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句四句五言绝句
1、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听闻君做了汉将,胡虏的铁骑停止了南下的侵略。出塞外竖清沙漠,还朝来拜为羽林郎。风霜即使让臣子和使节受苦,但随岁月流逝我们都感激主上的恩情愈深。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6、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7、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8、《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10、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1、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2、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13、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15、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6、 这首古诗,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有多少委曲要诉说呀!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17、 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绘画面,力求语言优美。
18、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0、古体诗又称“古风”,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其名始于唐代。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体诗,如《诗经·蒹葭》《楚辞》《汉乐府·陌上桑》等。古体诗分为两类: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又称七古。
21、《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2、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2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dao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专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5、 (答案)“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26、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
27、剑(吴钩、玉龙)——建功立业、壮志难酬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28、 (答案)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的乡村生活热爱之情。
29、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30、前人论诗歌意境的,常常向往于这种境界。清王士禛的崇尚“天外数峰,略有笔墨,意在笔墨之外”(《蚕尾续文》),便是例子。
31、3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王维(唐)
32、书愤(陆游)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33、《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34、抒情诗包括爱情诗、离别诗、羁旅诗、爱国诗、亲情诗、吊古诗、述怀诗、感遇诗、颂赞诗、怨愤诗、哀悼诗、闲适诗等。
35、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6、——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7、不同的诗歌形式有不同的韵律特点。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言的。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大多浅近如话。《饮酒(其五)》是五言古诗,《雁门太守行》是七言古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字数固定、用韵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宜诵,富有音乐美。《春望》是五言律诗,《赤壁》是七言绝句。以《春望》为格律诗的典范,用韵、平仄切合格律,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相对而言,词比诗更细腻、更个人化,也有更多细节的描写。《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统编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词作。
38、7(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9、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40、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41、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飞.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