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马相伯名言【文案66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8 15:4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马相伯名言

1、蔡元培是同情维新派的,他深感变法的失败,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他虽非康d,因同情维新,又有深交被捕,难免被疑为维新派人物,只好卸职南归。这是蔡元培一生的转折点,他已经看出满清政府没有希望了。

2、蔡元培南归后,即在绍兴绅士徐树兰所办的一所叫“中西学堂”的中学任学堂监督(校长)。这是元培服务于新式学校的开始。校中分高小、初中和高中“三斋”。学科分文科、数学及理科等,外国语有英、法、日三种。蔡元培和黄仲玉及子女教员是当时绍兴一时之选,学生在日后更是人才辈出。如后来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也就是蔡元培的后任蒋梦麟,和该校地质学教授王烈,便是那时候第一斋的小学生;中央研究院秘书马稷光和浙江教育科沈光烈,则是第三斋的高材生。

3、1840年4月7日,马相伯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父名松岩,以教书、行医为业,开过药铺、米店和布店。马相伯出生时,适逢鸦片战争,他的一生,是在反抗外国侵略、谋求祖国富强、唤起民众奋起救国之中度过的。(马相伯名言)。

4、老人家答诗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一种略含幽默的坦诚劝慰。老同志之间以和诗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情真意切、哲理深远。

5、爱国女学校由蔡元培夫人黄仲玉首倡,取得上海犹太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女士的独力支持,再由蔡元培和蒋观云等人租校舍,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冬正式成立。早期学生人数仅有十名左右。中国教育会则由元培和上海文教界人士叶瀚、蒋观云、黄宗仰等人共同策划,由蔡元培任会长,成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主张革新,因无经济支持,早期仅从事文字方面的鼓吹而已。

6、在是非面前无动于衷的人,将堕入地狱深黑的地方。(但丁)

7、当时,吴敬恒、李石曾、张静江等在法国巴黎出版《新世纪》周报,宣传无政府主义,并反对君主立宪,提倡革命。蔡元培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德国也作精神上的呼应。辛亥年4月27日,黄兴所领导的广州起义虽然失败,却轰动全国,革命情绪自此更趋高涨。10月10日武昌起义.武昌光复后,鄂军政府旋告成立。

8、晚清怪杰辜鸿铭也有这个“雅好”。他有一句名言,“作为名士岂能不嫖娼不纳妾”,振振有词。辜鸿铭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时,校长蔡元培成立“进德会”,提倡教授们洁身自好。教授们都签字了,只有辜鸿铭拒绝。蔡元培一笑了之。

9、失去了震旦大学,马相伯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想着重新再开办一所学校。而当时被马相伯护着的那个位清朝要犯就提出建议,新学校就叫复旦,意为复兴震旦、自强不息。以此不忘创办震旦学院的信念,更是一种复兴中华之意。



10、蔡元培十四岁至十七岁的四年间,元培就教于同县一老秀才王懋修,在王老师的熏陶下,崇拜宋儒。在受业期间,光绪九年(1883),元培十七岁入学补诸生(秀才),放弃“举子业”,专治小学和经学,广泛地自由读书,也就不再到王懋修处学习。离开私塾后,两年间在家设馆教书,并赴杭州参加乡试(考举人),落第。二十岁起不再教书,在同乡徐树兰举人家中读书。徐家建有“古越藏书楼”,书籍甚多,有此机会可以博览群书。他作学问、治经偏于训诂与哲理,治史则偏于儒林传、文苑传、艺文志等,这也是当时流行的求学方法。

11、当时,李鸿章的助手马相伯奉命到轮船招商局查账,亲眼目睹了这场“盛事”,还记入《六十年来之上海》一书。

12、20年的寒窗苦读,马相伯精通拉丁、希腊、英、法、意、日、印度七国文字,学富五车。在接受神学博士学衔和神父职位时,马相伯表示:科学知识,是世界人类所共有,不应分为中外,学习西方的学术,“尽彼所长,转授国人”,使我国“与世界同尽其能”,所以“西人学社名位可受”。

13、  柳亚子先生还有诗云:“一老南天身是史,百年亚瑟步如歌”,给予泗泾马相伯先生高度评价。

14、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马相伯心中忧愤,奔走呼号,发表演说,激励国人御侮自救,共赴国难,时人赞其为“呼号抗日老青年”,这时,马相伯已经90余岁高龄了。马相伯既是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更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家,他平日里惜墨如金,从不轻易为人写字,在抗日救国的驱使下,他写字义卖,筹集抗日军费。义卖,一个“寿”字30块,一副对联50块,当时马相伯一只脚坏了,就让两个人扶着他,站着不停地写,别人劝都劝不动,他写到自己实在是写不动了,才稍微休息一下,后义卖筹得10万块钱。

15、一个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的社会,终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弗里德曼)

16、军国民教育会会员黄兴归国后,创设“华兴会”,拟于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岁生辰之日,发动长沙等地起义。杨笃生回上海,别树“爱国协会”,由他担任会长,章士钊副之,蔡元培、陈独秀、蔡锷等也同时加入。

17、两人“大谈立宪之不可成,皆知革命之不可已”。7月10日船抵上海,中国教育会同仁发起欢迎大会。会中决议由教育会自设学校,自教子弟,毋须赴日本留学。

18、除了“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不少民国文人出入风月场所,犹如家常便饭。

19、光绪十九年(1893),也就是中进士的第二年,二十七岁,蔡元培得授翰林院庶吉士,掌编修国史。新科翰林是有资格往各省写字卖钱的,这叫做“打秋风”。七月间,蔡元培就有南方之行,先在广州小住,入冬后,又到潮州亲戚家,住在文咸街十号元发行商店里。曾为主人写了一副对联,联语为“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由此可见蔡元培待人接物的态度,一向是虚怀若谷,待人和气。

20、“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把中国叫醒”,听来让人倍感心酸。任人宰割、受尽列强欺辱的苦难岁月,一去不复返了!何其幸哉,我们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不忘先辈的付出,力戒骄骄二气,坚定为国读书、为国成才的决心。

21、此时的马相伯可能不会想到,有价值的人生,原来从他六十岁绝望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

22、吴敬恒说蔡元培,在做人的态度上,对自己是“不骄不吝”,对人是“和而不同”,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没有不取其长,绝不问其短处如何。然而他无时或忘的,就是他自己的主张:鼓励造就大学问家出来。这有一个实例可以拿来佐证。

23、马相伯先生出生于1940年,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有这样前卫的思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既--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可是想到这样的思想很容易实施起来,确不可能一帆风顺。历经磨难,前后创造两个大学可还是没能挽救沦陷的中国。在中国动荡的时候,马相伯的亲人带着马先生逃往国外通过马先生的亲人根本不敢告诉他中可以感受得到马先生难能可贵的爱国情怀,马相伯在逃往国外之前,在学校教导学生们--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到了后来,如今的中国人民更是将马相伯先生誉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24、史家曾说:“马相伯这一走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走进了历史”

25、1905年,法国天主教会不满马相伯办学精神和“一切宗教教义的宣传应退出学校的领域”等主张,取消马相伯的主管权,让马相伯无病而入院休养,并改组震旦,使学校性质严重改变。此举引起学生极大愤慨,决议全体退学。于右任、邵力子等去找马相伯,说:“我们已经散学了,但是我们还要读书”。当时,马相伯眼泪就掉了下来,一方面为震旦的解散而伤心,一方面为学生的前途命运而担忧。

26、他的一生坎坷,生于鸦片战争,死于日军清华,在他百年的生命里历经晚清到民国的种种巨变,国家受屈辱,他的内心在煎熬,以至于他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自强和觉醒而不懈努力。

27、这时,康、梁的维新变法正当全盛时期,蔡元培的思想也是偏向维新方面的。他在戊戌年间与友人合设了一个“东文学社”,学习日文。学习日文是求取外国知识的一条快捷方式。蔡元培早期的西洋知识,除了部分得自中译西书之外,主要是从日文书中得来的。

28、此后,马相伯的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也许是有预感,他找来疼爱的孙女马玉章,问她:“爷爷没有给你留下一分钱,连你自己的钱也没有留给你,你恨爷爷不恨?”“你自己的钱”指1914年马玉章父亲马君远病逝,当时马玉章只有6个月大,马相伯的得意弟子于右任、邵力子他们筹措了一万元,以此作为资助马玉章日后的生活费和教育费。马相伯将这笔钱拿去捐给启明女校,没有留给孙女,故有此一问。除了给孙女的交代,他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赤诚之心,令人感慨。马相伯逝世后,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29、 鄂基瑞:《一老南天身是史——记爱国老人、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J).复旦大学名师剪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

30、此时先生已经六十岁,1900年他将此前的经历归零,毁家兴学,捐尽家产,从失望中义无反顾的开始兴办震旦学校,而他青年时积累的博学也撑起了此后四十年厚重的教育人生。

31、对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马相伯不满:委员长做了许多年,失地也失得不少了,难道委他的人民不应该有所表示么?”

32、为什么这些民国文人,表现得如此“渣”呢?归根结底,还是时代的影响。

33、以“马相伯”命名学校,既表达对马相伯先生的景仰怀念之情,也能激励学校师生践行继承先生精神思想之志,勤奋学习。

34、1900年,60岁的马相伯,将名下的三千亩地等家产悉数捐给教会,希望教会能办一所中西大学堂。教会虽然接受了马相伯的财产,但并不办学。真正迈出办学第一步的还是马相伯自己。

35、中国人的脸,多数像坍塌了而照常营业的店面。(木心)

36、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有过3次婚姻。当然,蔡元培都是在前任夫人去世后,才迎娶新任夫人。

37、他一生历尽中国后五个皇帝,见证民国六任总统;

38、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巨擘式的人物,他的门生包括蔡元培、梁启超、李叔同、于右任、邵力子、黄炎培,他散尽家财创立了一所享誉中外的高等学府,他提出“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他倡导“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讲教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他留下的大的精神遗产。

39、各部人选决定后,教育总长蔡元培因久居欧洲,对国内教育情形异常隔膜,特请蒋维乔帮助。二人并偕另一会计兼庶务职员,于1月4日晚上到达南京,住在一小旅馆中。5日,蔡元培正式就职,出席临时政府国务会议。会后,蔡元培往谒孙中山,请示教育部办公地点,孙回答说:“办公房屋要你自己去找。”连日奔走,一无办法。适遇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马相伯,就商借碑亭巷内务司楼上空房三间作为办公处,随即迁入。其简陋情形,可想而知。

4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写过著名的《再别康桥》的诗人徐志摩,堪称“渣男”的代表。

41、前一段钟爱于《觉醒年代》这部史诗级的近代历史剧,对于蔡元培先生的了解多过于马相伯先生。而在看完《大师-马相伯》之火,突然的灵光让我明白,真正的大师必然是兼容并包,又有着独立思想的人。而后再去将新兴思想传递给那些一起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42、大型纪录片《先生》选定的十位人物依次为: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

43、高毅哲:《马相伯:“为中国叫了一百年”》(N).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21日/第004期

44、光绪十五年(1889)二十三岁,元培参加浙江乡试,中了举人。次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考中,成为贡士,必须再经殿试合格方为进士,但元培未即参加本科殿试,过了两年始成进士。梁启超乡试中举和他同年,可是会试累试名落孙山,可见在科举试途上,蔡元培比梁启超顺利得多了。原来考官王蒿隐欣赏他的文章,录取了他,因此便有人称元培是“蒿隐门人”。他是中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正考官翁同龢很欣赏,称赞他“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材也”。

45、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46、晚清大厦将倾,马相伯纵有百般学问又能如何呢。

47、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48、马相伯有许多创造,比如他办的学校主张文理科并重,主张要打好语言基础,主张必须训练严格的逻辑思维。如今我们提到中国学生的弱点,我们的创造力不够,早在当时马相伯己经发现了。他所设计的课程,所设计的教育方法,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有一条是,他认为教育要自主,复且的校歌中便有这样一句“学术独文,思想自由”流传至今并警示他人。

49、马相伯在77岁时,听说袁世凯复辟称帝,对其痛恨,认为他是天下大的贼。从此他决定隐居,不再过问世间任何事情。

50、旧中国多灾多难,而马相伯毅然踏上了报国之路。

51、国没救成,反倒跟着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全国人民都骂他是汉奸、卖国贼。

52、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

53、北大作为五四运动的震源地,作为新中国的发祥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不言可喻的。“北大精神”就是“蔡元培精神”,这位北大之父,逝世于1940年,享寿七十二。他在辛亥革命前的生涯,简直是中国黎明前的奋斗纪录。他是从新旧过渡时期走过来的典型人物,他的言行典范和伟大的人格,感人至深,于今没有任何人会发生疑问。吴敬恒曾说:

54、光绪二十八年,元培三十五岁,开始学习拉丁文,天主教徒马相伯是他的老师。蔡元培认为拉丁文是欧洲各国语文的根本,各国语言多源于拉丁文,若不通晓,则无法了解西洋的一切古代文化。他还选派了24个学生,和他一齐向马相伯学习。后来,马相伯就以这批学生做基础,创立了震旦学院,也就是震旦大学的由来。

55、胡适早年在上海,风流倜傥,经常打牌、喝酒、逛窑子。1914年6月,胡适幡然醒悟,开始提倡禁嫖,尊重而同情堕落的女子,主张玩弄女性是“大恶”:"今日急务,在于一种新道德,须选造成皆知女子堕落为天下可怜之事,令人人皆知卖良为娼为人道大罪,令人人皆知狎妓为人道大恶、为社会大罪,则吾数千年文教之国,犹有自赎之一日也。"

56、1905年2月,法国天主教会意图窃取震旦学院领导权,强迫马相伯“无病入院”。

57、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燕京大学创建于1919年,辅仁大学创建于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

58、蔡元培在上海的文化教育界中已日渐活跃。他所从事与新教育相关的有两件事:一是筹办“爱国女学校”,一是发起“中国教育会”。

59、当时特班的学生都想学日文,元培便用他半生不熟的日文教学生选读政治、法律、外交、财政、经济、哲学等门类的专业书,要求学生每日撰写札记。其主旨“盖在启发青年求知欲,使广其吸收,由一己观念进之于国家,而拓之为世界。又以邦本在民,而民犹蒙昧,使青年善自培育其开发群众之才,一人自觉,而觉及人人。其所诏示,千言万法,一为之爱国”。在诸多学生中,他欣赏邵力子、李叔同、黄炎培、王世澂、洪允祥等人。

60、他以罕见的天赋和一生的勤奋,不仅通晓天文数学,而且学贯中西。精通拉丁,希腊等八国语言。这位出色的中国神父不堪忍受法国教师的欺辱,告别了估计的教诲,生活走出了徐家汇。他年富力壮的这个时期,全部供给清朝的洋务事业,整个壮年生涯都浪费在一项失败的事业当中。

61、李鸿章本想筹2500万两银子,没想到美国投资者太热情,有24家银行愿意向清政府提供总额为5亿的。

62、“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

63、在流亡路上,马相伯度过百年寿诞,复旦的师生们为他祝寿。老师写了这样的一封信,信上写道:“国无宁土,民不聊生,老朽何为,留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他叮嘱有关人员把各地各界为他祝寿的寿仪聚集起来,全部转送给抗战伤兵和难民,一文不留!中共中央电贺,尊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64、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

65、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九州大地遍布硝烟战火。

上一篇:莫泊桑励志名言【文案55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