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十五夜望月【文案28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4 12:3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十五夜望月

1、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明·唐寅《元宵》

2、这三首诗还有第二个共同点,它们海写到了什么?

3、在“悟”的环节,为了突破难点,我重点抓住表达之美。前两句写景,字面没有一个“月”字却暗藏着“月”。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思念。他的“秋思”必然是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的含蓄深沉。另外,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是的,把天上月、月下景、望月人组成一幅形象动感的画面,“拓”的环节通过“月亮”的意象拓展,整合与“月亮”有关的咏月经典诗句,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兴趣。

4、“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5、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6、                              教学设计副页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深的恐怕只有我啊!”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8、很明显,三首诗都写到了月亮,在中国的文化和习俗中,月亮和思乡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因此月圆之夜,很容易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尤其是八月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十五夜望月》就是写在中秋节的,你从哪些细节看出这首诗写在中秋节?

9、第二句呢也是这个意思。“冷露无声湿桂花”表面上看就写的当然是桂花,这也是点出这个时候的季节是中秋时节。柳永的望海潮里面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天桂树开花,桂树飘香。



10、下面,我们把三首思乡的诗放在一起,相信你们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这三首诗里都写到了什么?

11、能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2、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3、“树栖鸦”这也是侧面描写乌鸦很安静。说明月色也很安静,夜晚也很安静。第一句没有月亮但其实处处都有月亮。

14、本书收录有112首古诗词、15篇文言文,以及1首的现代诗。

15、南北朝时的诗人谢庄在《月赋》里叹:隔千里兮共明月。

16、王建,唐代著名诗人,颍(yĭnɡ)川(今河南许昌)人。与张籍齐名,被世人称“张王”。王建出身寒微,从军走马十三年,晚年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17、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8、                        

19、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鸦:鸦雀。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

20、通过“阅读·对话”了解古诗情景交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21、今夜月明人尽望,意思是:今夜人们都仰望着当空的明月。

22、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23、——“树栖鸦”,其实就也是写出了冷清,的寂静。为什么呢?因为乌鸦对光线的变化很敏感,如果有风有云,月光明暗有变化,它就会嘎嘎乱叫,扑腾乱飞,它现在安然栖息在树枝上,说明夜间十分冷清。(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可讲解)

24、而且,我们木头马的这本书还配有免费的有声伴读,一文一码,专业配音员深情朗读,给你身临其境般的听觉盛宴!

25、你能把这种感觉带进诗里,读出这种动感吗?再读古诗——

26、通过借助注释、对比同类古诗等方法有助于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适时的引导,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27、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上一篇:元宵节名句古诗词【文案15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