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文案37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9 08:4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1、拓展延伸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还有很多首,下面我们来看看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3、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4、日暮的片片飞花,撩起诗人的离愁。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作为描摹落花的能手,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更爱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纷飞的海棠花是到人间飘泊逗留的奇龙怪凤,把大风中海棠纷谢的奇景比作“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想像“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他对落花作过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飘飞的落花。辞别京都,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丰富的想像。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

5、“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7、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8、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9、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萝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10、这首诗是作者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11、(3)深入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

12、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13、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14、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15、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16、《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五年级上册有另一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首。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流传至今天,已经具备格言的性质,多用来喻指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甚至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着对人们心灵和情感的召唤和冲击功能。

18、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人。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19、第二句,“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提示诗人是骑马(离开)的。“骑马”暗示诗人的身份,他不是一般的人,是有身份、有地位之人,与首句“离愁”之“浩荡”暗合,也为第四句的抒情埋下伏笔。“东指”之“东”,虚指,意在表明诗人要离开了,隐含着无奈与惆怅。“吟鞭东指”,动作(视觉)与声音(听觉)交织的效果,将斜日中执意含“愁”归去的诗人形象刻画了出来,提示出画外有一双失神的眼睛。“即天涯”之“天涯”,遥远的地方,这不仅仅是空间的范围,也是时间和人情的延宕,没有哪一双生理的眼睛(生理视野)(目之所及)能够看到“天涯”之外,这里明显超越了生理的视觉(台湾诗人称诗歌想象的视角为心灵的视觉),是诗人虚拟性的想象,诗借助大幅度的空间跨度,烘托出诗人无尽的“离愁”别绪。“即天涯”与首句的“浩荡离愁”相照应,见出诗之结构的严谨和有机统一。

20、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21、注释  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2、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23、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24、“哀乐”,哀与乐。清顾炎武《路光禄书来感叹成篇》诗:“中年早已伤哀乐,死日方能定是非。”

25、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更应笑我非计。

26、排比起这些字句,可见龚自珍早就自觉以“箫”“剑”来描述和塑造自我的性情与文字写作的风格,也就十分清晰了。

27、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后一份心力。

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2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 一作:人材)

30、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31、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32、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3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4、道光三年(1823),三十二岁《丑奴儿令》云:

35、《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5首及第220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36、第一句直写“离愁”,不是一般的离愁,是“浩荡”离愁,一种强烈的情绪。从理性逻辑来看,这个“愁”绪来得很无理、很突兀,然而从抒发情感来看却是有特点的。一般的抒情饯别之作即景导入抒情,这里却是横空出世。这正说明这首诗的抒情不是通常所说的由弱到强,而是一开始就处于高强度的激烈状态。与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开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一篇:邓志典资料简介【文案44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