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笛安的小说怎么样【文案76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3 13:3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笛安的小说怎么样

1、三位嘉宾和我们一起分享《景恒街》,分享这本书里面的故事,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在当下这个又丧又难的时代里,那些不甘心的年轻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2、关景恒是一个曾经短暂辉煌过的偶像歌手。其实在书里我没有写得太明白,他在那个短暂走红期间是享受过做明星的瘾的,但是没赚到钱。如果把这话说得太明白,有一点不好看,有一点不得体,就点到为止。事实上关景恒渴望世俗的成功,他渴望能够脱胎换骨,挣脱自己的出身来历。我一开始就想写一个落寞的选秀歌手,他想要再拼一把,这是男主角开始的定调。他该做什么来改变命运呢?对他来讲,可能离他近一点的、比较了解的就是粉丝,至少这个回路还是能够成立的。

3、分享会一开始,笛安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国外求学的经历。正是外语学习的刺激,她感受到文字本身的魅力,对中文的兴趣也愈发增强。虽然学习着与文字创作无关的课业,但系统的思维却给了她捕捉世界不一样角度的能力。

4、作为家族“东南西北”中仅有的男性,西决过早地承担起本并不属于他的责任。他像三叔三婶一样,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个家,丝毫不像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本该有的样子

5、父母不想让我走这条路,他们不认为这是个多好的工作。

6、笛安:我前段时间给人家录一个讲怎么写作的课程,我都觉得好紧张,我觉得教不了,差不多得了。

7、粉丝与偶像,是茫茫人海中的不知名和灯光聚焦中的“这一个”。小说将他们的关系倒置,其实也是在探索隐藏在群体面目中个体的独一性。

8、2009年3月,“80后”作家笛安出版《西决》一书。作为“龙城三部曲”的第一部,该小说讲述二十一世纪初,一个华北县城普通家族两代人的纠葛,凸显“家族共同体”内部血浓于水的内在凝聚力。这个郭敬明所说“青春文学中不热门的父辈家庭伦理题材”,却能够畅销七十万册,收获百万读者,不难看出,笛安所创造的“龙城家族”对年轻一代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笔者作为《西决》早的一批读者,在《小说》风靡中、小学校园的年代,便对《西决》在同龄人中受欢迎的程度印象深刻。彼时尚无法清楚明白地传达阅读过程中别样的感受,也许正说明了笛安的青春小说的异质性所在,如今重读《西决》,依旧讶异于笛安对时代的敏锐感知与体察,对一代青年情感结构的准确把握,由此为“80后”作家超越既往写作框架,提供了有益探索。

9、我特别不会起名字,有时候觉得放过我,我真的不会起名字,我都乱起,连给人起名字都要用街名了,我都不知道下一部小说要怎么办。为什么她叫朱灵境,因为我想不出来女主人公的名字。



10、小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将太原叫做“龙城”,这只是她的一次简单拟用。多年后有一次,笛安发现太原机场到市区新修了一条路,这路的名字很霸气,就叫龙城大街。妙手偶得的“龙城”之名得到了验证。(笛安的小说怎么样)。

11、凤凰网读书:所以比起其他文体,你喜欢写小说?我挺喜欢你的散文,像早年写的《灰姑娘的南瓜车》那些。

12、“‘类型小说’应该是大多数读者与作者之间有一个共享的机制。读者打开任何一部侦探小说都知道凶手后一定能被找到,并且一定是侦探把凶手找到了,不可能是一个路人。”然而青春小说并没有这样一种作家和读者之间共享的机制存在,或者说很难形成一个体系。

13、注释(1): 笛安:《屠龙之旅——写在再版之前》,《西决》,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

14、著有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南方有令秧》,

15、迦南突然说:“我也不小心听过护士们聊天,她们都说你哥哥是个好人。”

16、南音和东霓形成了僵局。西决不再去理会东霓,去了四川当志愿者。过年之时,西决终于回来,与东霓相视一笑。

17、笛安老师表示开心和感动,有人因为自己杂志上的文章而对科幻小说产生了兴趣。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改变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这会是每个人都为之雀跃的吧。

18、谢:那是自然——你就当可怜她们吧,她们哪儿能像你一样活得这么有滋味。

19、“和大家分享一点我十五六年写小说的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不知道能不能对所有人有用。我个人认为对我的工作并没有伤害,我肯定不可能养成习惯,定期去做一个音频课程,就为了挣这个钱。我可能答应人物周刊这一次,下一次就是很久以后。”

20、(2)何平:《“我还是爱这个让我失望透顶的世界的”——笛安及其她的〈南方有令秧〉》,《东吴学术》2015年第2期。

21、陈医生是三婶给东霓介绍的对象。昭昭是西决班上的孩子,她爸爸的工厂爆炸了,西决把她带回家,昭昭血液有问题,暗恋陈医生,后陈医生见死不救,昭昭死了。西决开车把陈医生撞成植物人,判了二十年。

22、成长过程中,笛安并未过早展露什么写作才能,语文作文成绩一直平平。父母希望她好好读书,以后留在高校教学。高考后,她选择赴法留学,读社会学,是她喜欢的社科专业。或许是异国他乡的孤寂无援点燃了她的创作欲,出国第一年,笛安写出短篇小说《姐姐的丛林》,后来发表在《收获》杂志上,这是她第一次完整写完一部作品。

23、笛安:马尔克斯,我觉得他会很好玩。我觉得他的散文写得都好好玩,就写他自己。我看过一篇,写的是他一个好朋友过70岁生日,他说祝酒辞,被人记录下来,讲的是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期间,有个很闲的朋友每天跑到他家里,问他近写什么,写到哪了,要他讲讲。马尔克斯不想给他讲《百年孤独》,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编了一个故事,骗朋友说自己在写什么什么。这个朋友到外面奔走相告,告诉一大堆人马尔克斯近在写什么,把他听到的的给大家再讲一遍。每天如此,变成马尔克斯每天要给他编一个新的故事,回家再写真正的《百年孤独》。这件事可能多少有点夸张,但应该是发生过的。后《百年孤独》出书了,这个朋友发现内容跟自己听到的完全不一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气得一段时间不理马尔克斯。但是后来,你看,肯定很快冰释前嫌。他们在很欢乐地在庆祝他70岁的生日,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在讲。我觉得马尔克斯应该是一个懂得在生活里找乐趣的一个人,而不像有些作家总是苦大仇深的。我肯定想和马尔克斯这样的人做朋友。

24、但是我喜欢笛安写的是,她先把一个人写油了,你也这么想着,她再让你一点点看到他不油的东西。这一点特别好,因为我们往往对这个世界失望是,先写这个人特别不油,结果发现这个油从里面浸出来了,好几层都包不住的油。小潘的角色,我特别喜欢这种写法。

25、(3)笛安:《后记:令秧和我》,《南方有令秧》,第344-345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

26、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有意识地避免阐述观点,而去描述一些细节和事实吗?

27、回顾一路的写作过程,笛安可以说是顺利。自从2003年《姐姐的丛林》发表于《收获》杂志,笛安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和来自前辈的赞许。成长在一个作家家庭,这样的人生仿佛并不意外。

28、笛安:无所谓,真的我无所谓,我又不是第一天出来混。

29、史航:因为我觉得那种东西特别不像虚构的,明星出入一个场合,有别的男的在家里,他跟别人住着,突然发现穿这一身出来,这些特别真实。

30、笛安:这是我的梦想,我内心中的作品应该是这样。我不知道我做到了没有。所谓看热闹的人能看到热闹,就是我给你一个故事满足你,但是我也知道好的文学不只是好的故事。但是有的时候没有办法,读者跟作者之间真正容易产生交集的就是故事,你不能要求每一个读者都是评论家,有的时候评论家还不如读者。你不能要求每一个读者都跟你有一样的诉求,一样的阅读量,甚至一样的审美。我觉得一个作家如果真的用这种标准要求读者,他也该吃药。你跟读者之间真正会可能会产生情感交流的就是人物的命运。所谓故事不就是人物的命运吗?溢出人物命运之外的东西属于文学性的部分,读者看到多少算多少,看不到也没关系。

31、笛安:对,我觉得小说不是用来表达观点的,小说里的世界比所有的观点要复杂。真正的好小说可能包含自相矛盾的观点,可能包含冲突剧烈的立场和视角。因为真实的世界肯定都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我觉得小说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内部世界复杂,主人公的命运,主人公的性格,这只是第一层。

32、笛安:我以前面试过编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坐下来有时候还很紧张,人家说笛安你好,我说你好。我心里想怎么办?我问什么?我说你今天路上堵车了吗?我不知道面试时候该说什么。

33、我觉得粉丝与偶像的关系里面有一种梦幻感,因为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一堆粉丝为一个人攒钱打榜很不真实,所以这个元素放在故事里面有梦幻感。站在我角度想一想,我也可以写男主角去创业送外卖,但如果我写他怎么送外卖,你愿意看吗?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送外卖的江湖也很激烈,也可以写得很好看,但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34、笛安一直觉得,自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自己就是两个“文青”的小孩。她小时候是跟外公一起生活的,外公是医生,她从小在医院的家属楼里长大,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一天里也就一两个小时。每天傍晚,父母会过来吃饭,帮她检查作业,多陪她玩一会儿,就回家了。偶尔母亲会跟她分享自己年轻时代喜欢的书。在儿童时代,笛安只隐隐觉得父母工作和别人不一样,居然不用上班——“太不像话,太不体面了!”后来她发现作协大院里很多叔叔阿姨都不上班,这才心里平衡了一点。

35、我还是有一点,当然肯定有一点开心的,得到一个我之前从没有想过的肯定,我没有想到会是它(《景恒街》)。有的时候倒霉的妈妈有几个小孩,你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孩子有这个运气。虽然我很开心,但有一点错乱。

36、笛安从小不是特别叛逆,严重的一次是不想念高中,但后还是乖乖地去了。她并不善于与父母交流,性格中又有妥协的成分,害怕别人难堪。但她突然意识到,她就是想做专职的作家,不管别人说什么。

37、你怎么看待有一些作家会被赋予明星作家或者美女作家的称谓?

38、很多读者记得我的永远是“龙城三部曲”,当然这没什么不好,我也特别感激龙城三部曲给我的人生带来的一切。其实也并没有说刻意为了要摆脱“龙城三部曲”去做什么,书写的东西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轨迹,下一步我觉得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写过中短篇小说。

39、所谓毒害,只不过是你为曾经泥泞的、混乱的、失败的过去找了一个不用自己负责的借口罢了。

40、笛安:我自己在具体写作的时候不会哭,从来不会。但是我有真的心酸的时候。我会真的心疼每一角色。我为什么对这个小说还是有偏爱?因为有几个地方我写到的时候,真的曾经很难过很难过。

41、同去:会有育儿焦虑吗?像其他的一些妈妈一样。

42、笛安:那是他们不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身边有朋友说其实我把自我埋得深,埋在四百年前——其实令秧身上有些地方挺像我的。周围有些朋友这么说,我也觉得有点道理。我少女时代真的是懵懂的人,觉得呆萌是一个褒义词,就是特别傻,像令秧一样,不懂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但是令秧她没有坏心,而且她的傻是没有受过教育的那种。我在写令秧什么事都不懂的时候,有一种很畅快的感觉,可能我小时候就那样。她确实是不懂,她就问,还不知道自己在闹笑话。比如小说里有一段,她的继子跟蕙娘聊天,继子其实比她年龄还大一点,蕙娘又是个人精,两个人在聊朝廷的事,聊东陵d、阉d这些。令秧听见了,说,这个有什么难的,让皇上杀头不就完了。她的继子就用成年人的思维跟她说,皇上哪能随随便便把满朝文武的头都杀了?不是那么简单的。她说,为什么不是?我小时候就是那样的一个人。我在写这些地方,写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的时候,就借旁人的口说:“夫人,您就是爱说笑话。”其实她就是那么想的。

43、还有一个取舍自我牺牲的东西,那样的行为是自我牺牲,甚至救助你的敌人,但是敌人只有20%的概率不再攻击你并给你分数,80%可以攻击你。

44、笛安:我没有标准,这是我人生特别大的一个问题,我经常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人,遇到了我知道,但你说让我去总结说我喜欢什么样的人,这种标准就是因为没有,所以人生才有很多的问题。

45、史航:说到这里面的主人公,你觉得她跟你别的女主人公有什么关系?跟此前的女主人公们。

46、从20岁开始写作,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2018年12月,笛安凭借《景恒街》摘得2018年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这是“80后”作家问鼎该奖项,不仅奠定了笛安在“80后”创作群体中的领军地位,更意味着这个年轻代际的创作获得了传统文坛的认可与接纳。

47、同去:你的小说里很多都提到了龙城,它是一个虚拟的城市,它在现实生活中跟哪座城市很像?

48、所以他在那些伤害和难堪的刺激下,后做出这样的行为,你只能觉得如果没这么做就好了,但是你没有办法说从此我就讨厌你这个人,我觉得很难。

49、在一众青春文学作家中,笛安往往被认为与众不同。当年《小说》开始连载《西决》时,主编郭敬明在对笛安才华极尽赞誉之余,还提及《西决》获得了不少传统主流作家的来信夸奖——这对《小说》来说显然是鲜见的。外界对她常见的评价是:“介于青春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沟通两代文学的桥梁”。这种评价有点微妙,笛安觉得,可能还是她不够好,因为如果真的足够好,就不会被说是桥梁了。不过想了想,她又补充说:“但是即使我不够好,也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50、《景恒街》讲述了北漂群体的爱情,创投公司的项目考察人朱灵境认识了粉丝职业化软件“粉叠”的创始人关景恒。声色犬马中的男男女女,金融资本交汇处风起云涌,构成了群像式的都市样貌。

51、也许正是这些偶然的习得和长久的熏陶产生了质变,在写完《姐姐的丛林》之后,笛安发现自己好像有写作的才能。但母亲一直希望她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有很安稳的环境,慢慢地逐步往上升,还能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去生活。母亲认为一个女孩子的人生,的就应该是这样。

52、我妈看过《姐姐但丛林》之后,说真的是你写的?!她的那个语气让我觉得好像可能还不错,就我妈她自己也没有想到。

53、当然,重读行为的发生往往还是因为作家本身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笛安的写作雄图不小,无论选取怎样的时代背景,在几度锻炼长篇小说的虚构技术之后,后还是落到了当代城市书写。在我看来,《景恒街》是近年来少有的抓住了城市核心事件的小说,这缘于她对城市中漂泊着的年轻人所具有的高度共情能力。重要的是,从自我寻找出发的小说家,把自我寻找的冲动进一步扩张为表现客观世界的动力,这一跨步是重要的。在专门为这次评论小辑而写的创作谈中,笛安讲述了她对小说写作从全身心投靠到疏离自省,再到冷静回归叙事技艺的过程,后她不断强调一种属于“叙事者”的独立逻辑与品格,试图将之与“笛安”区分开,这种“自我的辩证法”确证了小说家的成熟心智,我觉得这种成熟在这一代青年写作中是十分可贵的,也是标志性的。

54、笛安:我已经写了15年书了,我不再需要这些。一定要把自己投射到某个形象上去,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你会需要,但你已经有了15年的经验之后,我觉得不是每个作家都需要这么做。

55、(笛安15年前的读者,特意从外地赶来长沙。) 

56、同去:网上有赞扬,但也有一些读者很质疑,觉得一个80后的女作家凭什么能拿人民文学奖,对网上的这些质疑怎么看?

57、在一个从不追星的人眼里,一堆粉丝组织起来,当偶像发新专辑的时候去打榜刷榜,是荒谬的。但是参与其中的个体会觉得有意义,承载了他们的狂热、光荣和梦想。笛安发现了这种很适合被文学化表达的对象,因为“文学本质的东西还是要表达个体”。

58、同去:为什么我不能在成为我想成为那个人以后再遇到你。现实生活中的你遇到他了吗?

59、笛安自己不是一个精神上有特别强烈的对某地有归属感的人。18岁离开家独自出国,看到这个世界很大。有的父母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孩子又在第三国长大。而中国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一个大陆国家,精神上的构成没有那么复杂。 

60、主办单位: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61、看着女儿的笑脸,不知道笛安会不会想起十几岁的时候,在两个小时的午睡中经历的一场完整而色彩鲜明的梦境。在梦中,天是特别浓郁的蓝色,一片无边无际的向日葵。静谧的蓬勃摇曳生姿,仿佛一种生命力的昭示。一直伴随着她的阳光和水分,圆融与和谐,以及若有若无的神秘感念,从未消失。

62、笛安:我觉得不是的,主要还是第三人称的叙事,肯定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人称叙事在视角上有限制,一个人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具体到处理很多场景的问题就很累,就像“龙城三部曲”。我现在比较不喜欢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长篇。第三人称的视角自由度更大一点,但我对上帝一般全知全能的写作是没有兴趣的。既然男女主角就是这两个人,有的时候这一章女主角视角多一点,另一章男主角视角多一点,有时配角身上也会有主视角。

63、史航:笛安就是这么一个认真务实的作品,上一个作品写的是明朝寡妇的内心世界,我羡慕你们这个职业,说什么都有理,你上次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下次要写什么又一个你的文学观出现了。

64、女儿到现在还不识字,笛安打算这本书发行完后就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不然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会很辛苦。

65、“很多人喜欢东霓这个人,包括我姨妈,是我挺意外的一件事。”在笛安眼中,东霓太过情绪化,对很多大事的处理太糊涂。东霓就像一个朋友,和她的关系时而恶化时而改良。很多时候,笛安站在西决和南音的角度去看她,有个这样的姐姐,会给你的人生提供很多观赏性。

66、凤凰网读书:自己满意《景恒街》吗?如果百分制打多少分?

67、笛安的父亲李锐、母亲蒋韵都是业内享有盛名的职业作家,但笛安并没有觉得自己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而只是“两个文青生出来的孩子”。

68、曾经被认为是“青春文学”代表作家的笛安,实际上是在《收获》这一纯文学杂志上完成初次亮相的。伴随着80后、90后的成长,笛安的写作理念也在不断变化。谈及曾经认为写作是对抗生活的方式,笛安说,那时候是她太年轻了。

69、这个可能跟我生活里的角色的变化是有关系的。因为一个小朋友怕的就是喜怒无常的大人,真的这个太吓人了。

70、 令秧在唐家15年的成长过程,是她在封建大家庭里同命运、制度顽强抗争的过程,也是她“实现自我”的过程;但令人痛心的是,这同时也是一个纯真少女蜕变成心机重重、偏执狠毒的“腹黑”妇人的过程。在云巧、连翘、蕙娘等人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和谢舜珲的出谋划策下,她从起初略显“缺心眼”的状态参与到家庭内部权力的争夺中去,从呵斥下人都能紧张得手指“微微发颤”、同情小姑娘缠足的痛苦,发展到为灭口而授意连翘配制慢性毒药除掉罗大夫、为杜绝谣言稳固地位而自残左臂,直至不许女儿退婚、强令她守“望门寡”,令秧在唐家的无上就是这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人性中的光芒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褪去,心底的“暗物质”却趁机大肆扩张地盘。究其原因,除了人类追逐权力的本性使然之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封建礼教对妇女心灵的戕害。选择这一题材加以表现的作品,五四以来数不胜数,甚至还可以上溯到《红楼梦》。《南方有令秧》的独到之处,则在于笛安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御赐牌坊立起之日,便是令秧放逐自己生命之时——这也正是令秧不择手段争取早日立起牌坊的原因;而她在目的即将达成时与唐璞生出奸情,则意味着人性、欲望和本能在与规训的长期搏斗中终占了上风。但这一时间节点的设置也有副作用:整部小说的叙事节奏给人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特别是临近结束,情节密度骤然加大。但愿这只是作者的有意为之,而不是因情节调度上的失措所致。

71、“‘月是故乡明’,这真的只是中国人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故乡的人和没有故乡的人的比重是差不多的。”

72、笛安:有时候会想请教专家我该怎么做,经常也会想想问问专家,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哈哈哈……

73、笛安在扉页上写:“北京不是我的家,我只是深爱它。”

74、“永远不要变成坏人。”我微笑着重复她的话,“你们这些坏人就是喜欢向别人提过分的要求。”

75、史航:刚才主持人已经跟大家汇报了笛安的获奖情况,她得的这个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来自于“人民”和“文学”的双重肯定。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的故事【文案3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