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治国之道名言
1、《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老子治国之道名言)。
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4、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5、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像烧菜做饭一样,小心翼翼,掌握好火候,按自然规律去做,不要动不动各个调料都想加一点,火觉得越大越好,油放得越多越好,这样烧出的饭菜,反而成了四不像了。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应该按照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切顺其自然,休养生息,不要动辄搞这个运动那个活动的,天天折腾老百姓,不得安宁。
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顾不免也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1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1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3、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起一废,故圣人损欲以从性。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关于老子名言名句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礼制法令,科学技术,都是智慧的产物。正是由于智慧,使人类高出一切动物之上,并创造了一桩桩伟大的文明成果。但也是由于智慧,使人类创造了其他动物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罪恶:背叛、欺骗、酷刑、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和方法,以及对人的压迫和剥削、对自然的肆虐掠夺。正是由于智慧所造成的罪恶,使老子产生了对智慧的反感,并希望通过限制智慧的发展甚至消灭智慧,来消除社会的罪恶。
1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0、故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道也。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2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4、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2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9、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3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8、语出《老子·第八章》。好的人,就像流水一样,水能够帮助万物生长,但是他们却不相争。
3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执无兵。——老子语录
4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4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49、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3、老子看到,一切事物在弱小时,生机勃勃,一旦发展壮大,就离死不远了:“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就坚硬枯槁。所以他认为,柔弱,是生的一类;坚强,是死的一类。人们说,强暴的人不得好死。老子说,我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并且用它来教人。
5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5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6、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5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关于老子名言名句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0、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再坚硬的石头,也经不起水的攻击。太极拳虽然看似动作缓慢柔弱,却能四两拔千斤,以柔克刚。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61、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粗的大树木,是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高的楼台,也是源于一堆泥土。要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也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6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3、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6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9、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7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71、大致意思:鲜古文为“小鱼"之意。整句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应该象烹小鱼一样小心、动作轻,烹小鱼一不小心,动作一大就会把鱼翻碎烂,治理大国的执政者不能三天两头搞大运动,劳师动众折腾老百姓,不要轻易打扰甚至干涉百姓生活秩序,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7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3、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4、“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7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7、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8、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傅佩荣)同样这也是老子阐述治国之道的话。将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死”是人人畏惧的,是人生存的底线,可以绝境中必须面对的。一旦天天面对这个绝境,便不复畏惧,死不再是人们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也不要轻视别人的底线,否则您的自大将使您自己毁灭。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79、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80、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8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3、 《周易·系辞传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背着口袋骑驴走,肯定招来盗贼,因为他们认为,口袋里准是黄白之物,否则就放在驴身上了。金银财宝不好好收藏,就是教人家来偷,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妖冶,就等于引诱人家来淫。内因更关键,权力核心先腐败了,慢慢向外烂下去,以至于整个权力都烂掉。所以孔子对季康子说:“你所不要的,赏给人家也不要。”上行下效,当权的希罕而抢购的,社会上也趋之若鹜,有钱的争购紧俏货,没钱的只好作偷作抢了,那是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的强盗社会!“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又对孔子说,用以杀止杀的办法把坏人杀掉,进到正道那里去,怎么样?孔子说,为政之道不在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在于道德感化,你向善,百姓自然向善了。君子的道德像风一样,善通人的道德像草,如果一阵风吹过,草一定跟着风向眠到了,风力越大,草越倒伏。孔子对季康子的三次回答都是“春秋责备贤者”之意,高标准要求统治者。孔子作《春秋》的主旨,是责备领导者和有道德学问而应负历史责任的贤达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论语》以“政者正也”来解释为政在于当权者先求自正,正己而后正人正家正国。后来《大学》《中庸》以正心诚意作为的必然修养,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这个意思。
8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85、语出《老子·三十六章》。想要去得到他,一定要先暂时的去给与它。
8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7、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88、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以下是老子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老子的名言警句精选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9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说,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以后为先,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中国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说,中国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94、圣人一切作为,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当然,一切顺其自然规律。做完事,如雁过长空,心无芥蒂,不落丝毫痕迹,看似无为实际是有为。
9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9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9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9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