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是什么意思啊
1、 因为唯有吃的,你才能活下去,也唯有活下去了,你才能拥有一切你所试想过的可能。
2、 当时,他整个人好像很沮丧,跟我唠叨着说:“看书,我有些后悔了。”
3、③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 仁人志士认为,只要为了国家、民族、人民、他人,自我牺牲就有了超越生命的意义,这种牺牲奉献是有价值的。所以自古至今如文天祥、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视死如归的英烈并不孤单。
5、当代著名的艺术家朱新建先生对牧溪十分推崇,他在《打回原形》一文里,曾有“整个中国画,一个赵佶,一个牧溪(法常),两个人真是把中国画的半壁江山撑下来了,一个是写意画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工笔画的皇帝,到后都没有人超过他们,这两个人太厉害了。中国画全部江山都在他们手里。一根经线,一根纬线,他们已经把这个房子的大框架造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添砖加瓦,砌个墙,开个窗户,有他们不多,无他们不少。”一说。
6、晚明高僧雪峤圆信的题跋云:“这僧笔尖上具眼,流出威音那边,鸟鹊花卉,看者莫作眼见,亦不离眼,思之。径山千指庵圆信。”威音,即声音有大威势。《法华经》中说威音王佛为多数佛的佛名。《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说:“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据《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本载:“诸佛同名为威音王者,即显说法华之音声,如王之尊胜,有大威势,能令众生获大利乐。”后来禅宗以此佛示遥远的古代,以“威音王佛已前”比喻人类本有的清净本性。所以,说法常的画“流出威音”,即是说他的画显示了禅的心,禅的本质。
7、吴晨俊:《无象法常——从牧溪绘画中寻得的创作感悟》,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8、第为什么那么多五六十岁的人(包括你父母)还在工地上打工出苦力吗?那不光是因为他们自身原因,还因为他们的孩子也无能无钱还不想做出大的改变。
9、法常的绘画有一些只是在描绘常见的景物,景物平常、简约,且素静,质朴,没有鲜艳、繁杂的设色,没有浮华不实、花里胡哨的笔墨。正如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说:“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项元汴的题跋亦为法常翻案:“宋僧法常,别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余仅得墨戏花卉蔬果翎毛巨卷。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京爱不忍置,因述其本末,以备参考。墨林项元汴书于天籁阁。”虽然“意思简当”,以前批评他“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之语,反而成为了赞颂他之语。“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即“形神兼备”,这相应于中国画尚“意”的传统,如云:“意在笔先”、“意匠渗淡经营中”。
10、昨天的原创文章违规,被处罚了。至于为啥,我也不知道……
11、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12、笔者看了董女士这三句话,感觉好像是“骂”得挺痛快,但是,年轻人和学生未必能有人听出话外之音。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个别年轻学生麻木已经到,脸皮已经够厚了。他们一致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存在都是合理的。我不想学,我学不进去,我升不了学,我愿意,管你屁事?
13、当然,黑者也不会承接天道使命,弟子也是一样,只能是业力的缠绕吧。
14、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五十六回《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有人指点道:"入得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子门便是。"
15、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
16、自13世纪以后,日本先后出现了如拙、周文、宗湛、雪舟、雪村、秋月、宗渊等众多的禅师兼画师。如画僧如拙奉法常等为宗;道释画家默庵灵渊因追慕牧溪,曾历访中国五山,模仿法常意到笔到而被封为“再生的牧溪”;将军的御用绘师宗湛因酷爱法常而号“自牧”。有些日本画家的作品风格就被视为“和尚样”,即“牧溪样”。
17、唐皎然《诗式》云:“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慢而为冲澹。”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即“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当我们处于虚静的心境中,体察万物之微妙,使得我们得以融于自然、归复自然,体味淡和自然的无尽之美。当然,我们大可不必说,禅画、诗之“冲淡”美源于老庄哲学,笔者以为禅画、诗因为融于禅,同样自为地显现了“冲淡”之美。
18、比如法常的《六柿图》,选取生活中六只柿子,也没有特立什么主题,没有使用什么色彩,却给人感觉到墨色丰富而又虚静恬淡。此图可以说是“墨分五色”的典范。在使用绘画工具也不拘泥于形式,多用蔗渣、草结蘸水墨,随意点染。在近代的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逊•波洛克也使用棍子浸入盛着通常是珐琅和铝颜料的罐子中,然后把颜色滴到或甩到钉在地上的画布上。禅家言“直心是道场”,作画,率性而为,“任性合道”。
19、 至于人的存在到底是以生理学意义结束而结束,还是以被人忘记的一干二净为依据,并无定论。至少,人死之后再也不能表达意见,不能对别人的说法赞同或反对,生前作出的决定几乎全部无效,只能由活人说什么是什么,是毫无疑问的。
20、 物质有状,堆积成冢,所以须破灭让事物新生;精神无形,精粹彪炳,所以得留存使历史昭彰。世界一日千里,不可能背着越来越沉重的累累死尸踽踽而行。故人类必须“死去活来”才能代际相传。怕死不死吗?求各路神仙保佑不死吗?人尽管有各种看法,终归都会被死亡的必然规律说服,都会在死这样一个没有差别的结束语里得到追求一生的公平。
21、那既然是无相,有相的禅画何以表现无相之禅呢?这似乎是个悖论。如担当云:“画中无禅,惟画通禅。”实相无相,怎样可以观察到呢?以“法眼观之”——惠洪。王维《雪中芭蕉图》不问四时将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于一景,将雪中芭蕉画为红色,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给予了王维极高的评价:“予家所藏摩诘《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无相之禅,是见道位菩萨能见,非凡人能见。《大般涅盘经》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得见?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佛云:善男子!如汝所问,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有所照见,才能有所表现。是否具备禅画的本质——清净无相,此实为界定是否为“禅画艺术”的真正标准,也可以说是高的标准。以此来评判,也就可以遏制禅画艺术的滥觞。现在多有艺术家自视自己的作品为禅画艺术,其实不过是野狐禅。或者虽不证得禅,而能随顺禅,创作的作品亦可方便名为禅画艺术。
22、出黑堂口没有期限这一说,比较不是光明正大,不一定哪一天被发现,就会自行离去。
23、(玄净随笔)什么是出马堂口?出马弟子的使命是什么?
24、①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25、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26、第当你家里有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你的亲朋好友都不愿意帮忙?那是因为你家不仅穷,还没有利用的价值,人家谁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27、副社长:文明俭朴 副社长:山野和风 社团总编:衢四海常务社长:海韵波涛 执行社长:啸竹 常务社长:晶莹 荣誉社长:之中 荣誉社长:海牛 社长助理:独倚梅树 小说主编:海牛 散文主编:檐下听雨 散文主编:桑干河 诗歌主编:春闺梦里人 版务部长:杨子 督察组长:明月清晖 社团顾问:庚申 社团顾问:茧庐主人
28、同学们,你长大的意义是什么?特别是就读于技校和职业中专的同学,你认真思考一下。你认为你自己现在算长大了吗?你叫你爸妈放心了吗?你叫老师省心了吗?你敢不敢大声告诉大家,你长大的意义是什么?
29、当然,在严苛的现实生活面前,我们会有适当的妥协,那是撇去一些理想的浮沫与虚妄的激情,看到了生活的真相,便有了自省,更明白当下的形体适合穿怎样的衣服,现在的自己愿意过怎样的生活 ,交怎样的朋友,不迎合,不违心,这是勇敢的断舍离,这是般若的戒定慧,这是自己找到了自己。
30、 也因为满足了吃的这一个先天条件,所以,才拥有了生存和以后。
31、 见他这样说的时候,也是轻叹了一声,道:“人啊!总要活着才有希望和可能。这一段话不管是搁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是一样的。”
32、 死有什么意义?或说这问题毫无意思,死就是死,还有什么意义,还要什么意义。然而不可否认,死是人的后告诉。老辈人讲,死了死了,死就是了。司马迁说,人固有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主席说,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3、③ 明 杨巍 《早秋登龙门城楼》诗:"指点 云州 地,真为 汉 北门。"
34、写随笔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如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随笔之“随”字,正是突出了其平易近人的特点。
35、问题之上,勿须做主义之争,和平的年代,本就容忍了很多平庸,正因为如此,那些不甘平庸的人便显可贵。内心有所追求,日日行,日日练,事情执著做了,人踏实爱了,身体活泼,目光坚毅,温柔平静,这是享受了看似平常却是难得之福报。
36、诵读爱好者,众声平等,声暖人心,在感受文字之美时,让文字通过声音直抵人心。
37、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亦云:“僧法常,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38、 虽然,现在的我们不用似远古那般,跟天争,与地斗,和诸般万物拼。同样,我们也不用似当初务农那般,担忧水灾,旱情和虫祸。
39、④ 唐.白居易.东南行:「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40、 总要好好活着,才能有机会去拼尽了一切,求去冥冥中的那么一丝可能。
41、下面是董明珠女士在自己公司年会上说的三句话,希望同学们和年轻朋友认真看看,仔细想想。假如董小姐这三句话对你们都不起作用,那恐怕360“红衣大炮”也震不醒你们了。因为装睡的人,难叫醒。唉,但愿你们永远做梦吧!
42、在我结婚前,我爸妈从来没跟我提过彩礼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对此是什么态度。
43、法常绘画质朴、素,空寂,清高雅致。如下两图。评云:“松竹梅兰石具形似,荷芦写,俱有高致。”正是其出世的心境使得他的绘画体现出一种不同凡常的“高致”。如第二张《松树八哥图》,八哥不见其首,右边又大面积留白,画面更显得空寂。
44、 论语中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神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凡人看不见的世界。人在结束了现实世界的生命之后,会在他们神化世界里永久存在。存在于佛教、道教、印度教、婆罗门教中的“轮回”说,认为有本世与来世,还能投胎。至于来世在哪里,就不便追索。但这样的“理想”十分诱人,这也是有人痴迷于教义的原因。归根结蒂,还是想得到比别人多的“霸占”世界、长生不老、永久存在的时间。说来好笑,但一点也不好笑。因为这种东西能把人性贪婪巧妙地隐藏于种种“高大上”的说辞之后,成为一些人百折不挠参与其中的精神支撑。
45、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
46、 只不过是从这个问题难点,转移到别一个问题难点上,罢了!
47、同学们,我们长大的首要意义就是先要叫爸妈放心,自己要把现在的学业搞好,并且要关心爱护家庭,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当然,我们长大还有另一种担当,就是社会责任的担当。我们要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48、 那在有的选择的情况之下,为什么不选择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呢?”
49、其实,如此尴尬,这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的无力,社会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当然,首要的是同学们应该先开悟先清醒: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因为,古语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才有回报。说直白一点,你今天读书翻动的页数很可能与你未来领到工资的钱数成正比,信不信由同学们去细想,笔者已经领教过无趣的滋味了。
50、(玄净随笔)仙缘弟子如何修炼,才能够与自身的仙师护法沟通。
51、崇尚佛学,被誉为南宗绘画之祖的王维亦被评为“立性高致”,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说:“王维好释氏,故字摩诘。立性高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山水胜绝,今清源寺是也。”如或可说禅画艺术都具有“清高雅致”的特点,作为南宋时期的禅画僧法常继承了南宗绘画的精神。(5)
52、我想,有些人会认为随笔是自我主义者的后一招,是一种扭捏作态、自私自利的文体形式,不对他们的口味。
53、有人说,男女平等,凭啥不是女方给男方钱?这句话就有点无赖了。孩子跟谁姓,你说要遵循传统。谈到彩礼,就扯到时代新风尚了。吃相难看,令人憎恶。
54、我们的其中之就有我一个同龄的朋友,我写这篇文章,想着对她可以有所劝勉,这是所谓做朋友的义务,对我也是一个严肃的回答题,权且答答看。
55、周阅:《日本人心中的牧溪》,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86
56、 怕死吗?怕。死是希望的终止,死是理想的破灭,死了“万事成蹉跎”、一切都没了。但怕死没用,所以就得不怕。站在死者面前,起伏胸腔,不由得悲怆、畅想。死者面前的表现有多种多样:坦然自若的,悲痛欲绝的,假痛苦的,真悲伤的……一个个问题飞进脑子又跑出门外。一个人的死往往会照见许多面目,对死者的态度通常也是对生命与生活的态度。
57、牧溪的画到了日本以后,对日本的画影响特别大。在中国,是青藤把牧溪开创的大写意的境界又传递了下来。……青藤以后又出现了八大,八大的那种鸟,其实笔法差不多,就是从牧溪的鸟过来的,但之前没有人这么画鸟,就是身子一团墨,头一团墨。明清两个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一个青藤、一个八大,全部在大的程度上吸收、继续了牧溪的传统,所以牧溪真的是开山之祖。
58、 或者,也可以说,现在的我们同远古时期的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也没什么不同。
59、 从古至今,不同物种之间,对于生存有一个离不开的共同点,便是“一口吃的。”
60、 可是,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也没什么不同。
61、可玄净想问问大家,既然它们是来为众生做善事、做好事,来普度众生的,为何还要领执照呢?没有执照的就不可以做好事了吗?众位佛菩萨们、众位山神护法们做好事都得需要先申请个执照才可以干吗?
62、江山文学网是国内大的综合文学网,是创作群体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
63、②《朱子语类》卷五一:"大抵说得宽广,自然不受指点;若说得亲切,又觉得意思局促,不免有病。"
64、(8)铃木大拙曾经明确指出禅与水墨画的内在联系。见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1月,第35页。
65、那可能有人会说这个不是,好事大家谁都可以做,但仙家做善事想被天道记功,就必须要上报天庭,否则功德白做。
66、亲爱的同学:试问你们当初来校是干什么的?如果你的老师现在还在为你们学不学发愁,你们父母还在工地辛劳,那你们长大的意义又何在?
67、 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虽然变好了,每天能对着电脑,看着诸多所谓的大事,但是,这跟我们曾经在村口处听着三大姑四大姨等人说着风言风语,有什么不同吗?
68、虽是平常之物,法常却能表现出其中的不平常。正如禅家所言:道无处不在。禅师有闻钟声悟道,有嗅梅花悟道。《宏智禅师广录》有:“师乃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尘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到恁么时,一切脫落去始得。正脫落时,彼我俱不著处所。所以道周遍十方心,不在一切处。箇时不是一切心,箇时不是一切法,所以遍一切处。”(3)如法常师无准师范云:“佛法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有世界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世界以香饭而作佛事,有世界以寂默无言无说而作佛事,有世界以梦幻、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呼时响……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是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4)又如唐代青原行思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于平常处山、水中体悟究竟之理。
69、如果没有足够的柴火,该怎样把水烧开?智者说,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苏轼写词说,归来年愈少,微笑,那是因为找到了此心安处。
70、赵佶的工笔花鸟能画得这么清高,这么灵透,是他借这种形在表达一种思想,表达一种境界。比如他画一只八哥在洗澡,这只他画出来的八哥,其实含量已经远远大于一只真的八哥,真的八哥也不过如此。但是他怎么画得就是比一只真的八哥还要丰富,还要细腻?
71、宗旨: 文字魅力,源自于追求;创作灵感,涌动于内心深处。四面八方的文友们,以文会友,驰骋于西风。珍视人生的感悟,任自由思绪,翱翔在江山文学的天空。让我们携手体验写作的快乐,感受不断进步!我们的口号是:争取多加精,力图摘绝品。江山无限美,文学任攀登!
72、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