的中国论文因涉嫌造假,被这些期刊撤销。论文的作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某大学学院院长李某某、浙江某大学学院药理实验室主任吴某某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关于诚信的反面例子)。

5、还有人说:“诚信就是借东西要还,这样别人还会再借给您”。

6、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人们在犯错或某些情况下,总喜欢为自己辩解,而找出种种借口!

7、诚信是自己本身对他人而言的,是否诚信取决于你自身,怎样诚信也是由你决定。

8、话说梁山好汉被招安之后,各凭一技之长,当官的当官,为民的为民,日子过得都挺滋润。这朱贵在梁山时便是开酒店的,回来之后,便思忖着重操旧业。

9、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小信诚则大信立。商鞅立木取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选取商鞅立木取信的例子,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诚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秦孝公实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商鞅再次布告国人,并将奖励的金额提高到50金。有个胆大的人试着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给了他50金,以表诚信不欺。(紧扣论点,分析论据,使论据与中心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行。



10、从以上两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的确,诚信十分重要,古有“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如果让你从中选一个,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前者,为什么?因为在当今社会,“诚信”早就贬值了。

11、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更喜欢传诵那些正面事例,却不愿多谈反面的例子。正面例子成为佳话,反面例子却无声无息,让那些反面人物连遗臭万年的机会也没有。

12、可日子一天天过去,这酒店的形势就是不见好转,愁得朱贵“人憔悴”,瘦得裤腰都大了一圈,可思来想去,却不知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13、福克斯接着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愿意像父亲对我一样对待这个国家,对待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台下掌声雷动)

14、朱贵于是拔开了腿。他先去问了一下开酒店经验足的孙二娘。二娘凤眉一挑,凑到朱贵耳边,吐出了一个字:“奸!”朱贵沉思一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15、被告人王某系某大学教授,自2004年起参加考试的命题工作。2017年7月,翁某提出、授意王某利用参加命题便利,获取非其出题的某专业的试题、答案,由其在培训机构中讲课使用,事后王某从翁某处获取120万元。翁某非法获取信息后先后联系被告人许某、杨某、刘某,商定采用以封闭式小班培训的手段,并收取每名学员数万元以上高额费用,宣称“考前绝密”“不过退款”。经有关部门认定,上述内容与考试真题高度重合。

16、那么,在传统文化中,诚信又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17、    人无信不立。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孩子将来的立身之本。

18、新教材正大力推行“任务群”,我为什么会感到揪心……

19、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愤愤而去。不料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20、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21、(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使他免遭祸殃.)

22、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工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23、——有一位父亲是一个农场主。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破旧了,就安排工人们准备将它拆掉。他的儿子对拆亭子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你们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

24、裁判要点:非法出售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答案,构成非法出售答案罪。

25、有时我在想,如果我能穿越回到古代该多好啊,古人尚且能做到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可是,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就做不到呢?我坚信,如果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努力遵守诚信,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那些失信的事情发生了。

26、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爸爸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呐!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27、  今天,张先生送走岛外客人后代表9位作家又向12315投诉。海口龙华工商局随后赶到酒店进行处理,该局认为,既然消费者已电话预订用餐座位,这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而湖南人酒店擅自将张先生预订的座位提供他人使用,酒店已属违约,消费者可依法索赔。

28、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人才基础。全社会都对诚信满怀期待,尤其是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其影响将更加深远、意义尤为重要。因此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弘扬诚信风尚,塑造诚信人才。

29、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先做一个诚信的人。红顶商人胡雪岩、晋商乔致庸、华人首富李嘉诚都认为,他们经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诚信”这一秘诀。

30、刘邦进咸阳后,为了取得民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父老们都表示拥护。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并慰劳刘邦的军队。虽然传说中的刘邦有种种不是,但他的取信于民,为西汉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31、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商鞅)害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商鞅)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终颁布了新法。

32、   明代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商人渡河时翻了船,攀附在浮动着的干枯树木上,大声哭叫。有个打鱼的划船去救他,还没到跟前,商人急着喊:“如果你能救我,我将酬谢你百金。”打鱼的救他上了岸,他只给了十金。打鱼的说:“你原先答应给百金,现在只给十金,恐怕不行吧?”商人发怒变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一天能收几个钱,你突然得到十金,还不满足吗?”渔人默不作声,没精打采地走了。过了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又翻了船,又碰见了那个渔人,渔人认为这个人不守信用,就把船划到岸边,没有救他,商人就被淹死了。(引述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的故事从反面论述观点,具体翔实,很有说服力和警醒作用。)

33、杨瞻得知消息后,便邀请那商人儿子到杨家来,指着花盆说:“这是你父亲生前所寄托的金钱,现在就交由你带回去吧!”那商人的儿子感到惊奇,不敢收取。杨瞻说:“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于是说出原由,那商人的儿子感动,于是叩谢携带那笔金钱回去。

34、译: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终统一了中国。(可与周幽王烽火联系起来: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引出“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的作用。))

35、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由于军务繁忙,二位将军把临行前和齐襄公的约定也渐渐地忘记了。忽然有一天,手下的兵卒向二位将军进献刚成熟的瓜让他们尝尝新鲜。这时二位将军才想起和主公之间的瓜熟之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心里禁不住泛起了嘀咕:“此时正该换防,为什么主公还不派人来替代我们呢?”于是特地差遣心腹前往国都打探情况,得知主公与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整天在一起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二位将军很气愤:“你在国都享尽人间富贵荣华,骄奢淫逸,让我们在边疆吃苦受累,用生命保护你的安全,却想不到派人来替代我们!”于是,就派人向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希望主公看到这成熟的瓜能想起他们临行前的约定,就此请求派人替代他们驻守边防。齐襄公看到瓜时大怒,说:“替代不替代是我的主意,也应该是我说了算,为何还要来请求啊!等到明年瓜再熟时方可派人去替代你们!”

36、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37、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配合,形成良好育人环境。《苟子·劝学》中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早就知道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带给他的影响。然而,现在很多家长的价值观受社会负面影响大,在言传身教中给孩子带来重大消极影响,使得学校的正面教育因家长的一言一行而功亏一篑;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榜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大学生活中,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开始普及诚信教育,同时净化校园环境,对于进入校园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资历审核,在源头上把好关;整个社会要树立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风尚,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净化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

38、(王荣华,女,45岁,吉林省吉林市王荣华体彩诚信投注站负责人,原吉林市凤凰彩票投注站销售员。

39、 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却很有意义。”

40、(齐襄公)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41、陈太丘跟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在正午时分碰面。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42、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制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43、回归2001年的高考题,材料中的那位年轻人,在他的后续人生中,也一定会品尝到“抛弃诚信”的滋味……诚信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丧失了诚信,就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尤其是当下的市场经济中,没有诚信,必将进入互害模式。

44、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12月26日开考。

45、本次活动围绕“品典籍故事,显诚信品质”的这一主题,各个学院的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讲述他们从典籍里找到的诚信故事,有正面例子立木为信也有反面教材烽火戏诸侯,还有红军留下借条的故事、爱情誓言的重要性、曾子杀猪、皇普绩守信求罚、讲诚信的好处……这些诚信故事让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树诚信、讲诚信的重要性,为我校营造了“立诚信之本,树道德之风”的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得讲诚信的观念成为校园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里面。

46、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推广,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高校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工具的宣传引导作用,提高校园诚信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性及校园诚信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利用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报告等思想活动阵地,树立一批先进学生典型,起到现实性的引导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院系举办的文化及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宣传诚信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47、个人修养,常常被称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古人认为,诚意乃是修身的关键。只有真心实意认同道德准则,这样去从事道德修养才能有实效,否则,所谓修身便成了自欺欺人的行为。总书记多次引用“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古文经典,这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正是总书记立身行事、治国理政的生动写照。

48、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然而又都比较片面。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文化中诚信都包含哪些内容。

49、而后,朱贵又去找了几个兄弟,“建议”撸了一箩筐。

50、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太太,一贫如洗。她东拼西凑地开了一家零件批发商店,多年之后竟然腰缠万贯。何以至此?因为她坚信“一毛钱”中有诚信,即每盒零件只赚一毛钱。有一次,买方算错了钱,老太太立即转了几趟车,亲自把钱送还。如今,这位文盲老太太依旧过着多年前的清苦日子,依旧坚持“一毛钱”的诚信,丝毫未因富裕而“昏头”。有人问她为何这样做,她只是说:“我觉得舒坦。”

上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案73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