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及故事
1、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2、真相:我们来看原句,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3、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4、(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的名言及故事)。
6、真相:此句原话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用网友们的话来表示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7、(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8、(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9、(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1、真相:后半句的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12、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下次再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就笑着给他讲这个故事。
1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释义: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4、(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5、孔子语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17、出自《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18、(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9、所以以后再有人用这句话逼婚,你都可以噎回去了。
20、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21、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3、当你成功时,他告诉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25、宰予(这个学生)大白天的睡觉,孔子说:“真是腐朽的烂木头很难精雕细琢,脏泥巴墙也没有必要涂抹修饰了啊!我能又能跟宰予说什么呢?”
26、《读论语学成语》这本书的练习题量在七百道左右,考核时老师精心筛选了不到四百道题,分为近义成语、反义成语、看意思说成语、看成语说论语原句和成语运用五种题型。每个班级还特别邀请了10位家长来当考官和老师一起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27、经典诵读,让孩子从小就扎根于经典文化的沃土,今后走得更稳更远。
2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释义: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9、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他很好学,他从来不迁怒于人,不犯同一个错误,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现在来看却没有了,没听说还有更好学的人了。”
30、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3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3、在交流中,孔子知道了孩子才七岁,孔子转头就跟自己弟子讲:“这孩子如此小就能够懂得礼数,也是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啊。”
34、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3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6、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
37、如果要评选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至深的人物,首推必是孔子。他兴私学、护周礼、为仁政、创仁说、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编《春秋》。
38、孔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释义: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40、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41、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42、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43、(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6、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47、(《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48、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视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49、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50、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诲,讲究“里仁为美”。想像颜回似的长期与“仁‘’相伴,孝顺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5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释义: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今天我们祭奠孔子,共同缅怀先贤,表达对孔子的感念与尊崇,感受圣贤的精神和智慧,更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53、(简析)公平公正能使人明晓事理,偏听偏信会让人愚昧糊涂。公正使人明智,偏私导致昏暗。明白事理者,就能明察秋毫,处事公平合理。偏私之人则恰恰相反。此句揭示了“公”与“偏”、“明”与“暗”的辩证关系,在当今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4、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 所以以后再有人用这句话逼婚,你都可以告诉家长,这里的立可不是成家立业。
57、而这个颜回,却能从孔子的口中得到高度的认可——“不贰过”。
58、“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59、 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诚如傅伟勋先生所言,“原原本本地去了解原来思想家原原本本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纯粹客观的诠释是个神话”。据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真实的孔子”可能只是一个诠释的神话。正因为如此,所以历史地形成了“个个心中有仲尼”或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的现象,乃至各各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孔子观念或孔子形象在历史上彼此竞立并存或此消彼长。
6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1、“朽木不可雕也。”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老话了。这句话传了几千年,我们听了几千年,也说了几千年。
62、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63、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应该感恩先贤的大智慧,教诲我们如何为仁,如何为孝,如何为人子女。
65、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仁者不忧,是一门大学问。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里,承载了他的人生追求。兼济天下的人海阔天空,胸怀广大。小人关注眼前得失,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长久以往便“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