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的作品
1、比起前面的书,个人觉得这本书专业性比较强,有点厚,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好先看电子版,确定能读下去,再买纸质版(泪奔))
2、我始终不敢相信,一个人变成英雄,仅仅是因为他在一只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待了十天。我只是没得选。假使那只筏子上配备了淡水、压缩饼干、指南针和捕鱼的工具,那当时我肯定会和现在一样活蹦乱跳的。可若真是那样事情就不同了:我不会被当成英雄。这么说来,我之所以成为英雄,完全是因为在十天十夜的时间里,我没让自己死于饥渴。(马尔克斯的作品)。
3、母亲是他们爱的人,他们做好了为她赴死的准备。
4、还有就是细节极度细微又极具生活气息,如老年的乌尔比诺医生费尔米纳为了浴室里有没有放香皂这么小的小事而爆发冷战,如初掌家政的费尔米纳虽然还保留着买彩色墨水的童真,却在瞬间成熟,认识到阿里萨的幼稚和乌尔比诺医生的可靠…凡此种种也因此使得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5、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6、“枯枝败叶”倾朝而出,前去迎接火车。回来时,他们垂头丧气,然而他们团结起来了,有力量了。“枯枝败叶”经过天然的发酵,终于融入到大地中默默发育的种子里去了。——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7、他直视着那双猫头鹰似的小而圆的眼睛。霎时间,他觉得自己仿佛正被这双眼睛吞噬,嚼碎,消化,然后又立即被排泄了出来。
8、学会享受寂寞,那会让你学会思考自我。——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9、马尔克斯自认为满意的一部作品之精炼,结构简单的一部作品。小说从深层次上来讲,是对当时时局政治、军事独裁、封建愚昧的抨击。它是一部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的着重心理分析的意识流小说,把现实和幻想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交错,是现实主义的精品。
10、这本书并非十全十美。具备较强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演讲稿,纵然是马尔克斯这样的大作家,依然免不了单调乏味。
11、其中有一些细节我还是印象很深,有一些趣味很“马尔克斯”。比如他写到鲨鱼,说“大鲨鱼如果你忽然猛地一下把它钓起来,头朝下,尾巴朝上,整个鲨鱼的内脏会顺着嘴流出来”。我看到这种细节的时候觉得特棒,这可能是我们想不到的“马尔克斯”的细节和趣味。
12、《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13、梅梅笑了笑。这是凄凉的惨笑,看起来倒不是因为现在情绪不佳,而像是她把这种惨笑收藏在抽屉里,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拿出来。——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14、她教给我们的比我们应该懂得的要多得多,重要的是她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没有什么比一张空荡的床更让人悲伤。——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15、阿来:刚才问题提了一个词叫“伦理”,如果是非虚构写作,确实牵扯到伦理的问题,也就是写作者的权力边界。20天,每天6小时,这个交谈过程当中有一个主导者吗?非虚构可能有时会出现某些诱导性的东西,尤其是面对活生生的人的采访时。交谈中一方面希望当事者能把精彩的东西、真实的东西讲出来,但是当他讲不出来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着急,可能就有一些诱导性的东西不自觉的出来。这个也不敢说好还是不好,但是在这里面的确包含伦理问题,大家可以共同思考。
16、她原本是幸福的,可她自愿放弃了幸福的生活。今天能稍偿所失,也算心满意足。——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17、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18、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19、“一个人要是不得不说假话,那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在说假话之前,有没有想到是不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呢?——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20、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我不是来演讲的》
21、读观念史研究著作《在经验与超验之间》(景凯旋著),感叹作者对东欧文学议论的切实,于是关注知其名而未读其书的米沃什,读了他的《被禁锢的头脑》。至此脑洞大开,我的头脑也被禁锢有年了。
22、现实中的我们很多人都像主角一样,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起来,表面上积极开朗,其实内心已经溃烂不堪。常常在独处的时候对一切事物感到厌恶,对生而为人感到痛苦。
23、《族长的秋天》虽说篇幅仅258页,但内容翔实厚重。就每一章节而言,小说的情节当然需要读者进行基本的了解,但它不完全具备线性的情节发展。因此读者实在无需耗费精力去过多地确认时空上的锚点、去梳理本就意在打乱有序性的秩序本身,而应将精力放置在感受其意识流的蔓延,而这种感受根植于对语言的感知:作为象形文字的中文和这部充满视觉化并且极具魔幻的想象力契合,我们完全可以像观赏一幅画一样去看待每一个句子,那些繁复长句中的并置的词语互相吸附化作这幅画中的一抹曲线。例如小说的开篇:“就仿如进入了另一个时代的域界,因为在权力的空阔藏身之处的废窟中,空气更加稀薄,寂静更加古旧,而事物在颓弱的光线下已模糊难辨。我们走在第一个庭院中,那里的铺地细砖败给了杂草来自地下的压力……”(第1页)
24、她的审慎合情合理,因为对于一个女人来讲,难堪的不幸莫过于穿着婚纱被人抛弃。——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25、当人们提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便自然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因马尔克斯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
26、广场上的杏树又落满了灰尘。又一个冬天过去了,但冬天悄悄的脚步声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马尔克斯《恶时辰》
27、很多都觉得邓文迪是靠不光彩的手段上位,其实她自己曾说过,她所有的一切都受益于教育,是教育给了她洞察事物把握机遇的智慧。
28、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尔克斯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作家。有的作家也很重要,但是你不会想学他,而且你也学不好他。马尔克斯的厉害在于,他一方面自身很重要,另一方面他确实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
29、他带着这个谜团,深入她的心灵反复探究,想要寻找利益却找到了爱情,他本想让她爱自己结果自己却爱上了她。而佩特拉•科特斯见他越发亲热也就越发爱他,于是在暮年将至时又重拾青春时代的迷信,相信贫穷是爱情的奴仆。想起往昔,两人都把荒唐的欢宴、离奇的财富和毫无节制的私情当作妨碍,一同感慨浪掷了多少时光才找到共享孤独的天堂。两人在无儿无女的多年相伴之后疯狂相爱,奇迹般从桌上到床上都如胶似漆无比幸福,直到年老体衰时仍像小兔一样嬉戏,像狗一般打闹。
30、人活在世上,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然后为之去努力奋斗,去飞往自己心中的山峰。
31、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马尔克斯《告别信》
32、上帝呀,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我会用凡高的梦在星星上画一首贝内德第的诗,而塞莱特的歌会是将是我献给月亮的小夜曲。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告别信》
33、揭露是爆炸性的,受到重击的独裁当局被惹怒后开始进行报复。《观察家报》报社被迫关门;水兵丢掉荣誉和前程,迅速从公众视野消失;马尔克斯也不得不因为被追杀而在巴黎开始自己的流亡生涯。在外漂泊数年的马尔克斯后来说:“我时时思念故土,这倒真有点像海难幸存者在筏子上的漂流生活。”
34、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你会过得更加轻松。
35、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36、《族长的秋天》创作于1975年,小说聚焦一位虚构的拉美军阀独裁关于权力孤独的思考,讲述他穷极一生维持的地位与财富如何反过头来驱散他渴求的爱与幸福。透过将军长达百年的岁月,读者在个体残留的本真与权力异化所致的扭曲间隙,窥见的是马尔克斯以深藏不露的笔法所描述的拉丁美洲这片土地的孤苦与飘摇。
37、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38、就像后人对春江花月夜的描述一样,孤偏盖盛唐。
39、正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西方现代思想丛书”,书目之3便是《通往奴役之路》。这书,我是知道的。在中国它大概是知名度高的了。于是选购一本。读得认真,但那不通透的译文让我几欲搁置,而思想的朝向事情本身到底还是激励我读竟。知殷海光曾译,搜得《到奴役之路》,译得酣畅淋漓,虽有删节且多是意译,但确实把握住了作者的命意。
40、一个文学教授平庸,物质现实,包括小说告诉学生,“一百年孤独”的香蕉园,马孔多镇是从哪里来的,鬼说,南美洲的作家,以及如何影响马尔克斯。
41、作为一个重度阅读爱好者,我一直深深痴迷于马尔克斯的文字。从《百年孤独》开始,我几乎阅读了他的所有作品。我一直觉得马尔克斯的文字有种无法言说的魅力,仿佛那样的文字只能是他写出来,而无论你面前有多少本书,一旦你读到那种风格的文字,你就知道,这是马尔克斯的作品。马尔克斯自己曾说:“从我开始创作的那天起,谁也无法阻止我成为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作家。”从他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他做到了。我们都知道《百年孤独》,除此之外,他的其他作品也很优秀:
42、真的是这样吗?实际剧情当然不是。尽管豆瓣大量电影条目的剧情都是直接翻译或者直接照搬IMDB,这部电影的豆瓣简介多了几句话。
43、他的身体比我们都健康,但给他听诊时,可以听见眼泪在他心里翻腾。——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44、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45、宿命让我们隐遁无踪。宿命让我们隐遁,也让我们无处可逃吧。其实宿命也就罢了,宿命感才是恐怖的。
46、198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曾经提及到他早年做记者时采访一位沉船水手的经历,“(采访)不是问和答的,那位水手只是跟我讲他的历险故事,而我是用他自己的话、用第一人称把它们写出来,就好像他就是写作的那个人。作品在一家报纸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每天登一部分,登了两个礼拜,当时署名的是那个水手,不是我。直到二十年后再版,人家才发现那是我写的。没有一个编辑认识到它写得好,直到我写了《百年孤独》之后”。
47、她们说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光天化日屠杀学生的野蛮国家来,我告诉她们说,做得对。让她们永远留在巴黎。——马尔克斯《恶时辰》
48、我不知道是否一个人在海上漂流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就会适应这种生活。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前一天的绝望都变成了一种懒洋洋的、无知无觉的逆来顺受。我敢肯定地说,一切都变了模样,海洋和天空都不再饱含敌意,一路上陪伴着我的鱼儿们都是朋友,是我认识了七天之久的老相识。
49、问: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到今年整整五十周年。各位老师有没有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之间特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