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晚年身上长满南美虱子
1、绚烂在天边,越是美的东西,越容易遭到破坏,就如同一段白绸,越想留住一片白,反而华美的袍,都不忍脱下,直至爬满虱子。
2、原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3、时年18岁的张爱玲遂写了一篇一千三百字的《我的天才梦》应征。此文虽尚不及张后来的作品来得老辣,但用语之精警,初现端倪,如末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已成人所共知的名言。
4、活读此书胜过死做1000道数学题!80年前的“数学宝典”,杨振宁都说好!
5、她的朋友去住处探望她,她提到自己身上的虱子,但是朋友却发现根本没有虱子,朋友这才明白,原来是张爱玲产生了精神问题。
6、从靖康之耻到苏联解体《大国的崩溃》揭露大国博弈背后的残酷
7、1920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户名门之家,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幼时的她早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7岁开始写作,小学时就已发表多部短篇小说。
8、小可可以肆无忌惮地讨论古人的死亡,却不能无动于衷地八卦近代人物的离去,总觉有些不恭敬,不地道,不讲究。仿佛一个网红非要去蹭红毯,更仿佛一个事件发生随后会有一千万条资讯企图霸占头条。
9、 在银杏的小道上,抬头望远,整座城仿佛都织金溢彩。一团团小小的火焰,在树枝上燃烧,引得鸟儿啼啾,张开翅膀,在风起时飞上飞下,穿梭于一场银杏雨雾之中,犹如太阳以暖暖的金线托起了它们,姿态轻盈,天地无恙。
10、想在张爱玲笔下找温馨、找团圆,你肯定是找错人了。张爱玲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悲剧收场,尽是惋惜、遗憾和悲凉。
11、也就是说,张爱玲去世的时间,大约是1995年的9月5日或4日。
12、第2步:关注后想看哪篇文章可直接回复“相应作者及序号(如:贾平凹1)”,即可查看下面某位作家后面的对应文章(如:寡妇)。(张爱玲晚年身上长满南美虱子)。
13、华丽的袍子:比喻人生风光处。里面爬满了虱子:里面比喻人生内在(人的内在品质、事务的实际执行等);虱子比喻糟粕、恶心的性格品质、卑劣低下的行为。虱子人人都不喜欢,华丽袍子人人喜欢。
14、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不用说是一场孽缘。胡兰成是够下作的了,与张爱玲结婚不到半年,就在武汉与一个姓周的护士如胶似漆;当张爱玲追到温州质问,他又已经与一个叫范秀美的当地女子同居。人们常怪胡兰成给张爱玲造成了太多不幸,但问题是为什么张爱玲偏偏“碰”上了胡兰成?
15、这种疾病的产生,早在她少女时代,就已经种下了病根,张爱玲17岁的时候,她曾在自己所写的文章《天才梦》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16、张爱玲在躲虱子的背后,到底是她居住房子的环境不好,还是背后?
17、一生必读《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男人读它睿智,女人读它高情商!
18、张爱玲在林式同公寓住了3年时间,后来因为公寓住进很多南美洲人,治安恶化,张爱玲又拜托林式同给她找房子。林在离他家不远的10911rochesterAVe,losAngeles,找到了这家伊朗人管理的公寓。这是1991年。张爱玲在这里度过她生命的后4年。
19、为了摆脱这些虱子,张爱玲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常常在旅馆居住,行李箱里只有一双皮鞋和几件裙子,除此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次性的。在张爱玲眼里,这种虱子是无法消灭的,因此只能不停搬家躲避,可她,看到的真的是虱子吗?张爱玲是个有洁癖,而且十分爱美的女人只是为了一些消灭不掉的所谓的虱子,张爱玲不仅花了大价钱杀虫,还频繁搬家,甚至为了搬家舍弃大部分的值钱物品,只留几件换洗的衣裳,在我看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洁癖了,张爱玲的洁癖是从生理到心理的,已经到达了一种疯狂的地步,这样洁癖的人,是不允许有真正的虱子存在的,更何况,杀虫剂怎么可能杀不死真正虱子呢?
20、说回《半生缘》这本书,文章的开篇就奠定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曼桢和世钧再见面已是十四年后,你已娶,我已嫁,从前的从前都恍如梦境。错过的终究不能再回来,过往终究都会被埋葬。世上凄婉的,莫过于情深缘浅。
21、后来生母把张爱玲送到伦敦留学。通过努力她考取伦敦大学,几年后,学成归来的她离开伦敦来到香港开始写作,这时她的生活才平静下来。这样平静的日子很短暂,一个叫胡兰成的男人闯入她的生活。
22、 秋风起,冬霜至,是哪一轮秋月染黄了它呢?在万物走向萧瑟黯淡时,它忽然以爆发的激情,成就了整个季节的华章。金黄一片,像是一幅锦缎,从树梢顶端,一直流淌到大地之上,纵然再无情之人,也无法对秋之银杏,视而不见。
23、男人必备!养肾=养命!每日一包,1个月喝出强悍的肾~
24、所以这些虱子其实指的是她的父亲、母亲和继母,指那些给她造成过伤害的人,因为他们的伤害,对她造成了重大打击,加上晚年的创作不得意,不被人欣赏,让她的心理疾病逐渐的加重,并且越来越明显了,使她对待事物和人越来越冷淡,越来越不在意衣食住行,越来越封闭,不与人交流,希望这样可以摆脱心里的空虚和想象中的虱子。
25、从她的作品来看,她是一个骄傲的女人,在尖酸,挑剔,薄情的深处,是一碰即碎的灵魂。仿佛青铜盔甲里包裹的那一朵花瓣。敏感,脆弱,偏执,活脱脱的一个现实版的林黛玉,却没有黛玉那么幸运。
26、 那是若家里买块肥皂,已经是了不得的“高级洗涤用品”了。母亲捡皂角来给我们洗头洗衣,皂角绿色生态,但它对于小虫而言,无疑太“温和”了,虱子不怕它,虮子也不惧它。后来随着日子一天天变好,农村人经常有穿不烂的衣服轮换,也用上了洗衣粉、洗发水,这些化学制剂大约是寄生虫的天敌,虱子和跳蚤甘拜下风。
27、张爱玲,有着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却命运多舛;有着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却一步一孤独,包括她晚年在美国的生活亦是如此。这在一九八九年一月她写给弟弟张子静的信中可见一二。"……传说我发了财,又有一说我是赤贫,其实我勉强够过。……没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唯有祝安好"。
28、而多年来一直潜伏在心里的“虱子”,此时终于变成实实在在的客体,来向她发动后的攻势了。在洛杉矶的后23年里,为了躲避这种令她触之丧胆的小东西,她在各地旅馆辗转流徙,随身只带几个塑料袋。在搬家中,财物抛弃了,友人的书信遗失了,甚至花几年心血完成的《海上花》译稿也不知所终。去世前4个月,她还写信给林式同,说想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或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去——这两个地方都是沙漠,也许她以为在沙漠里可以摆脱被虱子咬啮的苦恼。
29、 捉虱子这种事,是我们当年的“日常活动”。即使农忙,总会有歇气的时间,坐在田埂地头喝口水,顺口气,大姑娘小媳妇会互相帮忙,捕捉头上的虱子。那时许多农村女性,都有一把篦子,和梳子相比,篦子更为齿密,大概专为梳下虱子而生。女人头发长,放开辫子,篦子从发根梳到发梢,会看到一群被迫“离乡背井”的虱子,随着篦子的细齿而迁徙,若小股洪流一般,直泄到地下。姐姐也帮我从头上找虱子,虱子太多,让我把脑袋靠近院子的石板桌上,她一遍又一遍地“篦”过头皮,桌面上落了不少活物,它们离开了温暖的头皮,正无奈而张皇地蠕动着。我翻转大拇指,用指甲盖一一按下,噼啪声响之处,顿时“哀鸿遍野”。
30、因此我认为,张爱玲眼里的虱子,并不是真正的虱子,而是她想象出来的,但这种疯狂到近乎病态的幻想并不能用想象来解释,张爱玲已经患上一种心理疾病了。虱子长在张爱玲的心里,因此她不管搬到哪里去,虱子都会如影随形,这种心理疾病,一个人是没办法摆脱的,但张爱玲宁愿自己一个人,也不愿意低头向别人求援,因此她只能一直忍受。虱子只是一种代指,指的是张爱玲生命里的所有痛楚和阴影张爱玲的虱子,是被抛弃的痛苦,是一个人的孤独,也是她一辈子的阴影。张爱玲在童年时期,先是被母亲、父亲先后抛下,后来长大以后,又经历了胡兰成和桑弧的背叛。赖雅是张爱玲生命里的慰藉,他爱护她,懂她,给了她心理安慰,但终究因为年老多病而先行一步,张爱玲永远是被抛弃的那一个人。
31、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川北农村的老家,大人小孩身上都养着“小虫”。不是我们主观意愿想要养它们,而是这些小虫太过皮实,繁衍猖獗,除之不尽杀之不绝,生生不息于人的身体之上,以噬血为乐,咬人为快。它们就是虱子和跳蚤。
32、胡兰成是极其不靠谱之人,他为追求张爱玲抛妻弃子,并信誓旦旦地对张爱玲说道:“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只是他从未认真对待过张爱玲,可张爱玲偏偏相信胡兰成那张骗人的嘴。她坠入爱河就忘乎所有,为了胡兰成,她可以卑微到尘埃中。
33、离开人间一周之后才会被发现,和这个人是不是张爱玲无关。
34、一九六零年,四十岁的张爱玲取得了美国的公民身份。
35、很快胡兰成沾花捻草的本性就显露出来,张爱玲痛苦万分,再加上胡兰成不好的名声也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万般绝望之际,张爱玲选择了结束自认为美好的婚姻,只身前往美国,远离那一切悲剧的根源!
36、70年代她编《张看》时,在《天才梦》的末尾加了一段“附记”:“《我的天才梦》获《西风》杂志征文第十三名名誉奖。征文限定字数,所以这篇文字极力压缩,刚在这数目内,但是第一名长好几倍。并不是我几十年后还在斤斤较量,不过因为影响这篇东西的内容与可信性,不得不提一声。
37、有人说张爱玲毕竟是女人,不懂政治,没有政治敏感,但1945年日本即将投降之际,上海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通报上列出张爱玲的名字,她马上表明了拒绝的态度。
38、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这似乎是夸张,因为这样算下来,张爱玲搬家次数达180多次,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张爱玲给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封亲笔信里,说法更吓人:“我这几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可以确信,晚年张爱玲即使不是每天都搬家,其搬家频率之高也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39、在1955年的时候她远渡美国,再一次遇到了真爱,并且和赖雅结婚,两人度过了幸福的十年,赖雅逝世了,此后,张爱玲就孤身一人度此生。
40、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七十五岁的张爱玲在她的洛杉矶公寓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曾经的繁华落尽,终以苍凉而落寞谢幕。
41、可学习优异的张爱玲唯独缺少父母关爱,父母关系极其恶劣,自打张爱玲记事起两人时常吵得不可开交。父亲抽大烟,逛妓院,张爱玲的母亲绝望至极无奈离家出走,在张爱玲10岁时,父母终选择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42、张爱玲有一句坦率得近乎“无耻”的名言:“出名要趁早。”那是1944年,有人劝她不要在当时上海一些与日军和汪伪政权有染的刊物发表小说,她的回答是:“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1944年是什么年头?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作家蜗居于西南,有的做学术积累,有的投身抗战宣传,有的默默写作,连张爱玲所崇拜的通俗小说家张恨水也寄寓重庆,在作品中显示出抗战倾向。与张爱玲同样身陷“孤岛”的钱钟书开始写《围城》,但“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直到1947年《围城》才出版。而张爱玲却迫不及待地要“出名”,而且理直气壮,洋洋自得。
43、在张爱玲晚年的时候,心理性的虱子咬噬之所以会在这一时期加重,根据一些她写给友人的信件推测,是因为她的内心开始偏向于避世隐居。
44、所以,关于张爱玲认为自己的旗袍上爬满虱子的情况,旁人有着这样的一种推断:其实,旗袍上趴着的并不是真实的虱子,而是那些让她变得千疮百孔的人。而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使得张爱玲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无处释放的压力就使得她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众所周知,张爱玲的一生并不顺利,虽然她满腹才华,文笔独到,在文坛上有极高的地位。但是,年幼时母亲的缺席、父亲的陌生和病态,以及成年后爱人的背叛和嫌弃,都在张爱玲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45、读过《中国文化常识》的微型百科,才知道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实在太少!
46、对于这篇少女佳作获奖的前前后后,张爱玲也是记挂有加,多次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