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
1、②儿童期的教育(2~12岁):又称“理性的睡眠期”,主要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身体,强烈批评在儿童期进行理性教育的做法。又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在方法上要行动多于口训,好是利用儿童自身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他们接受教训。
2、(名词解释)1762年,卢梭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书中,卢梭集中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全书共四卷,前四卷卢梭以爱弥儿为主人公,分别论述了爱弥儿的四个成长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第五卷卢梭介绍了苏菲的教育,即女性教育。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的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他还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副培养新人的蓝图。书中提出的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其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3、一个自由的人他的生活信念是什么?他理想的爱情是怎样的?他和自己所在的国家与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当他遇到人生大的打击时,他怎么恢复过来?
4、此时的爱弥儿对苏菲神迷颠倒,心中充满情欲。虽然爱弥儿之爱苏菲,是基于“感情、美德和对诚实的事物的爱。”(658)这时卢梭开始泼冷水了。迄今的教育是在自然之路上,自然和命运让爱弥儿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但现在爱弥儿碰到了新的敌人,就是自己。“你能够忍受贫穷,你能够忍受肉体的痛苦…那时候,你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人,而现在,你一切都取决于你所迷恋的事物,完全以它们为转移;在你开始产生欲念的同时,你使你自己也变成了你的欲念(passions)的奴隶。”(677)只有在克制感情之后,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指挥自己的心,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爱弥儿认为苏菲的爱欲产生于纯洁的心地,不是犯罪,但是控制这种欲念却是必要的。“任何一种欲念,只要你能够控制它,它就是好的;如果你让它使役你,它就会变成坏的欲念了。…你要做一个人,把你的心约束在你的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681)
5、由于排斥了书本知识,卢梭对爱弥儿能力的培养就只能是生活和生存能力方面的了:农业劳动、体育竞技、生存锻炼。明显矫枉过正了!
6、目的:培养“自然人”(保护人的善良本性),如:爱弥儿。
7、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8、赫尔巴特著名的是其“四段教学法”,即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进行。后来他的学生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和应用。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9、然后,卢梭还重视女子教育。卢梭关于女子的教育的观念也是他从遵循自然回归自然的基本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女子虽弱,也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是他们只能学习适合他们的东西。首先女孩子要培养健康的身体,然后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绘画等。卢梭在女子教育的问题上,总的倾向还是属于保守的。
10、④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学生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接受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卢梭还提出了青年时期的爱情教育和性教育的问题。
11、苏菲很忧郁,也不允许爱弥儿行使做丈夫的权利,直到一次苏菲用令人害怕的语言说,“爱弥儿,住手,你要知道,我不再是你的了,我已经和另外一个人同宿过了,并且已经怀孕了;你在我这一生都不能再接近我的身子了。”(753)
12、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书中著名的一句话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是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卢梭的教育思想)。
13、后,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1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早始于康德,赫尔巴特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大、明确的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的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5、youwillmakeabigdifference
16、1750年卢梭在三十岁时一举成名。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
17、①封建专制思想束缚。卢梭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相联系的。18世纪的欧洲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大多数国家仍然因循守旧,利用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残酷统治,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性以阻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18、《爱弥儿》问世以后,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并引起强烈的反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许多教育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巴西多、康德、裴斯泰洛齐和杜威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卢梭思想的启发。
19、卢梭说格劳修斯(Grotius)不过是个坏心眼的孩子,其实跟霍布斯差不多,两人理论一模一样,前者用诗人的办法,后者用诡辩的办法,让人们把自己的自然权力交给国家。卢梭强调对国家的关切源自对亲人的自然的爱。“难道说我们对亲人的爱不是我们对国家的爱的本原!难道说不是因为我们有那小小的家园我们才依恋那巨大的祖国!难道说不是首先要有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然后才有好公民。”(535)卢梭说,“社会契约是一切文明社会的基础,我们只有根据这种契约的性质,才能阐明按照这种契约而构成的社会的性质。”(707-8)
20、其次,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就是所谓的“消极教育”,但并不是不教育,而是要观察自由活动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21、实际上,“消极教育”就是与传统的教育相反,使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儿童不再是被动受教,教师也不再主宰一切。
22、卢梭的教育理论对欧美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德国的泛爱教育运动、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等等,无不受到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启发。
23、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24、“运动的物质就表明了存在着一种智慧,这是第二个信条。”(391)这里使用了钟表匠之喻;世界是由一个有力量的和有智慧的意志统治着,卢梭称其为上帝。
25、卢梭反对英国式的议会制度,主张一种每个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直接民主制度,实际上卢梭的设想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他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亦不认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有些人枉称自己是公益,导致一种政治上的专制乃至极权主义,这一幕恰好发生在号称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大革命。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实行恐怖的血腥,兴起后人反思法国大革命,多半都会反思到卢梭的公益概念及其契约论思想。
26、卢梭认为,父母的感情好坏,家庭和睦与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大的影响。他认为,“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良剂。”2家庭生活的和睦友爱,会使人生活富有激情。“当家庭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时候,操持家务就成了妇女可贵的工作,就成了丈夫甜蜜的乐事。所以,矫正了这个无比的恶习,则其他的恶习不久就可全部革除,自然不久就可恢复常态。一旦妇女们又负起做母亲的责任,则男子立刻就可负起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3当家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孩子们便会变得快乐。如果家庭是个矛盾丛生的地方,那么孩子“就需要到别处去寻找快乐了”。
27、②宗教思想的压制。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被斥为异端,往往刚刚出现就被压制、消灭。此外,宗教思想也居于统治地位,不容其他学术的传播,实施宗教教育残酷的压制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28、对于现在很多的孩子来说,从小就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很少经历挫折和磨难,即便碰到挫折,父母也会竭尽全力为其解决。而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有点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伺候,满足其所有的要求。正是因为这样过分的爱和保护,使得孩子与社会之间隔起了一道围墙,使其难以适应社会。
29、第一卷除了导论,还涉及到两岁前的幼儿的培育。卢梭谈到两个关键的原则:第1个原则是父母不要过度保护和溺爱,自然的痛苦也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没有生过小病,怎么知道健康的可贵呢?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注意给儿童充分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儿童生来就有通过身体感知进行学习的能力,父母要让他看、让他摸、让他听,生动的体会到远近冷热软硬轻重等等感受,要让他习惯看新的事物,另外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在室外充分的锻炼身体,只要不使孩子做超过他们能力的事情。
30、(1)对儿童的天性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
31、法国18世纪著名画家夏尔丹作品《午餐前的祷告》
32、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国的政治哲學家,現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體系的奠基者。
33、关于爱弥儿的信仰,卢梭说“我既不叫他加入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让他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368)如果爱弥儿不加反思地信仰某种宗教,他认为那只是做了特定的宗教信仰的奴隶。
34、(2)卢梭的教育学说包含着相当激进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卢梭的思想影响了几代教育家,如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杜威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35、谈到启示宗教。卢梭认为启示宗教和教理是令人迷惑的。“我们对上帝的深刻的观念,完全来自理性…由人来启示,是一定会贬低上帝的。”(426)牧师转向自然之书,“我决定:我既不接受启示,也不否认启示。…我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一种敬而疑之的态度。”(446)不过,牧师也借着比较柏拉图之死与耶稣之死,特别表达了对《圣经》和《福音书》的认同和喜爱,因为没有一个人像耶稣那样教导和实践了高尚纯洁的道德。(447)
36、“我的年轻的朋友,你从今以后要对戏台上的人物表示宽容,因为你现在已经变成了这种人物当中的一个了。”(677)
37、夏尔·路易·德·塞孔达,拉布雷德与孟德斯鸠男爵(法语:CharlesLouisdeSecondat,BarondeLaBrèdeetdeMontesquieu,法语:(mɔ̃tɛskjø),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38、②教育内容:把德育和智育结合在一起,认为“教育是具有头等重要性的”;
39、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过程,这是从教育的纵向说的;而从生活的横向来说,则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了个体的和集体的经验。
40、⑤国家对优秀教师予以提拔重用,不使之成为终身职位;
41、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贯穿了《爱弥儿》全文。“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叫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1由此可见,卢梭认为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儿童出生之后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因此,他认为儿童接受“人的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42、第三点,卢梭主张在道德教育方面重要的一条是“绝不损害别人。”(115)。教人为善,如果不以这个为基础,甚至是虚伪而有害的。在卢梭调教下,此时的爱弥儿“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很少同别人一块儿生活,因此沾染他们偏见的机会也就不多。”(124)就这样,爱弥儿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也并没有牺牲快乐的时光,他的理智得到了发展,也享有了身体所允许的自由。
43、在自然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还提出了针对德育、智育的一些举措:
44、自然主义教育是《爱弥儿》中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遵循自然法则,培养自然人。总体来看,书中体现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必须回归自然、教育应该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
45、萨瓦省牧师的信仰自白以反省的方式展开,首先宇宙的运动有某种外在原因,“所有一切…是只能来自一个自发的、自由的动因…没有哪一个真正的活动是没有意志的。这是萨瓦省牧师第一个信条。”(389)
46、卢梭还提出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已认识到行为的后果来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