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佛经名句【文案63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2 15:05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佛经名句

1、1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十谤三宝戒)--《梵网经》

2、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3、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终成正果。(佛经名句)。

4、想到此间身觳觫,自觉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纯无欲,鬼神闻之皆敬服。

5、1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二盗戒)--《梵网经》

6、  二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可怜的。

7、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彻悟大师

8、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d;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d;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佛经名句)。

9、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10、——《楞严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11、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2、想要成就佛道,要在心性中修行,不要向身外去寻求。自己的本来心性被迷失了就是凡俗众生,理解体会到自己的本来心性就成为佛陀。具有慈悲心肠就成为观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欢喜、施舍就成为大势至菩萨,心性清净就成为释迦牟尼佛,行为公正平直就成为阿弥陀佛。

13、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4、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第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15、  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楞严经》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  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9、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0、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1、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22、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23、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4、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5、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26、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27、苏轼以凝练的语言,概括出读书与高雅气质之间的联系。这两句话说的意思是,虽然身上穿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的人,气质自然比普通人更为光彩夺目。这句诗,深刻阐述了读书与修养的关系。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29、愿你今生今世,三生三世,生生世世,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吉吉祥祥,乐乐呵呵,幸幸福福,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30、诸余罪中,杀业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31、号山逢怪三十难。风摄圣僧三十一难。心猿遭害三十二难。请圣降妖三十三难。

32、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33、我用所有的喜悦,为你祈祷,愿你在这一年里平安、快乐。

34、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35、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36、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于中不惊不惧,云何于中广贪财利,云何于中耽淫嗜酒,云何于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啖,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于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于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37、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8、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9、  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胜无量无有边。

40、“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41、※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42、1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负荷重担,发大精进,教化众生而无疲厌;自舍已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

43、于诸惑业及摩境,世间道中得解脱。--《大方广佛华严经》

44、10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45、1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太上感应篇》

46、虚云老和尚 ▏弘一法师 ▏宣化上人 ▏南怀瑾 ▏梦参老和尚 ▏索达吉堪布 ▏星云大师 ▏学诚法师 ▏

47、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大方广佛华严经》

48、1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第十六章)--《佛说四十二章经》

49、  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0、1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忘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自轻躁,亦不嘲哗。(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

51、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52、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蕅益大师

53、第六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54、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5、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6、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57、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58、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59、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

60、1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摧结恶贼铠杖;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若有不能如是观者,名不修戒。(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大般涅盘经》

61、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

62、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上一篇:许四多语录【文案66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