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长莺飞二月天
1、这一句诗来自清朝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是清代后期诗人,字象又字拙吾,据说他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不过他的事迹比较少,一般人只是因为这首诗知道的这个名字。
2、高鼎(1821~1861),字象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诗稿》等。
3、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扩展资料:“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4、作者简介提起高鼎,可能大部分人对他比较陌生。高鼎是清朝后期的一位诗人,其生活年代应该处于鸦片战争后,他的一生诗作并不是很多,比较出名的就是这首了,且故大家对高鼎陌生也是很正常的。
5、正月季节,梅香渐渐被时光雪藏。而我现在,只想等一壶春色。与你,在草长莺飞中对饮。我们不说风月,不说情长。只汲取时光里,我们曾经对坐的一份浪漫与温暖。若等一场春雨后,你还不来。我便将所有的悸动放逐,任它们成蝶或者成风。从此,只有一个人的青青佳话在世间流传。
6、此诗第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7、春来柳先知。春,惹人瞩目的就是那一抹飘逸的柳韵了。“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远观似烟缥缈,你会忍不住驻足留恋。扬起脸,微笑地着看,心中涌起暖暖的感动。那风摆杨柳的舞姿,犹如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妇,柔美温婉,欲语还休,曼妙可人。
8、白话文意思是早春二月,小草又新生长的嫩绿了,黄莺在天上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9、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10、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11、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12、中药学院2107班余纤纤作品
13、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是:村居作者:高鼎
14、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5、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6、就让我携禅意点点,种一株菩提,在眉间盛开出慈悲宽容。没有花期,只有永恒。
17、若有一天我要去远行,只带一本诗经和三月的柳笛。在盛开的春色里,温暖前行。穿过牧童吆喝的牛羊,我点燃麦地里栖息的那些呓语。
18、梨花、玉兰、萝卜菜,这些白色的花花则是将冬日白雪的纯洁延续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不时从花下走过,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误入其间的苗族阿妹,与美景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19、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 长”,有两个读音,chang,表示长短的长;zhang,表示生长的长。
20、《村居》这首诗描写了放学后的儿童趁着春风放风筝的情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的儿童。
1、为什么读作zhǎng?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春,柳是你淡淡的娥眉,花是你娇羞的容颜,风是你纤纤素手,水是你柔婉的情怀。你轻轻地一拂手,一帘春韵就流淌出来。柳绿了,花开了,水笑了,一身翠绿披肩,摇曳生姿,风情万千。
4、“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5、但是古体诗就不能依靠格律判断字义了。有些诗很像近体七言绝句,但是仔细看会发现,有出律的字,就不能算是标准的近体诗了。例如李白这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知道哪个字出律了吗?
6、草长莺飞二月天中“长”的读音与含义
7、静坐光阴深处,看春意渐浓,看花开满枝,看新绿摇翠,风含情,水含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采一朵白云的悠闲,携一缕柳韵的温婉,揽一份诗意入怀,静听风,枕花眠。花闲,人静,水碧,风清,禅房花木深,云水空禅心。
8、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9、需要注意的是:学,这个字是入声,古代的入声字例如:学、己、石、国.....都属于入声,入声是古代四声(平、上、去、入)之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很多古代入声字今天读作平声。第二句中的第一个字:拂,也是入声字。
10、cǎozhǎngyīngfēièryuètiān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
12、儿童嘴里的柳笛,叩开了三月的门扉。羞涩的桃花,在温柔的风里,绽放着自己的妩媚。
13、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14、翩翩走来的不只有曾经的葱茏,还有清脆的鸟鸣虫叫。拣拾一段麦香时光,沿着自己想要去的方向。选一处山清或者水秀,我要在那里幽居。心中装满阳光,迎接那些有风有雨的日子。
15、中药2109班刘颖作品
16、中药材生产与加工2101班许池作品
17、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
1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9、(清)高鼎《村居》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0、流年,疏影暗香。浅春的诗心,微凉。指尖飘过的岁月,有缱绻,有馨香,有阵阵温暖。指尖敲下的文字,如朵朵花开。婉约了清欢,妥贴了苍凉。心扉的记忆,重载着所有的芳菲。
1、午后的阳光,穿过那一扇半掩的琉璃窗,迎面吻上她美丽的额头。是时候告别了,那些挂在窗外的闲事。流浪的脚步,没有为谁停下,去了更远的远方。浅春,乍暖还寒。轻轻捕捉一缕后的梅香,雪藏流年深处,缄默一怀美好。
2、该诗句出自《村居》,是清代后期诗人高鼎所作,全诗原文如下:
3、(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中药2103班李渝宣作品
5、(出处)《村居》——清·高鼎
6、取一片云彩,我在杨柳的第一枚嫩芽里,画一笔翠碧,让春天的魂弥漫开来。盈一怀恬淡,独饮岁月。弹一曲春暖花开,给生命一份静好。没有雪的冬天,终于还是渐渐淡出了渴望的视线。那些失望的空白,闲闲的,有一丝苍白。等一场雪,我等了很久终究还是没来。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看见了春天已经向我张开了她温柔的怀抱。
7、食检2001班李静怡作品
8、药学2002班王梅作品
9、mángchèndōngfēngfàngzhǐyuān
10、遇见你,是在一枚刚发芽的草籽里。我循着清香,看见一场盛大的春事,正在酝酿。越过那一片梅香,我看见蒲公英正在为太阳写诗。一抹浅黄,一簇新绿。
11、《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2、中药2109班李哲慧作品
13、白水河两岸的桃花竞相开放,为春天的苗寨画上浪漫的那一抹粉色。粉色的花瓣在微风拂动下洒落一地的花瓣雨,少女们在漫天飞舞的花瓣雨中踏春而行真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
14、春分,你是入眼的沙,你是呼啸的风,你是萌动的景;春分,你是归来的燕,你是发声的雷,你是闪光的电。春分麦起身,春耕紧跟行,土地解冻,河流解封,一刻值千金,这一天我将与你平分昼夜,这一天我将与你平分春色。
15、在这首诗里,“长”应该读作zhǎng,是成长、长大的意思。
16、中制2001班杨鹭作品
17、药学2001班夏龙发作品
18、出自《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19、上一篇推文展示作品有误,在此向刘颖同学和姚傲然同学表示歉意。
20、药学2112班陈乐作品
【axxzhouaxxyyflongdd】四、草长莺飞二月天
1、再过几天,就是桃花的世界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位从崔护诗里走出来的姑娘,“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千年的桃花,千年的春风,或许是因了这首诗,变得更加灼灼其华,温柔多情。
2、燕子来了,她还坐在那里。任风漫过身畔,去了更远的地方。快乐,已走失了原来的模样。如昨天那一声戛然而止的蝉声,永远的留在了昨天。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作者)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又字拙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以后上百度自己搜吧,都是老问题,很方便的。
4、(清) 高 鼎
5、春天的苗寨,除了赏花赏景还可以在苗寨里面,看到免费的传统民俗演出。苗族人民勤劳勇敢,从小能歌善舞无论在哪儿都能开辟一方场地,以芦笙、木叶为乐器,尽显豪放爽朗之姿,无论是气势磅礴的铜鼓舞,节奏分明的木鼓舞,还是独特新奇的芦笙舞,亦或动人心弦的古歌。都无一不在彰显着苗族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6、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7、这首诗浅显易懂,描述了一幅春天的图画。二月里,小草在长高,鸟儿在飞翔,河堤边的杨柳低垂,放学的孩子们在春风里放风筝,充满了欢快的生机勃勃的气息。
8、从格律上来说,这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仄起平收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必须是仄声,所以,长,不能是(cháng),必须是(zhǎng)。
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1、或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我们的精彩人生”进行关注。
12、也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得的幸福
13、二月是农历二月,相当于阳历的三月!也就是初春!高鼎(dǐnɡ),字象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你要问哪里,那我就猜是在浙江吧!
14、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15、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16、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
17、也有诗云:“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18、拂堤扬柳醉春烟《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9、中药2109班吴鑫娜作品
20、草长莺飞二月天的“长”的意思其实很好判断。当然念做“zhǎng”,只要会做格律诗的人一看就明白。
【axxzhouaxxyyflongdd】五、草长莺飞二月天拼音
1、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的静态,后半部分则添加了一个动态。物态人事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春”景这一主题下,和谐地得到了统一。
2、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草长莺飞二月天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拂堤杨柳醉春烟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儿童散学归来早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忙趁东风放纸鸢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4、唐朝杜甫曾写过:“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问句;
5、后该轮到梨花粉墨登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场梨花雪啊,纷纷扬扬,铺天盖地,气势浩荡!纷纷开且落。走啊,喊几个知己,踏春去,赏花去!春天呈献给我们的是一场又一场花的盛宴,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切莫辜负了这大好华年。
6、诗词出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这首诗此诗全文如下:
7、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村居》(作者)高鼎(朝代)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白话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创作背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临,而写下此诗。
8、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美好的春天,疫情突如其来,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坚信,一切终将过去,定会春暖花开。
9、而宋代刘克庄几百年后回答:“而今纵有看花意,不爱深红爱浅红。”
10、草长莺飞二月天,
11、春天,年年不约而至,而每一次抵达,都是满眸惊艳,每一次到来,都是永如初见。时光可以变老,爱情可以变淡,而春天,在我们视觉里,永远是初见的嫣然。
12、中养2002班田香作品
1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要想完全理解这两句诗想要表达的准确意思,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4、龚自珍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春季。村居作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6、出自高鼎的《村居》,意思是在农历二月份的时候,青草都已经开始发芽,黄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杨柳长长柳条被风吹的轻轻摆动,水泽和青草中间蒸发的水蒸气像烟雾一样飘荡着,仿佛杨柳都沉醉在其中一样!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的是二月的初春季节。
1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作者)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又字拙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19、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描绘的是早春时节,生动活泼的农村景象,春意盎然。
20、《村居》描写的是诗人居住在农村时看见的画面,诗中描写的景物有青草、黄莺、堤岸、杨柳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全诗描写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表达了作者对安逸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