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定义
1、因此,关系管理模型虽然在宏观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由于网络交际的独特性和(不)礼貌的复杂性,难以合理解释网络语言暴力微观层面不礼貌程度上的差异。陈新仁(2018)从理论上改进了关系管理模型,将利益、情绪纳入关系管理维度。上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除交际目的、权利义务和面子外和网络交际语境下,交际者虚拟身份的选择和情感水平与上述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对网络语言暴力不礼貌程度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见图4)。(网络语言的定义)。
2、首先,从面子角度来看,各类网络语言暴力直接损害了他人的正面或(和)负面面子,但在程度上难以量化。其次,就交际目标而言,网络语言暴力总体上趋向挑战或伤害关系(12),但某些暴力语言在团体内部起到了维持甚至提升关系的作用。如“#x滚出娱乐圈#”(13)在评论中出现了408次。该指令式暴力语言无疑是对大众与明星关系的挑战和伤害,但也成为“黑粉”(14)群体身份认同和建构内部团结的工具,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它在不礼貌程度上的位置(图3)。
3、近些年来,“网络暴力”这一词随着各种悲剧事件的发生而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南京母亲自杀给狗偿命事件”“赵王两明星的粉丝互撕事件”“刘学州寻亲成功却自杀事件”等等,有相关实证研究表示,有近1/3的中国人自称遭遇过网络暴力,近1/5的中国人自称实施过网络暴力。在这其中,“语言暴力”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网络语言暴力”目前在刑法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与犯罪学意义上的“暴力犯罪”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知道何为“网络语言暴力”就必须要通过“网络暴力”的概念的界定来明确。现在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不管是法学、政治学、传播学还是社会学上。
4、(11)宋宗宇,李廷浩.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01).(网络语言的定义)。
5、第理性认识网络语言的生成与发展。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的变异是经常性的、的,语言规范则是阶段性的、相对的。网络语言是网络传播工具与传播环境的必然产物,应运而生,它加速了网络时代的语言变异。可以说,网络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与不变,它既有效地了网络的信息传播,又不断给我们带来各种新鲜感。网络语言也必然会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使用群体的需求与应用而迭代发展,一方面可能会在一种程度回归有声语言传播,另一方面也会跟随年轻群体的代际脚步继续它的分众化。
6、总之,“网络语言暴力”从行为外观上来看,是在网络空间发表不法言论,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符合了网络言论型犯罪的构成要件,它的不法性是因为其言论内容具有侮辱性,而非其言论自由的不真实性。所以,应该将“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类型化为“侮辱型”的网络言论犯罪。
7、使用汉语拼音系统,尤其是首字母缩写组合。这是一种自网络语言概念出现之后,就持续至今的手法。就以近来的几个流行语来看,譬如:
8、(2)梁樑.浅谈网络流行语言对青少年文字表达能力的影响(J).学周刊,20(36):1
9、网络流行语主要出现在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不具备教学意义,不引进教学领域。扩展资料:网络流行语有规范的部分,也有不规范,不健康的部分。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如“给力”“蛮拼的”等,都很接地气,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涩的词。
10、(8)张宇辰.网络流行语中的自我意识与文化表达(J).文学教育,20(03):1
11、一种文化现象能够得到发展和推广证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在流传过程中如果失去控制,打破了应有的度,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网络用语近些年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超速的发展下,一大部分网络用语在很大程度上已脱离了传统的规范语言体系。另外,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用语已经逐渐走入现实生活中,甚至学生在写作及交流中都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这不仅影响着学生正常的语言水平,还会影响原有的规范语言体系,使其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
12、 首先,网络语言渗透或许客观上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新的文化侵入,必须意识到这种语言变体对汉语言系统和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保护本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系统理应是网络时代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内容。赫尔穆特·施密特(2001:64-65)曾疾呼保护本国语言的重要性:“保护本国语言传统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原因在于,如果本国的语言日趋消失,或者在几代之后遭到彻底侵蚀,那么本国文化中的一大部分内容也会消失,本国特性的一些组成部分也会变没。”实际上,在技术领域,应对文化全球化和文字网络化,中国在语言文字数字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破除了汉字计算机输入将阻碍中国发展的诸多难题。“中国人不仅迅速解决了汉字的键盘输入,而且证明表音与象形相结合的方块汉字在同一面因特网屏幕上能够比英语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潜台词,显示了汉语在信息技术领域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和推广价值”(刘慧2010:81)。在大数据和网络经济时代,面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霸权,汉字语言系统和文化系统必将面临更大的冲击,既有符号系统本身的,也有技术实现上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3、依据《刑法》第13条规定,只有具备相当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能施以刑罚处罚。由上文可知,网络语言具有“暴力性”特征,这也说明网络语言暴力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主要体现在:第语言暴力是对他人名誉权包括人格尊严造成严重的损害,人格尊严是个人人格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人之所以被当作人来看待的重要前提,人格尊严是不容他人随意践踏的;第网络语言暴力往往会降低受害者的社会评价,不管在这个过程中,实施者是捏造或传播了虚假事实还是可能仅仅是对某些未经证实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看法,一旦经过网络的传播,就会将当事人置于众矢之的,会在客观上对评价对象的社会评价产生巨大且恶劣的影响;第网络语言暴力会造成他人人身权与财产权的损失,网络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往往会因为持续的、不间断的外界侮辱、谩骂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被开除工作、造成误工,甚至会出现受害者自杀的严重后果。这便是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现实延伸,因此将其入刑确有必要性。
14、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15、(16)王比学胡玥成语"被"谐音,网络语言滥用:语言文字规范需完善.人民日报2010年12月.
16、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17、与面对面交际相比,网络交际中的不礼貌现象似乎更为集中(Xie,2018)。如果礼貌在本质上是一个“评价问题”(Xie,200谢朝群,2011:271),那么在是否礼貌的问题上,人们如何评价网络语言暴力?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呢?
18、语境二:dei劲 意思就是带劲,西北方言的一种意思就是,爽,棒极了
19、其语言须有内在的现实逻辑。日常语言始终被串联在一条可理解的线索上。
20、一是,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词语“给力”出现在了《人民日报》头版新闻的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这个看似普通的标题,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的标志,也由此带动“给力”的高频使用,“给力”也毫无悬念地当选2010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21、按照笔者的观察,汉语拼音缩略手法在近二三年的热度有所回升,在运用的动机上更贴近早期互联网语言研究中提出的“语言经济性”解释,省去人们在设备上打字的时间。举个范例,在观看带弹幕的在线视频时,使用“awsl”缩写代替“啊我死了”、“太厉害了”等汉字发出弹幕,能够获得更加顺畅的观看体验。观察微博、朋友圈等各类社交平台,这些缩写组合也是和一般的现代汉语搭配使用的,在视觉上也增添了一份灵动。
22、本质而言,(不)礼貌评价是一种基于道德秩序的社会实践行为(Kádár&Haugh,2013)。一方面,与面对面交际不同,网络交际中的匿名性、时空距离、情感需求以及话题性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言语不礼貌行为的产生。但在网络语境下,人们对言语不礼貌的容忍度似乎也更高(Angouri&Tseliga,2010)。另一方面,Locher等(2015)强调网络交际与面对面的交往无法真正分开,这也造成我们难以区分两种语境中的(不)礼貌准则。这与Shea(1994)提出的网络交际基本礼貌行为准则中的第二条“遵守与实际生活中相同的行为标准”(另见Graham&Hardaker,2017:793-794)是一致的(见表2)。
23、但需要阐明的是,“火星文”只是一种追求特异化的表达手法,它并不是新的语言,也不是一类新的文字。因为它并没有一套固定的符号系统来书写词汇和概念;所依赖的还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即便本文所归纳的几类的手法都被囊括在了火星文中,火星文的组成元素都是各类网络流行词,但火星文这样的表达方式由于刻意偏离现代汉语的形式,难以在交际中使用,无法实现语言的“再生产”,因而它只能作为一种曾经在互联网上风靡一时的次文化,于十余年后早已退出了当下网络语言的主舞台。
24、“语言就是语言,有它自己发展的规律。从网络聊天出现的那天起,大家为了提高聊天的效率,为了诙谐或是逗乐,就逐渐创造出了网络语言。”王琳是三辩,也是正方终发言的辩手,她上台后先就给网络语言下了定义,“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独特语言,它活泼、生动、有趣,符合当代人在网络上使用的需要。”
25、我ぽ思,Хム↑□ゐ┽И:觹故Зmil我ゲ╇┬ス在ヤ
26、制造并传递游戏式的生活方式。网络语言备受大学生网民推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期望逃避老师、家长和社会上的传统说教和传统规范的约束和压力。调查显示,3%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仅仅是为了好玩,觉得网络语言方式无需顾及日常生活的规则,是一种游戏式的轻松语言。
27、(6)陈纯柱,马少盈.网络语言暴力的治理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2).
28、去年,一篇小作文横空出世,形成了破圈效应:“我好想做嘉然小姐的狗啊。可是嘉然小姐说她喜欢的是猫。我哭了。我不知道既不是狗也不是猫的我为什么要哭,因为我其实是一只老鼠。”(1)与此相应的,是嘉然在一次直播中读到一位打工人写的表白小作文时,深受触动,对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要好好吃饭。”
29、网络传播爆炸式扩张的特点,导致传统犯罪所引发的社会危害性在网络环境中被无限扩大,即使是一个轻微的危害行为在经过网络的不断发展之后,其危害结果也会相应地剧增。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那么就必然会产生不少的社会治理问题,其中极端的就是犯罪率的上升以及公民安全焦虑感的上升。面对这种情形,我国在近的几次刑法修改中采取不断加大社会治理方面的处罚范围、加重相关的处罚力度并且将个罪条款概括化等一系列举措,以此来回应社会广大需求。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社会治安防控成为当前阶段法治建设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首要任务。在这过程中,刑法更多地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将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30、(17)王霞网络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1、综观相关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集中在探讨交际双方通过顺应关联,选择、传递终接受暴力语言模因的动态过程。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刘文宇、李珂,20袁周敏、韩璞庚,2018),少量涉及定量研究的文章(如毛婷婷、梁昌莲,2014)涉及网络语言暴力使用主体的调查,专门针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尚不多见(另见郭亚东,2017)。
32、(5)沈颖.基于微博语料库的网络新词语义变异现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
33、相比Leech(2005:20)把不礼貌直接定义为“对礼貌的不遵守或者违反”,Watts(2003)认为两者之间还存在“得体”的概念。虽然这为(不)礼貌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依然没有明确(不)礼貌的含义。实际上,(不)礼貌是一个涉及人性的复杂话题,直指人类的生存状态,具有多面性(Xie,2018)。
34、日常语言,仿佛继承了古典诗学的传统一般,讲求一种规范的原则。这种语言上的规范原则,被嫁接到社会道德的议题下时,获得了一个新名字:“文明”。倘若我们细究得体原则的构成,就会发现,它实际上由四条分原则构成:
35、“为什么说网络用语是一种病毒,因为它侵入了我们正常的语言文字,并且用它的有趣和高效复制性破坏了语言的固有规律,伤害了语言的规范。比如说——”张鸣举起两张纸,只见上面分别写着两对词组——“一脸懵”“一脸蒙”和“一波人”“一拨人”。
36、9494(就是就是)、0487(你是白痴)……
37、回顾此前采用拼音缩略手法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可以发现,这也并不仅仅是“语言经济性”策略的产物。对于大量已有的词汇,由于其拼音缩略形式自身可以表示多重含义,因而已经有一批富有新意的缩略语流行词的出现。和析字法一样,他们同样是人们消解原词意义,赋予新义的产物;词义的理解被引向一个模糊化的、多义的趋向。放眼其他语言,词组首字母缩略形式自身所有的模糊性,同样给了人们解构词汇的空间;这种结构在互联网文化兴起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得到运用。
38、网络语言的诞生和应用,使得现代规范语言受到一定的冲击,由于网民对网络语言的追捧也使得汉语言的正统地位弱化,影响语言应用的规范性。网络世界中,网民在网络中具有迫切的表达愿望,所以在网络上出现很多的表情符号和GIF图片,同时很多网民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也会自创一些字母的缩写表达形式,比如bs(鄙视)等,这些词语在网络平台上肆意乱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健康和不文明用语比如TMD、WOC、WTF,这些词语由于具有简性化的特点,无法被有效的识别或剔除,所以必然会对现代汉语言的纯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
39、Yyds(永远的神/永远单身)、awsl(啊我死了)、xswl(笑死我了)
40、韩璞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编辑部二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网络文化研究。
41、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语言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副主编,《语言战略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期刊编委,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先后完成国内第一篇网络语言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主编《新华网络语言词典》(2012),撰写近三十篇网络语言的论文、研究报告等。
42、随着Web0时代的悄然到来,网络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29亿,花费在通信类APP上的时间在上网时长中占据首位③。
43、专著推荐|辛斌、陈新仁、魏在江、徐玉臣等“国家社科”结项成果
44、而在拼音的缩写意思中,DS内涵则较为丰富,有“屌丝”“单身”“大师”等含义,其中常见的当属“屌丝”,比如女生叫男人“ds”往往就是形容这个男人是屌丝,屌丝的含义在网络世界中是“平凡、普通、没品味、没钱”。
45、根据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如果行为人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并不具有人身危险性,那么就不能给他定罪。网络语言暴力”往往表现为一种群体性的言论攻击,“群体会暴露一个人的原始欲望——即使其还是一个受自己本能意识支配的人,他依然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刑法学上的人身危险性指的是行为人再犯罪的可能性大小,网络语言暴力的行为者的人身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次数,比如多次在网络平台上对他人进行人格侮辱、谩骂的“语言攻势”,一般看来,此类人容易再次对他人进行语言暴力;第并非所有的“网络语言暴力”均是以道德批判为出发点,还存在有“起哄型”的网络语言暴力、“牟利型”的网络语言暴力,这俩类的行为人也易二次犯罪。因此,对人身危险性较高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人进行刑法规制,是与我国当前刑法功能结构化转型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
46、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从初的“火星文”到而今的流行语,网络语言越来越被大众接纳。
47、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48、且不论巴比伦塔之比喻是否准确,但我们的网络世界处在一个后巴比伦塔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网络世界内,人人都说着自己圈子的黑话,彼此之间似懂非懂,甚至许多人口基数庞大的网络圈子之间存在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对立:例如“撸”与“农”,“神”与“兔”,“竞”与“饭”;而一些小圈子内部也是战火连天。因此,当我关注到A-SOUL“罕见、复杂且极具活力”的粉丝生态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可能性:巴比伦塔是可以被建造的。
49、当前在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领域,已有数十篇重要文献成果。早期研究倾向于将网络语言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划分,如这一观点:“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李铁范,2005)。后来有学者将网络语言分为四种,如“互联网相关专业术语”、“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所使用的语言”(张云辉,2007),这种方式得到当时一些学者的认可,标志着网络语言分类问题上,学界达成了初步共识。本文拟利用这种分类观,文章所讨论的网络流行语,是除“专业术语”(如因特网、路由器、宽带)外的其余各类网络语言。
50、 后,建设中国网络话语体系的构想。中国网络话语体系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化、融媒体时代,线上舆论场域和思想场域的激辩与传播现实地塑造着这人们的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在寻求学科新范式、新路径、新理论、新概念的同时,坚持网络话语研究的问题导向或许显得更为迫切。姜望琪(2011:146)曾指出:“话语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既可以维持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又可以反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要把重点放在关注社会问题方面,而不仅仅只关注学科、理论和范式等。”这也正是文化话语研究所坚持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可以借鉴文化话语研究(Shi-Xu2014)的基本理念构建中国网络话语体系,提倡跨文化对话、目标是促进文化平等与多元文化繁荣,原则包括扎根本土,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文化—历史—辩证的方法展开网络话语研究、探讨中国网络话语体系建设。例如,在网络传播上,需要考虑协调不同话语主体适时发声、布局话语主题与篇章构架、拓宽话语渠道进行多方位传播(如国际传播中使用目的语在当地媒体发声)等等。
51、1987年9月14日,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向德国发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这可以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起始之年。中文互联网目前为止已经走过三十三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在本年第一季度达到98%;而网络语言已经从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向常态化的语言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部分网络语言成功实现了其自身的经典化,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认可。这里略举一例,如“给力”这一网络流行语本为汉语方言词汇,后在搞笑动画《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本中得到使用,随即得到广泛传播,终该词条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词义固定下来,被运用至今。但观察这些已经得到“经典化”和“固定化”的网络语言,不难发现,其外在形式大多依旧符合规范现代汉语的语法标准;而正因为如此这些词汇才有了能够被网络语境中分离出来,放诸于规范语体(包括书面语和口语)的可能,这类词也是网络流行语中有语言价值的一批,真正实现了现代汉语的现代发展。
52、除了对对对的意思,还有其他的不同意思,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表达的意思又会有差异:
53、 全球化时代,网络信息量的绝大部分以英语语言表达。毫无疑问,在网络信息的交换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英语影响汉语系统在所难免,英语国家文化借助语言的强势和迅捷的互联网通道,会对汉语文化进行解构和同化。英语并非我国学生母语,且网络用语主要在网络仿虚拟环境下使用,通常不出现于教材等纸质媒介中,倘若不有意识、系统地掌握其语言特征,则可能招致交际障碍(冯薇、王立非2017:84)。因此,在使用网络外来语方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强调规范使用外语词,媒体是表率,公务员是龙头,服务业是窗口,学校是基础①。对于外来语使用,我们认为:第语言使用者要首先要注意语言运用的文明规范,剔除语言运用中的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成分;第媒体部门,包括各级各类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宣传语言使用规范,另一方面在文本生产过程中起到正面引领作用;第政府部门和语言文字主管部门适时加强语言文字监测,对网络外来语使用进行规范性诊断、加强善治。我们认为以上三条,同样适用于规范使用本族语的网络变异。
54、第科学评价网络语言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影响。几乎是在网络语言扑面而来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正式实施,对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二十年来,网络语言充分利用了谐音手段,但却未能也不可能改造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曾经风靡一时“XXing”“……的说”等,也没有丝毫动摇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它的确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但不可能“代表21世纪语言发展的方向”。
55、BMW(宝马汽车品牌,英文全称BavarianMotorWorks)
56、文献来源:耿雯雯,谢朝群.网络语言暴力的(不)礼貌研究(J).中国外语,2020,17(3):20-
57、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现代规范语言文化内涵 影响
58、摘 要:网络发声现已成为人们表达自身观点的重要方式之但它也催生了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杀伤力和网络的影响力,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近期虽有研究提出视其为一种言语行为,但语用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网络语言暴力置于(不)礼貌研究视角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关系管理理论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及评价问题。
59、 网络语言暴力的蔓延使得学者们对语言暴力的研究扩展到语言系统本身。以往研究基本认可语言暴力的受害对象即各类行为主体的人,却忽略了语言系统本身。“语言暴力现象对于语言系统本身的破坏同样值得学界赋予充分的学术关注(毛延生2013:95)。从这个角度出发,毛延生进一步认为语言暴力指的是“用不合逻辑的语言手段,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造成语言系统内部能指与所指之间指称关系失衡”(毛延生2013:96)。这便从学理上直接指出了一些语言形式对固有的语言系统的暴力干预,造成了语言系统的失衡。
60、网络交际是“网民为实现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目的,利用新兴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谢朝群等,2015:33)。网络交际虽然发生在虚拟空间,但真实性不容置疑。与面对面交际相同,网络交际中也存在不礼貌行为。
61、作为新部规范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网络词语的收录,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网络语言已不再是小众网民的专属,而是通用语言的一部分。至此,网络语言也完成了其大众化的过程。
62、目前,互联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网络生活俨然就是我们的基本的社会生活,由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解,走向全方位的融合,例如海内外收视观众总规模达73亿。2019年的央视春晚,快手成为其官方合作伙伴、内容分布平台,抖音成为其社交媒体平台,由此开创春晚社交传播的新方式。网络语言也全面走进我们的现实语言生活,套用网上的“见与不见体”来说: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层出不穷;你爱,或者不爱,它就在那里,大浪淘沙。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63、其语言须是描述对象或表达行为的。日常语言不能如梦呓般令人迷惑,而应当“言之有物”。
64、云玩家,是指以间接的方式(如网上攻略、图片、玩家议论等)了解游戏而个人并没有真正接触、玩过该款游戏或者对该游戏实际了解并不多的玩家。亦可以指由于一款游戏一直没有发售,官方却给出了大量游戏效果图片、背景故事、设定等资料,部分以此猜测玩法,了解得不多“玩家”。
65、从不严格的意义上划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短信息……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斑竹、恐龙、菜鸟、公鸡……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的特点。
66、昨天晚上,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的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酱紫(样子)真是好B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网络寻呼机)上“打铁”(发帖子)去了。
67、网络流行语多为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68、近,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礼貌领域出现了“不礼貌转向”(Xie,20谢朝群等,2015:4)。对于不礼貌是否是“礼貌寄生物”(Culpeper,1996:355),学界仍存在争议。Leech(2014)主张在现有礼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不礼貌。以Culpeper(2011)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不礼貌应该独立于礼貌研究。我们对此采取折中的态度,一方面两者的地位和重要性相当,不礼貌值得作为独立的课题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其独立性并不影响对礼貌研究成果的借鉴,相反还可能促进不礼貌研究的发展。
69、(7)石经海,黄亚瑞.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困境分析与出路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4).
70、学术观点|李茨婷、任伟:二语语用发展研究的复杂系统建构
71、对部分生僻汉字进行重理解,根据字形赋予其新义:
72、交际行为是否礼貌是由语境、说话人的产出以及听话人的评价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脱离语境,仅仅根据理论对话语本身进行(不)礼貌分析无法真正反映语言使用情况。Leech(2005:20)指出,礼貌到不礼貌是一个存在程度差别的“连续统”。在这一连续统中,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暴力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呢?
73、正因此,现实生活开始走向虚假。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心理疾病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我们开始向虚拟世界寻求真实的乐趣。“虚拟主播”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下发展起来。虚拟主播是真实与虚拟的叠加:外形是虚拟的,内在是真实的(外形是“纸片人”,但“中之人”(3)与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们能够满足人们“从虚拟中寻求真实”的乐趣。这份真实,往往是情感的真实,也就是共情。借着虚拟外形的便利,虚拟主播可以拥有美丽的外表,可以随意地更换衣装,可以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但如果仅限于此,他们就只是虚拟世界里的电子宠物。成就了虚拟主播的是那虚拟外表中注入的人性。受够了冰冷的现实后,人们逃向网络,意外地发现这里存在着真实的温暖,存在着相互的理解,存在着双向的回应,于是心甘情愿地变成巨婴。在充斥着虚假扮演的生活之尽头,网络世界敞开的大门中放射出真实之光:这是一种普世性的光耀,只要愿意接受,便都能收获一抔。正是因此,嘉然的那句“要好好吃饭”能够成为圣经级别的箴言,而嘉然也获得了一个饱含敬奉之情的称呼:“圣嘉然”——偶像是神,是石像,而虚拟主播却是行走的耶稣,他可以是神,回应信徒的吁求;但同时也是人,信徒们可以付出真情,并收到回音。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虚拟主播是真实的,而观众是虚假的;因为观众在现实中具有真实的身份,因此反而必须扮演;而虚拟主播在虚构形象的掩护下,反而得以展露真实。
74、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本主义的德性文化,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与动物截然分开的显著特点便是其德性或者伦理性,这是与兽性相对立的伦理层面的特性,体现在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传统文化要素的方方面面。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演绎与扬弃的中华文化精华,中华文化已深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75、积极刑法观的确立以及法治治理的功能转型,预示着我国刑法在网络安全体系构建中应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网络语言暴力”是不同于“人肉搜索”和“网络诽谤”的一种新型的暴力行为方式,因此将其入罪具有一定的刑法必要性与可行性。
76、网络语言对中国汉字造成不良的影响。现在网络语言被很多中小学生变相利用,特别是在写作文上,有些网络语言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拆字现象,一旦运用在作文之类的写作上,就会不注重文字结构的严谨,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而我国的汉字是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筛选而留下的精华,代表着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庄重而威严,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的象征,网络语言与中国汉字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国汉字中的每个汉字能经得住千锤百炼,而网络语言经不起推敲,不仅会乱了语言文化的阵脚,而且显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寻,不利于中国汉字的发展。
77、 语言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过多的消极语言表达必将“催生出‘暴虐为快’的病态心理,乃至形成嗜好网络语言暴力与借助网络语言暴力投机的病狂”(缪锌2014:168)。语言的建构性是相互的。一方面,社会现实构建语言的表达,形成表达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语言也建构社会现实(辛斌2016:1-10),语言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信念甚至能够改变社会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网络的地方便有网络语言,有网络语言便有各种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无论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网络第一案,还是愈演愈烈的‘门事件’,都告诉我们只要有网络,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人引用元朝词人马致远的‘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来形容我们每个人所面对的网络文化安全威胁是很贴切的”(姚伟钧、彭桂芳2010:71)。
78、现代汉语本身并非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汉语从其他语言中汲取外来词的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但在网络这一去中心化的媒介之上,我们推行汉语规范化的成效可能不如传统媒介明显,网络语言明显的个体性和后现代性支撑了“语言游戏”的这一特征。另,除传统的各语言的文字以及阿拉伯数字之外,计算机系统能够输出并展现大量的特殊符号,而此类符号在现代汉语的规范书面语系统和口语系统中不存在,这进一步增强了网络流行语的视觉特殊性。
79、本文试图研究的“汉语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以汉语语言为基础,主要存在于中文互联网中,用以进行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一类特殊的语言单位。互联网语境下的交流一般会隐去说话双方的身份,呈现一种匿名化、多元化、话语权平等的特征;而这种语言单位是以书面文字为主的形式存在,且大多都具有浓郁的口语化色彩;在现实交往中运用时,常常能够给人一种个性化强、新潮趣味的印象。两方面事实充分证明了网络流行语是汉语具生命力的一部分,站在文化浪潮的前沿。研究网络流行语,无疑是我们把握民族语言发展方向,理解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手段之一。
80、自Brown&Levinson(1978,1987)的礼貌理论以来,面子一直是(不)礼貌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不礼貌也因此被定义为“故意实施的未进行缓和或加剧的面子威胁行为”(Bousfield,2008:72)。而权力又是威胁面子行为的三个变量之从这个角度出发,权力失衡与不礼貌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学者(如Lakoff,19Culpeper,200Bousfield,2008)认为不礼貌必然是有意而为,但也有学者(如Holmesetal.,200Terkourafi,2008)指出无心之过同样可能引发不礼貌。此外,听话人的感知也被视为不礼貌的定义属性之一(Culpeper,200Terkourafi,2008);是否公开或重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为的不礼貌性。
81、学术观点|彭晶、冉永平:误解消解中涌现共知信息共建的社会-认知语用阐释
82、上述三类情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均属于对汉字本身形体结构的再理解,具有“语言游戏”的性质,抛弃掉语言符号本身的涵义,力图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汉字本身的表意性质、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正是进行此类“语言游戏”的基础。从语用角度来看,语言视觉形式的变化自身就能够反映出说话者的价值态度,那些具有特殊视觉形式的汉字也被挖掘了出来,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83、词语来源:该词作为方言由来已久,但是作为网络用语的走红是因为快手上的两个老奶奶,走红的那段视频里老奶奶说“女人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打的”,然后另外一个老奶奶回答惯用的台词就是“deideidei,讲的dei”,就是“对对对,讲的对”的意思。
84、槑(“梅”的异体字,表示“天真、傻气”)、
85、现有的一部分汉语网络流行语所采用的文字系统,依旧是标准的现代汉语和英文。现代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方式主要有音译、意译、音译兼译,以及借形四类;这些流行语大体上遵照了这个规律,因而和另一部分主要从形式比较规范的汉语语言所析出的流行语(多运用谐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能够划归为现代汉语自身在网络文化下的演变创造。这类词和现代汉语的关系为紧密;“语言游戏”的特征也不明显。
86、学术观点| 姜望琪:论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以“我不责怪中国”为例
87、根据我们的检索结果,“网络语言”一词早用在国内文献中的时间,是1991年,文中“介绍一种基于网络图论的编程方法——网络语言”。此后,“网络语言”也一直用来指称计算机及网络科学中的某种人工语言,如《更坦白的网络语言》中“系统是应用ASP、VBScript、JavaScript等先进网络语言、网络数据库技术和可视化程序语言开发的”。
88、使用现代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方式,进行构造。
89、专著推荐|侯国金:《语用翻译学:寓意言谈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