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文案72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01 10:0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

1、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2、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3、比如,众所周知,他的灵魂概念极其模糊和宽泛。它显然不具有宗教性,似乎也没有预设什么形而上学和神学原则。同样,它也不涉及任何自然或物理学的信念,像传统的观点那样认为,灵魂是有生命的“气息”。实际上,他在论证灵魂不朽这个主张方面也并不特别明显,因为他在《申辩》中只是说,要是灵魂不朽该多好啊!为灵魂而生(和死),它只与个人品格和正直有关,而与关于未来奖赏的期待无关。严格来说,苏格拉底的关注是伦理性的,完全没有令其前辈着迷的宇宙论关怀。

4、然而,苏格拉底的意图不只是在于摧毁他人的主张和论证,尽管他极少为自己的问题提供答案。他的意图在于迫使他人自己去寻求答案,而且,与其他智术师不同的是,苏格拉底似乎确信这些问题实际上有明确的答案。

5、直到克尔凯郭尔才发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本源以及在现代世界里苏格拉底深刻的意义所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以及探索发掘真理,而非传递真理。(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

6、苏格拉底从他对知识和美德的同一这一观点中推出许多其他结论来。既然美德是知识,由此可知,美德是一:知识是一个统一体,一个真理的有组织的体系,因此各种美德只是美德的许多不同形式。而且,美德不仅是善自身,它也对人有利。所有高尚和对人有用的行为倾向会使生活苦而且快乐;因此高尚的行为也是有用的和善的。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同一的;没有人能在缺少节制、勇敢、明智和正义的美德的情形下幸福。

7、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也没固定的施教场所。(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

8、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法涂改的单行航线图,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和把握。有的人穷其一生,也只是庸庸碌碌、千篇一律地度过,有的人却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思索当下每一步的意义。

9、苏格拉底没有试图按照主题顺序写下他的观念,显然他也没有哲学体系那样的东西。可以说,他在许多方面与《旧约》中的先知处于相同的传统,而且他也常被拿来与耶稣比较。他是圣贤、智者,也是“牛虻”。他亲自在雅典的市场上公开论证自己的哲学,展示自己的德性,因此冒犯了当局。我们对他的了解都是来自别人的记录,而我们所知道的,也主要是他的“方法”,即探询式对话,他的辩证法。在论证严密的对话中,他驳斥了一个又一个的观点。



10、苏格拉底继续反思:“我要责备前面的那些论证,它们要为我当前的处境负责,它们使我认为:那些不自觉地做这些事情的人,比那些自觉地做这些事情的人,更无价值。”

11、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12、苏格拉底对荷马史诗中二人的优劣观点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两位都是“优秀的和勇敢的”,很难辩别哪一位更好,不仅涉及他们哪一个在说真话,哪一个在撒谎,而且也涉及美德。

13、本书不同于通常以西方为中心的哲学史写法,从哲学的全球性视角出发,尤其注重对不同文明进行比较,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哲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4、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作结论。他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让他发现真知,因此人们从内心深处得到那些自以为还不知道实际上都早已具有的知识。因此可以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就会重新记忆起仿佛很久以前曾经知道的东西。

15、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16、当今世界的不合理现象,不论是民主政体、贵族政体或是专制政体,都无法通过重大的政治行为来消除。每一种社会改良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

17、他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18、道德是立身之本、行为之准,也是审察人生、观察社会的基本维度。道德不是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本公号倡导主旋律,为正义呐喊,为良知代言,为好人点赞,为善政献策。

19、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非专业人员, 业余爱好西方哲学, 无文献考证, 只谈idea.

20、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21、  中图分类号:B50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80-02

22、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23、因此,在各种苏格拉底式对话中出现的这个极为重要的德性观念(以及关于诸德性的分析),多也就是一系列无序的例子和反例,以及相应的对如下观点的持续强调:要做好人、过好的生活,德性必不可少。完全没有任何称得上德性“理论”的东西,或者说,就此而言,甚至没有关于什么可算作德性、什么不可算作德性的明确清单。至于细节,苏格拉底也没有说,甚至在他的受害者彻底被击溃、眼看要陷入绝望而需要启迪之际,他也三缄其口。苏格拉底坚持认为个人应该自己去寻找,因此我们从他那里几无所得。甚至在他似乎主张了某种立场时,他也经常会收回自己的说法,甚至加以反驳,这种情形有时还出现在相同对话之中。

24、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也就是说,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既能做到撒谎,又能做到诚实。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做不到撒谎,因为他们无知。具有能力的人,可以既撒谎又诚实,或者说,他想撒谎时便撒谎,想诚实时便诚实。

26、在《米诺篇》(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奴隶,初他对一道数学题有把握,经过反复提问质询以后,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从而猛醒自己的可笑和无知,经近一步的追问,他顿然感悟从而获得了正确的答案。根据这一实例,用对话的形式可以辩明真理。两位对话者并不知道真理在哪里,其实真理却已经在那里,两位对话者绕着真理转,并被真理所引导。

27、因此,比如说,苏格拉底会在某部对话或某卷中反驳关于勇敢或正义的定义(例如《拉克斯》或《理想国》第一卷),然后他自己又会在另一部对话或另一卷中提出类似的定义(例如《普罗泰戈拉》或《理想国》第十卷)。在某些对话中,苏格拉底似乎主张通常称作“形式论”(理念论)的学说(用柏拉图的术语来说)。可在另一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又对任何理论表示严重怀疑,并相应地提出了极为强烈的反驳理由。

28、劳伦斯·兰伯特(LaurenceLampert)认为,《普罗塔戈拉》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篇对话,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开始登上公共舞台。刘小枫指出,《普罗塔戈拉》是智术师出场多的柏拉图作品并且在场追慕智术师的年轻人也多。因此,这篇对话可以看作是苏格拉底与作为智术师代表的普罗塔戈拉的公开论辩,而且论辩的主要内容则是围绕美德是否可教展开,由此带出美德是什么、美德的统一与分离、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等问题的争论。因此,笔者集中分析《普罗塔戈拉》这篇对话来呈现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思想。通过苏格拉底和希珀克拉底在开篇的对话可知,普罗塔戈拉在希腊人的眼中是一位智术师,而且智术师对智慧的东西有知识,并且在他拥有知识的事情上可以造就人的言辞方面厉害,可以让学生也拥有知识。而在苏格拉底眼中,智术师则是贩卖养育灵魂的东西的大贩或小贩。在对话里能够体现贩卖的事情就是希珀克拉底准备交钱给普罗塔戈拉来获得知识,由此可知,养育灵魂的东西其实是指知识。苏格拉底问希珀克拉底付钱给普罗塔戈拉作为教自己的酬金是去什么人那里和想要成为人们样的人,例举了医师、雕刻家,再引导希珀克拉底说出成为智术师,苏格拉底随即表明成为智术师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后通过举例跟语文、音乐和体育老师学习来揭示出两种学习——一种是“习得一门技艺,由此成为那样的一个艺匠”,另一种是“针对常人和自由民的教化”,这种教化是指培养品德而成好人。医生、雕刻家都是某一领域或者行当具有特定专门知识的“艺匠”,智术师在这里与他们并列,那么苏格拉底显然是把智术师看作与医生、雕刻家一样的“艺匠”,其所教授的是能够掌握某一领域或行当的技艺知识,这种技艺知识与培养常人和自由民成为好人的品德的知识相对立。据拉尔修的记载,普罗塔戈拉将修辞术这一技艺传授给他人。因此,在智术师的“知识即美德”中,知识是指可以被言说、交易和教授的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行当的技艺知识,被智术师夸赞为具有养育个体灵魂的作用。苏格拉底则将智术师看作是贩卖技艺知识的贩子,并且一再推延和劝说希珀克拉底仔细考虑是否交钱给普罗塔戈拉求教,并告诫他要审慎辨别普罗塔戈拉售卖的技艺知识的益害,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智术师的贬低和不认可,以及对智术师所传授的技艺知识对灵魂有益存在质疑,他还直接将技艺知识与培养品德而成为好人的知识相对立,这也就意味着技艺知识难以促成人的美德,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否定了智术师的“知识即美德”。

29、希庇亚说:“在这一点上我无法同意你的意见,苏格拉底。”

30、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31、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32、这一点,苏格拉底事实上已经推翻了希庇亚对荷马史诗的分析。二人的确既是诚实的又是撒谎的。找不到一个人是完全诚实的,而另一个是完全撒谎的。诚实和撒谎就像一对孪生关系,“阴”和“阳”伴生在一起。

33、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法涂改的单行航线图,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和把握。有的人穷其一生,也只是庸庸碌碌、千篇一律地度过,有的人却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思索当下每一步的意义。当然,其结果的对比也是显而易见的。倘若“十年如一日”,那这样的十年、这样的人生,大抵也等同于白过。

34、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奥登堡。早年  曾在海德堡和慕尼黑大学学法律,后来在柏林、格廷根和海德堡大学学医,1909年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普通精神病理学》《理性和生存》《生存主义》《论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伟大的哲学家》《人类的未来》《什么是教育》。

35、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36、——希瑟拉·博克(SisselaBok),哈佛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37、「此念」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苏格拉底,使高高在上的哲学思想能进入公众的视野,通过对经典的导读,以此能契入公众自己的生活理念。承此想,特邀请研究者胡赳赳对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行解读和梳理,每周更新,「此念」连载。欢迎读者参与讨论与互动。

38、第三部分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现代哲学与启蒙运动

39、苏格拉底还这样表达:“那个自觉地做错事、做可耻之事、做不公正之事的人,无非就是那个好人。”

40、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41、如果一个人真正体会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就会影响他的基本思维方式。

42、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43、例如,在《克力同》这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慷慨激昂地与他的朋友争辩,并意欲说服克力同。哪怕是当他受到错误指控和不公判罚的情形下,他违背雅典法律逃狱是正当的吗?他似乎坚持认为,即使法律不公且对他不利,公民也有服从在地法律的义务。但是,在几年前,苏格拉底被僭主命令去逮捕(无辜的)同胞公民,他却拒不执行。

44、在《西方哲学与人生》中,傅佩荣老师不仅介绍了为人熟知的大哲学家所生长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也用通俗平实的话语、尽可能翔实地介绍了这些大家们的主要观点及其提出缘由。

45、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46、  通过对《申辩篇》的研读发现,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已经很明确地说出他做人做事的原则,即坚持做正确的事。叙述如“他在采取任何行动时只考虑一件事,这就是他的行为是否正确,无论善人还是恶人都一样。”(1)16这一句表明了苏格拉底为人处世的价值观立场。他甚至明确地表明,一个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立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死亡或者其他的事情根本无法对他的立场造成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所谓的立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人做出选择或判断的决定性因素及应该坚持的原则,这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轻易改变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给苏格拉底的行为确定了一个关键的准则。

47、这本哲学史大胆、敏锐而有趣,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读者感到的不是沉闷,而是挑战和惊喜。全书行文不断激发着读者思考,邀请读者参与争论、尝试新观点、回到问题源头,从而成为思考永恒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48、当时的其他教师,是收取学费的,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他办的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49、他生活的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50、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跟了他二十年。亚里士多德曾经受马其顿国王的聘任,担任过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雅典被亚历山大征服之后,亚里士多德以帝王师的身份重回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院。他的学生们后来被称为漫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希腊各邦掀起反对马其顿的风潮,他也受到波及,被雅典人控以“渎神”的罪名。为了避免苏格拉底式的悲剧,他逃离了雅典,留下一句名言:“我不要让雅典人第二次谋杀哲学。”随后第二年便逝世了。

51、其实,柏拉图用这则希腊神话所要表示的,不仅仅是生物性层面的意义,而更可能指向的是精神的圆满。因此,我们要设法从理性出发,找到一样东西真正的理型,以之为目标,让自己在行为上不断实现高的价值。换句话说,人生并非走向死亡,而是一个走向善的生命旅程。这正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核心所在。

52、苏格拉底还觅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驳斥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独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53、我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54、一个好的专业者,他有能力撒谎,而一个不好的专业人士则是没有能力撒谎的;一个没有能力撒谎的人不能成为撒谎者,因为他是无知的。这是推论所致。

55、可是那帮被他寻访的人虽然不聪明,但是很讨厌被人挑衅和打脸啊,于是大伙儿一合计(估计神也这么想):苏格拉底这样的人不能要。他就被人弄死了。而且,为了追求心中的法律和正义,他甘愿一滴不剩地饮下那杯足以致命的毒酒。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谭嗣同——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这其实就是个悖论:如果正义不存在,那你为什么还要遵守这些非正义的人制定的规则呢?换句话说,你为什么要用命去遵守它?不过,他也可能想明白了,他只是想以身殉道来换取国民的觉醒而已。

56、凯瑟琳·M·希金斯(KathleenM.Higgins),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河畔分校、奥克兰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音乐哲学以及20世纪欧陆哲学。

57、苏格拉底这样回答:知识就是高的善。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中心观点包含在这一公式中:“知识即美德。”正确的思考对于正确的行动来说是根本的。一个人要掌舵或者治理国家,就必须具有关于船的构造和功能的知识,或者关于国家的性质和目的的知识。类似地,除非一个人知道什么是美德,知道自制、勇气、正义和虔诚的含义以及其对立面,否则他就不可能是有美德的;而他知道了什么是美德,就会成为有美德的人。知识既是美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没有知识,也不可能有美德,拥有知识也就了有美德的行动。“无人自愿为恶或者不自愿地为善。”“没有人自愿追求邪恶的东西或者他认为是邪恶的东西。宁愿为恶而不愿为善,这不是人的本性;当一个人被迫在两个恶之间选择时,没有人会在可以选择较小恶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恶。”有人反驳道:“我们看见了好的并且赞同它,但是却去追求恶。”苏格拉底否认我们能在知道真的善的情况下,却去追求恶。在他看来,关于正确和错误的知识并不只是理论上的观点,而且是一个坚定的实践上的信念;不仅是一个理智问题,而且是一个意志问题。

58、但是,苏格拉底还有一种方法,也呈现为他的哲学之中,尤其是在柏拉图后期的某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在此很少再作为戏剧角色出现,而更多作为“纯粹的哲学家”出现。(在这里,“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的问题确实很重要,令人沮丧的是没有答案。)在过去的这个世纪,许多关于苏格拉底的评述主要关注的是苏格拉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而且也向来被描述“反讽”—因为他总是宣称不知道,事实上,他比谁都知道。或者,可以更好地称之为反诘法,即形成困惑(或窘境)的方法。通常,苏格拉底以寻求“定义”开始,可随后他又无形地拒斥了所给出的任何定义。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所谓的“定义”,并不是单纯的词典定义,仅仅关涉词语(比如“正义”、“德性”或“勇敢”)的用法。他是在探寻事物本身(正义、德性或勇敢)的纯粹形式。因此,他的方法似乎表明,在所有不适当的定义被抛弃之际,在这个“辩证”过程(或充满活力的谈话)中保留下来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定义。反过来,这个真正的定义会把我们指向理念本身(正义、德性或勇敢)。因此,苏格拉底似乎相信,理念本身在人类日常经验之外。

59、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60、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61、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62、一位美国当代教育家曾说,人类多少年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无苦恼的教育”,因为实际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学校有一段并不愉快的记忆。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即是一种“无苦恼的教育”。然而,现实又告诉我们:教育的进步绝不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是确定无误的,这一点只要我们抬眼看一看现实即可。这其中,部分的原因是客观现实,“形势比人强”,而另一部分原因是什么呢?正如赫钦斯所言:“只有一个苏格拉底,而且今天在任何教育制度中我知道并没有一个苏格拉底。”那种脱离了教师与学生实际的探索、问答、弥漫于课堂间师生间的对话,其实并不是在探索真理,大半是在磨蹭,因为你不是苏格拉底,学生暂时也顾不上探索真理,他需要的是成绩。结果呢?课堂上只存在斯巴达克式的训导与强制。

63、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64、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前348或347),对他老师的活动和教义进行了改写。柏拉图是个忠诚的学生,几乎可以算得上忠实的记录者和才华横溢的作家,这让我们(和苏格拉底的声誉)感到幸运。在他晚期的著作中,柏拉图开始融入自己的某些看法和观念。确实,我们所知道的苏格拉底有多少是苏格拉底,有多少实际上完全是柏拉图,直到今天仍是富有活力却莫衷一是的话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以及历史学家色诺芬和其他作家不那么忠实的描述)中得到苏格拉底的原初形象,我们就能够想象哲学史上动人的情节必定是这样的:哲学出现在雅典广场(或市场)的街道上,就像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而不是沉闷乏味的哲学研讨会。现在,让我们把苏格拉底的政治立场和死亡置于时代背景,理解是什么原因使他的学生以及从古至今的许多思想家将他视为“哲学家”。

65、《世界哲学简史》结合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有趣的人物也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晓畅的行文,向读者充分展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使读者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66、苏格拉底表现得为含糊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的边界问题。苏格拉底声称有内在的声音,即“精灵”(daemon),使他不至于越界。a这个精灵再三告诉他,有很多事他还不知道,他无知,但是,只有知识能够拯救他的灵魂。尽管如此,德尔菲的神谕却告诉苏格拉底,他是世界上有智慧的人。这两种声音并置于前,你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智慧用冷酷的现实让你明白,你什么也不知道。相比之下,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同胞公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受过教育却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民主分子,是十足的笨蛋。他还自作主张去他们知道这一点。比如,他通过询问“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知识?”和“什么是正义?”这样的问题,巧妙地表明哲学问题的困难以及他的民主分子同胞的愚蠢。

67、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8、我们已经指出,在他们迂回曲折的论证和富有技巧的修辞中,智术师常常会给出深刻的观点。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他们是“骗子”,他们的论证是纯粹的“诡辩”,但事实上,他们有大量要教导的价值。确实,他们声称要教授德性。对此,苏格拉底不同意。他认为,德性不可教。尽管如此,他与其他智术师一样认为德性很重要,并且模仿他们的方法。总之,他们共同针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抽象的、有时还深奥难懂的困惑,以及常常随之而来的的自信提供了一种健全的矫正方法,具体而言,这种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代表就是巴门尼德和芝诺。反讽的是,“诡辩”向来被用作苏格拉底的对照物,而苏格拉底则被柏拉图塑造为所有哲学家的英雄和智术师们的克星。的确,柏拉图把许多智术师塑造成苏格拉底的受害者、“对话者”和可笑的陪衬者。在对话中,好台词向来只为苏格拉底保留,几乎不会落在智术师身上。

69、然而,事实上,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智术师。相反,他用他们的修辞打败他们。他指责他们急于宣称拥有知识,并批评他们说,作为教师却经不起严格的辩证法考验。苏格拉底为知识设置了很高的标准。因此,他总是认为自己无知,而且他还擅于揭穿他人的无知。他是智术师中的佼佼者。同时,他还相信某些东西。正如命运安排的那样,他也是历史上好的公众人物。

70、作者如同苏格拉底,在书中并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某个问题上究竟有没有他“自己的观点”。他几乎对每个所提出的观点都加以质疑,三言两语就把你初受到诱惑而刚刚建立的信念摧毁殆尽,或者不加摧毁,却让你作出选择:你同意这样吗?显然,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这些提问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71、不过,人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于未来哲学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极为不同的方面:他的品格和他的方法。他极具个性,风度翩翩。他喜爱交谈和辩论,享受战胜对手的感觉,通常的做法是:抓住对手的错误,诱使他们进一步讨论,给他们些许鼓励,然后再指出对手的错误。看苏格拉底辩论,就像看语言大师的表演。他很有耐心,甚至年轻的战士(常常是他的学生)也为之动容。他很风趣,说话充满了反讽与戏谑。他也很朴实、热情,富有激情。他有魅力,是雅典年轻人心中的神话。当然,他总是在说个不停。

上一篇:5首思念家乡的古诗【文案26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