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巴门尼德名言【文案54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9 08:06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巴门尼德名言

1、以上三种理解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他们的道理都只是一个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道理,如果把这个道理推广到西方哲学的全部,难免以偏概全。正是这种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使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产生了误解。这些误解的广泛流行,降低了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质量,不能与西方哲学的国际研究接轨。以下用十个例证,说明对Being的片面理解而产生的误解的广泛性。

2、吴敬琏再发声:国家养那些只会“整词儿”的专家有什么用?

3、他认为,这是知道系词用法普遍性的人都懂得的自明真理。正是依赖这样一个“共同的、我将再三强调的出发点”(残篇之五),他后来关于“是者”的论证才具有某种逻辑必然性。过去把“是”理解为“存在”,巴门尼德的思想被理解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且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似乎他主张想到的东西就是存在的,似乎这一论断没有任何理由。他的思想变成了武断的、荒谬的唯心主义。这是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漫画式的解释。

4、这句话出自巴门尼德残篇之三:togarautonoeinestintekaieinai(Forthesamethingistherebothtobethoughtofandtobe).这句话过去被译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被当做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早命题。这里的关键词组estinti(itis)被译为“存在”。

5、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巴门尼德名言)。

6、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海德格尔也说,如果非要追问哲学的用途,我宁愿说:哲学无用。

7、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他们在书本中是学不到他们从经验中学到的那些东西的。

8、其实,发现自己无知正是有知的表现,而骄傲自满则多半出自自己的无知。庄子不就说过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而人们已知的部分总是极为有限的。这正像圆圈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一样,知识越渊博,所接触的未知面就越广泛,疑问也就越多。反之,知识越贫乏,接触的未知面就越狭窄,疑问自然也越少。只有什么也不懂、不学无术的人,才不会感到自己的无知,这岂不是大的无知?

9、在科学著作中,你好读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你好读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



10、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天胜于人,有何不可?

11、在无需细读的时候,学会略读的技巧是很有帮助的。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特别意义的部分。

12、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13、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也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之中,人说到底就是“哲学的”存在。所以说,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

14、厦大教授王诺宣布退出学界及公开信:对学术体制已经完全绝望(附厦大官方新回应)

15、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不错,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16、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大乐趣。

17、Being也是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前提。证明的前提是abeingthanwhichNothinggreatercanbeconceived。这句话可被译为,不能设想的比之更完满的“所有者”,或者,可设想的无以复加的完满的“所有者”。

18、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19、有学问的应当注意经验,以经验擅长的应当注重学问所教的方法。

20、在此基础之上,杨老师进一步考察了“Vernehmen”在印欧语系下的词源学意义。他指出,海德格尔的“Vernehmen”作为一个德文词语,所荷载的是巴门尼德“νοεῖν”的存在论哲学观念;而唐玄奘的“觉知”作为一个汉语词语,所荷载的是佛教禅修者体悟的身心观念“बोधि”,在希-德-英-中四重语际的连续转码中,三个术语“照面”(begegnen)了。杨老师提到,诠释学理论翻译的译者诗学是复杂的,无论任何译者都无法规避“误译”现象,因此,如何合法化地评判自觉的“误译”与不自觉的“误译”也必然会推动我们对诠释学研究的思考。“觉知”为汉语学界提供了一个多重理解的维度空间,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一误译背后实则含括了不同“意识形态”的混合。

2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2、山像征功高出众、卓立如山的伟人,地代表平凡广大的老百姓,虽然功高如山而言行谦下于众,众人自然喜欢他拥戴他。本来山是大地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崇高卓越起来,再高大也是站在大地上,离开了大地,高山则无所以立,所以脱离了群众的领袖就很危险了,安泰不离地母而无人敌之,一旦被引诱到半空中,便死于对方的刀下。

2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24、   源于柏拉图的记载表明,苏格拉底在年轻时曾与年老的巴门尼德会过一次面(约在公元前450年左右),而作为苏格拉底学生的柏拉图,可能受过巴门尼德哲学学说的影响,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苏格拉底与巴门尼德会面时,曾从巴门尼德那里学过一些东西。巴门尼德作为当时处在意大利南部埃利亚地方的人,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地区的哲学家们,比当时伊奥尼亚的哲学学者更加倾向于神秘主义和宗教,而伊奥尼亚的哲学学者则更倾向于科学性的,怀疑的哲学学思,比如苏格拉底便是一个例子,他有一句震耳发聩的话便是: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25、这句话出自普罗泰戈拉。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的152a转述和普罗泰戈拉的话,麦克道尔(JohnMcDowell)的英译本译作:“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ofthosewhichare,thattheyare,andofthosewhicharenot,thattheyarenot.”由于“是”动词(tobe)以及动名词复数(thosewhichare)都被译为“存在”,于是,那句话被翻译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翻译造成了一个误解,使人觉得普罗泰戈拉在这里宣扬一个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命题: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麦克道尔在他的译本的注释中说,在后一部分“‘是’动词的不完全形式出现了四次”。其意义是:“我知道x是(或不是)f”,“x是(或不是)f,全靠我来衡量。”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所是的东西是什么的尺度,是不是的东西不是什么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理。 

26、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是判断的对象,属于Being的范畴。《理想国》里有这样的论证:“知识在本性上与是者相对应”;“无知必然地归诸不是者”;“意见的对象既不为是者,又不为不是者”,“(意见?)它既是又不是,这类事物介于纯粹地、地是一个东西和完全不是一个什么东西之间。”柏拉图关于知识与意见的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为“是者”,“不是者”是无法被认识的。他也同意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完全不可认识的。但他补充说,这种认识并不是知识、真理,而是等而次之的意见。意见是不确定的,“既是又不是”正是意见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特征。意见好像这样一个谜语:一个不是男人的男人,看见又看不见,用一块不是石头的石头,打又没有打一只站在不是一根棍子的棍子上的不是鸟的鸟(谜底:一个独眼太监用一块浮石打却没有打中一只站在芦苇上的蝙蝠)。柏拉图说:“这些东西具有含糊的两重性,使人不能明确地知道它们中任何一个是或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都是或都不是什么。” 

27、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科学精神,把科学程度的高低看做文明的标志,把科学看成是宗教的死敌。也许看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我们才真正知道科学和宗教在源头上还有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翻开西方的科学史,有多少科学家把对宗教的殉道精神转换成了科学上的献身精神,阿基米得、哥白尼、布鲁诺……他们所留下的故事,不仅使人震撼,而且令人深思。

28、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人类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这就是说,即使你的鼻孔能辨别出任何烟味,你也不会变得优秀。

29、很多爱好哲学的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30、(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31、科学与宗教都肇始于人类探索宇宙及自身的冲动,但随着科学取得愈来愈大的进展,在一些人的心中,它也成为了一种宗教似的信仰,但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怀疑精神,它本身反对任何形式的崇拜,在科学面前,任何真理都是短暂的。人们曾一度以为牛顿发现了宇宙的奥秘,但爱因斯坦又拓展了人类认识的疆界。

32、芝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

33、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34、贝克莱说:“esseistpercipi”(tobeistobeperceived)。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所是的就是被感知的。他的理由是:任何事物都是可感性质的集合,我们只有通过感觉才能知道事物是什么。

35、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36、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念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37、当一个人在深思的时候,他并不是在闲着。有看得见的劳动,也有看不见的劳动。

38、白岩松: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39、从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40、麦克道尔在他的译本的注释中说,在后一部分“‘是’动词的不完全形式出现了四次”。其意义是:“我知道x是(或不是)f”,“x是(或不是)f,全靠我来衡量。”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所是的东西是什么的尺度,是不是的东西不是什么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理。 

41、 “我思”也把人与上帝区别开来。“我思故我是”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威力,就是因为这个命题和中世纪形而上学的基本信条“我是我所是”的根本对立。比较这两个命题,可以看成它们句式相近,但意义截然不同。“我是我所是”的意思是,“我”(上帝)不需要任何根据;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不能从上帝自身来认识上帝;而“我思故我是”的意思却是,“我”(个人)以“我思”为根据,“我思”不但使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并且能为上帝的存在提供依据。正是由于这两个命题的明显反差,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是”产生了修辞上的效应,成为与经院哲学划清了界限的新哲学的第一原则。

42、“本体论证明混淆了现实存在与想像中的存在” 

43、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44、《陶行知文集·答山西铭贤学校徐正之先生书》

45、时间:2021年6月23日18:00-21:00

46、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些问题用了很长的时间思考罢了。

47、我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其实,生活就在身边。岁月河水一般在我们的脚下缓缓流过,一去不返。两千多年前,孔夫子便曾在河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几乎在同一时代,赫拉克利特又说出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格言。先哲们那悠远的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千万要记住: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值得你珍惜的一切。

48、爱默生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49、       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柏拉图吸收了奥尔弗斯主义的成分,即宗教的倾向,灵魂不朽的信仰,出世的精神,僧侣的情调以及他那洞穴的比喻中所包含的一切思想,还有他对数学的尊重以及他那理智与神秘主义的密切交织。

50、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5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Being的意义暂且不论,海德格尔始终从“存在”(Existenz)入手来分析Sein的意义,他再三说明了Sein的首要的、基本的意义是存在的道理。并且,海德格尔明确地反对把Sein的意义归结为系词“是”。他认为,人们在使用逻辑判断之前已经对存在的意义有了在先的理解。他说:“对‘是’(ist)的解释,不管它在语言中被表达的自身意思,还是词终指示的意思,都导致我们了解到属于存在性分析的问题的语境”。又说:“对于浮浅的命题与判断理论所曲解的作为系词的‘是’,我们要规定它的存在论的(Ontologische)意义。”另外,海德格尔在专门讨论判断理论的著作《逻辑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联系亚里士多德和莱布尼茨的逻辑学说,对系词“是”的意义做了批判性的分析,把它在判断中的联系和表述作用归结为存在性的意义。按照他的解释,“A是B”中的“是”不仅仅起着联系事物A及其规定性B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指示做判断的“此在”与A和B的关系。如果把Sein译做“是”,不仅没有突出Sein与“存在”的联系,而且违反了海德格尔对从系词“是”引申出Sein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做法的批判。

52、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53、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

上一篇:有关母爱的排比句【文案4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