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名句鉴赏辞典
1、 《周易》“五经”之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四书五经名句鉴赏辞典)。
2、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3、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4、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5、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6、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7、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10、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11、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2、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13、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14、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行、遵循道就叫做“教”。
15、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16、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17、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18、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19、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20、李家强、郭梁LiJiaqiang,GuoLiang
21、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22、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3、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人如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如果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24、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25、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26、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7、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28、《仪礼》是儒家经典著作、精髓所在,囊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影响着中华文明的2000多年。至于四书五经是什么思想,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四书五经详细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29、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30、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过分劳苦)劳。
31、 《尚书》“五经”之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历史文献,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3、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34、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过分劳苦)劳。
35、而我们这些炎黄祖先创立的经典文华。是我们华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根本。
36、炎黄子孙,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的今天的文明,留下的东西就是这些文字的东西。而这些文字,能流传几千年,能大浪淘沙的留了下来是因为它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活,生存的武器。也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立于这世界上的武器。是我们中国人保卫国家,安身立命的武器。
37、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38、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39、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40、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4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2、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3、作者: 徐林旗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3-8
4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5、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6、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47、“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据传,它们都是经过儒家的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编辑和修正过的。“五经”中的《诗经》可以说是反应社会的一面镜子,诗经里的题材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尚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儒家称之为经典,又称为《经书》;《周易》,是儒家的经典之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足于社会的根据,此书撰写的时间不详,作者不详,对此一直有很多的猜测,《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被称为诸经之首,三玄之记录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间的的现象,这个是国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等等的必修之术;《春秋》是我国编年体的史书,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评判了一些历史事件及人物,褒贬不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微言大义”的经典,在文学和史书上,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经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的书籍被保留下来的也成为了重要的文献。现在我们的阅读,在注解当中也会有译文者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是建议大家如果要看的话,尽量不要看注释,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形成的想法也是不同的,可以先从简单的《大学》开始入门,循序渐进的去了解。四书五经名言名句赏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8、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49、但是,读四书五经时,要按正确的顺序读,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道理。关于四书五经阅读的正确顺序,我向您推荐。
50、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51、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多文学作品, 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
52、《春秋》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被誉为诸经之首,是我国古老深厚的经典。由于华夏五千年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第大道之源”。
53、《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54、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55、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56、人在心静了之后才能心安,心安之后才能安定,安定了才会聪慧,聪慧自会慧悟,能悟之后才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