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王阳明说过的名言【文案51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0 03:0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王阳明说过的名言

1、译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2、胸中有志,心中有事,自律才有了根本的依托。否则,即使你能一辈子坚持每天10点睡6点起,三餐规律锻炼身体,那多也就是个养生专家。更何况,如果没有目标与志向,你以为你真会有自律的能力?

3、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王守仁还有一位名叫刘邦采的弟子。刘邦采曾经创办惜阴会,颇受老师的赞赏。王守仁同样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你们如果离群索居,那么志向就很有可能会懈怠下来了,有这样五天一次的聚会,正好让大家可以互相砥砺。

6、人生多读一读王阳明,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何乐而不为呢?

7、就像王阳明曾说过的,他的“良知”之学,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要成为真正高度自律的人,我们都得从自己的“百死千难”中走出来。

8、其实,对于形式,王守仁也是重视的。他的一个身份就是礼学大师。礼学,可是一门繁琐的学问,里面充斥着大量的仪式细节。

9、后人评价说,丙吉识大体。冯梦龙却嘲讽道:“牛体比人体大,他的确是识大体。”人命关天,丙吉不管,这就是念头不对,此时,他成了坏人。牛吐舌头,他下车询问,所抱的念头是对百姓收成的担心,这个时候他又成了好人。



10、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1、但无论在哪一个方向上,王守仁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要做就做第一等事。

12、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存心、用心。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诚意。归根结底,所谓“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说的就是:念头正时是良人,念头歪时是坏人。所以,做人在心地,就是在念头。这件事,你的念头是好的,你就是好人;那件事,你的念头是坏的,你就又成了坏人。

13、与此同时,王守仁将静坐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身方式。在今天看来,这种专注冥想与正念冥想的形式,对增强自控力确实有所帮助。

14、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听上去很大,其实无非就是责己。常反省自己的不对之处,加以改正。当你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自我管理上,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你哪里有时间去责人?

15、译文: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16、确实,王守仁在少年时就说过,“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圣贤”。这也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17、所以有人说,王守仁因为体弱多病,才对道教养生之学如此着迷。

18、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19、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20、老莱子的故事背景这里不介绍了。简单说,王守仁讽刺王艮:你过于注重形式。

21、但是,它只能为你所用。如果形式成为了主宰,成为了王艮那样证明自己自律、证明自己不一样的证据的时候,你就成了形式的奴隶。用那句流行的话说就是,你只是为了感动你自己。

22、人之大患在于自满而以为己贤,故终其身学无所成。学者无求于外,此学之要说。

23、译文: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24、可王守仁同学,到底为什么能这样如痴如狂、不眠不休地阅读经典、学习知识呢?

25、明末的心学门徒高攀龙也有类似的家训:我儿生在世上,只想着怎样做一个人,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紧。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说,只消看看《大学》这本书即可。按书上说的去做,就不会有错。自古以来聪明、通达、明智的人,还有那些圣贤豪杰,对这一点看得透彻、做得早,所以他们名垂千古、永不磨灭。如果听到这些话还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应该猛醒过来。

26、王阳明极力指责佛教:“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就离开夫妻。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会对他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什么时候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由此可知,这张纸的厚度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儒家有,佛道没有。简洁地说,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27、你处在什么环境、面对什么样的人,受了什么样的诱惑,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被金钱欲望冲昏了头脑。

28、一个人如果饿了非不吃饭,困了非不睡觉,这也是“人欲”;

29、(解释)所谓动静,是指所遇之时,心之本体本来无分于动静。

30、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

31、王阳明早就提醒大家,做人做事都要看清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一腔热血盲目追求,虽然年轻需要尽情拼搏,但要用对方向,也要明确正视自己的能力。

32、贤者德众则服人也众,德轻则服人也寡。观服人众寡,知己德之轻重。

33、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34、人也只有学会了闭嘴,少说话,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这样才能保自己安全。古话有云,“智者寡言。”是有一定道理的,聪明的人,都喜欢少说话,说也只会说重点,不会说废话,废话说多了,很多时候,就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35、马云不止一次公开说过:自己把王阳明语录看过不止两遍,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事业都有很大帮助。

36、父亲王华担心他积劳成疾,就嘱咐家人不要在书房放置灯盏,让他早睡。

37、前面说过,王阳明迫切希望大量学习古代经典。为此,他长期挑灯夜战。

38、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学习王阳明家训,在实际中努力做到知行合做一个“心地好”的人,如此定会对自己大有益处。

3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圣贤,首先需要自律修身。自律一定需要形式。

40、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王阳明#王阳明语录#

4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放在男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男人欲成大器,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经历风雨有时遭遇磨难,这些都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42、我认为,只有两个字能解释他这些行为的动机:立志。

43、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王明阳的一段语录,他的这段语录,就道出了一个好的方法,可以让人避免祸端,文字如下:

44、太阳是移动的,不可能总停留在一处,无论何处,只要有一线光明,就全是阳光所在。

45、王阳明也曾经为了格竹子连续坚持了七天七夜。

46、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用事实记叙的叫做史,用大道理记叙的叫做经。

4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48、王阳明前后担任过,龙场驿丞,刑部主事官、庐陵县令、御史大人,巡抚大人乃至两广总督,且对人生哲学、军事、教育、书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49、译文: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50、有句话说得好,祸从口出,说得多,很多时候,你自己都无法分辨出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甚至很多不该说的话,也说出来了,就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就会得罪人,就会惹事端。

上一篇:关于生活的俗语谚语大全【文案34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