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一鼓作气的意思【文案6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2 16:0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鼓作气的意思

1、第二点“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这是在追齐军时曹刿的想法,体现了他万事谨慎、事事细心观察的性格,这才是他终能大获全胜的重要原因。因为对方并不是因为实力不济才败,仅仅是因为一时士气低落而已,但落败后他们就成了穷途末路的处境,此时他们是极有可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的。曹刿观察了车马逃跑的痕迹,发现他们已经乱了阵脚,才确定他们是真的无心再战了。(一鼓作气的意思)。

2、《左传》中同样还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是学好有如攀登高山那样难,学坏就像山上的石头从高处崩塌滚落那样容易。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是我们都要引以为戒的。(一鼓作气的意思)。

3、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4、在位后期,生活奢华无度,贪图安逸,吴国被越王勾践灭掉,夫差自缢。后唐庄宗李存勖建立了“唐”国,史称“后唐”。但他建国之后,就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5、 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6、如今,南来北往的进山人都要在这里补充好给养,然后才能一鼓作气登上大山。

7、译文:第一次击鼓士气会大大增加,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就没有士气了。

8、 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9、示例: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10、解释: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1、(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2、译文: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13、 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14、《左传》是本编年史著作,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15、(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16、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想起这些与皮鼓有关的往事。我只知道,鼓点响起来,那些快消失了的记忆,就像隔壁摊上的皮影人物,排着队伍走出来。我看见每个小人样的脸上露出戏里的表情。

17、 (示例):初听这话,还是~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18、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9、《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20、感悟: 美和丑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丑也就没有美,美丑总是共存。

21、感悟:春秋时,卫国国君卫庄公溺爱他宠姬生的儿子州吁。州吁长大后任性,生活放荡,到处惹事生非,专横霸道。庄公对也听之任之,从不严加管教。

22、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23、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之所以在“齐人三鼓”后才发动攻击,主要是因为敌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4、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不够果断,项羽当时的实力是强于汉刘邦的,但是浪费多次除灭刘邦的好机会,典型的就是鸿门宴上,他不忍心杀了刘邦,导致刘邦的崛起。 

25、尤其是远通,上市方案已报证监会,必须一鼓作气,轰轰烈烈下活全国一盘棋。

26、《道德经》是经书,《左传》是史书,经书和史书都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华而不实,一定要居其实不居其华。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喜欢追求虚名的人总是会招致很多怨恨,而实实在在做人,淡泊名利的人却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27、感悟:近代影响较大的曾国藩,一生勤劳,养成了三个勤劳的好习惯: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28、一鼓作气的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29、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30、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1、(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2、(出处): 《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33、一鼓作气出自《左转》中,是在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胜齐军的原因时说出的话:鲁庄公的向曹刿请教说:“先生果然有过人之处,只是寡人还是有些不明白,在战争刚开始时,先生为

34、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35、女人坚定地回答。然后抱起一面口径小些的新鼓,挎在腰间,很利索地敲了一串鼓点。意思是说:要买就买新鼓吧。

36、   春秋时期,战争不断。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兵前去长勺,决定与齐军决一死战。齐军先声夺人,擂起战鼓准备进攻。鲁庄公刚要率兵应战,却被同来的的曹刿劝住了。他认为时机不到,劝鲁庄公再等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动静,又一次擂响战鼓,可曹刿还认为时机不到。齐军见鲁军还是按兵不动,又第三次敲响鼓向他们挑衅。曹刿当机立断,劝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已摩拳擦掌的鲁军奋勇而上。齐军三次进攻未果,早已士气大减,疲惫不堪,有的人甚至已经坐下休息。鲁军的突然出击使他们猝不及防,顿时溃不成军。战争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说:“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三次鼓后,才能出击呢?”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鲁庄公听了曹刿的这番话,不禁称赞道:“将军真是精通战事的奇才啊!”

37、古今往来,浴血沙场的将士们几个能活着回来啊!

38、他昏昧无知,冤杀大将,宠幸伶人到无可复加的程度,终被叛军所杀。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写的就是这个事,中心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9、哼,所以,趁他远来未定,人疲马乏,我等一鼓作气下之!

40、 (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41、 (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42、  一鼓作气的近义词: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一气呵成;

43、感悟: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这个方面给我们做人做事指明了努力的大方向!

44、反义词: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

45、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46、  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旺盛的时候。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47、感悟:历史上楚汉之争以项羽失败告终。项羽虽然孔武有力,但却优柔寡断。

48、 (出自):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49、晚安音乐:RichardClayderman-LoveStory

50、 我们要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51、 于是,鲁军战鼓擂响,鲁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来,杀得齐军落花流水,抱头逃命。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

52、 (示例):初听这话,还是~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53、世界上有很多事,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当下实力的来做,就像举重的人。如果选择的太轻,即便成功了也不会有成就感和成果;但如果选择的太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不仅不会成功,还有可能伤及身体。只有量力而行,才能步步为营,把事情做成、做好。

54、其中含有大量的古人说话、做事的智慧,可以说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更是一部教我们做事的宝典。聪明人总会从中汲取做事的大智慧。

55、过了一会儿,齐军又击鼓冲锋,曹刿还是下令士兵纹丝不动。

56、 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一鼓作气,不要打退堂鼓。

57、译文:善念善行不能放弃,恶念和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58、(拼音): chéng shèng zhuī jī

59、第三个勤劳的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曾国藩的成就是和他的勤劳分不开的。

上一篇:关于诚信和公道的名言【文案68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