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楹联大全
1、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古今楹联大全)。
2、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3、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
4、昊天不吊:谓苍天不怜悯保佑。后以之为哀悼死者之辞。语出《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
5、上联:老雪欲妆桃色,春风不许;下联:寡霜但染柳裙,明月斥责。
6、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同赴泉台,漫引
7、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8、上联:一对船儿紥港湾,一船秀才,一船官。当官本是秀才作,先做秀才后做官;
9、惟其爱国,作无聊感遇文章,不期抗节惊人,入阁靳君簪白笔;
10、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11、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万年、月井万年。
12、一盏淸茶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絶诗施施施施主之才
13、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14、上联: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15、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他欣然挥毫而就:
16、传闻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17、顺鼎自负聪明,自称为张梦晋后身。于学无所不窥,为考据,为经济,为骈体文,为诗词,生平诗将万首,与樊增祥称“两雄”。生平足迹及十数行省,一地为一集,有《丁戊之间行卷》、《摩围阁诗》、《出都诗录》、《吴船诗录》、《樊山沌水诗录》、《蜀船诗录》、《巴山诗录》、《锦里诗录》、《峩眉诗录》、《春城诗录》、《林屋诗录》、《游梁诗剩》、《庐山诗录》、《宣南集》、《岭南集》、《甬东集》、《四魂集》、《四魂外集》、《霭园诗事》,大都收入《琴志楼易氏业书》。病逝前又排比钞辑,印成《琴志楼编年诗集》十二卷,《琴志楼游山诗集》八卷。所为诗,“行役浏览之作品其大半,而山水居多”。此外也多为咏物、艳情之作。其作诗好尚巧对,认为“以对属为工,乃诗之正宗”,“无工巧浑成对仗,竟可以不作诗。”讲究属对工巧,做事精切,设色奇丽,用意新颖,技巧有过人之处,是其诗作特点。他的古体诗则恣肆豪和,张之洞曾评其《万杉寺五爪樟》“雄伟恣肆”,赞为“奇作”。其自述生平诗《四魂集》为有名。
18、上联:难忘今宵难忘你;下联:苦思旧日苦思君。
19、尔人你,伪为人,裘求衣,合手即拏,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边
20、下联:叹沧海横流无底止,慨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
21、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
22、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23、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算,水面偏能用火攻
24、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25、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十七岁时(同治十一年)受业于广东名儒陈澧之门下,文华得以猛进,为菊坡精舍高材生。光绪八年壬午,以附监生领顺天乡荐,中试举三名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保和殿大考翰林,巨得翁同和与汪鸣銮援手,年仅三十九岁的文廷式考取内阁中书第一名。次年春闱,中式恩科贡士,由户部带引见,复试一等第一名。殿试第一甲第二名(即榜眼),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旋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篡修,本衙门撰文。文廷式是光绪帝瑾妃、珍妃的老师。也因与瑾、珍二妃是世交,为此在光绪心目中有着一定地位。后在大考翰詹,经德宗(光绪帝)复看卷时专书殊谕干预,亲自提擢,钦定廷式一等头名,由编修上升为翰林院侍读大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不久,又派他稽查右翼宗学,教习庶吉士,协同内阁看本,署大理寺正卿等职。当时在京中官场中,他一时“圣眷”握厚,引人注目。文廷式志在救世,遇事敢言,与黄绍箕、盛昱等列名“清流”,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帝d重要人物。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召恭亲王参大政;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谏阻和议,以为“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与陈炽等出面赞助康有为,倡立强学会于北京。次年二月,遭李鸿章姻亲御史杨崇伊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这一时期,文廷式益潜心时务,其《琴风余谭》、《闻尘偶记》,记甲午、乙未间时事、人物,能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革职归里后,撰有《罗霄山人醉语》,痛感“中国积弊极深”、“命在旦夕”,提出“变则存,不变则亡”,鼓吹“君民共主”,倾向变法,但又以为不可急切从事。戊戌政变后,清廷密电访拿,遂出走日本。二十六年(1900)夏回国,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沪上名流,参加唐才常在张园召开的“国会”。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复下令“严拿”。此后数年,文廷式往来萍乡与上海、南京、长沙之间,沉伤憔悴,寄情文酒,以佛学自遣,同时从事著述。这时期所著杂记《纯常子枝语》40卷,是其平生精力所萃。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文廷式终因壮志难酬,抑郁苦闷,在萍乡城花庙前的家中与世长辞,年仅49岁。文廷式去世后,被安葬在杨岐普通寺后的半山腰。
26、 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票子也要,黑红一把抓,不分南北。
27、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28、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