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德裕
1、李德裕力主平定昭义镇的片段,可以说是李德裕高超才能的一个展现。以至于,其可以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并帮助唐朝渡过危机。而当我们今人回首李德裕这位晚唐名相一生的点滴,亦能发现李德裕实为唐代一大能臣。
2、纵观李德裕的一生我们能够发现,在李德裕数十年的仕途生涯中,他曾三次出镇浙西、一次出镇西川、一次出镇淮南,而在武宗朝其则位居人臣之首。史书评价李德裕“所历征镇,以政绩闻”而后来武宗朝李德裕的一系列操作也表明,李德裕在当时完全是一个力挽狂澜的存在。
3、829年8月,朝廷召回李德裕任兵部侍郎,而刘禹锡追随宰相裴度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却未能实现。从此刘禹锡和李德裕天各一方。尽管如此,他们结下的诗情却很牢固。841年,刘禹锡读到了时任宰相李德裕写的《秋声赋》。李德裕在《秋声赋》序中感叹光阴的易逝,这让刘禹锡感触很深。于是刘禹锡也写了一篇《秋声赋》,抒发了与“清秋可悲”迥然不同的感情,他把自己比作有病的老骥,但仍想着驰骋千里,以此劝慰李德裕打消迟暮之悲,振作精神。或许是受了刘禹锡的鼓舞,李德裕后来的政治生涯颇有建树,而刘禹锡却于842年卒于洛阳。
4、祖父:李栖筠,官至御史大夫,封赞皇县公。
5、他把李德裕从淮南请回来,他们要君臣联手,做一些大事业。
6、②李德裕自以门荫起家,远嫌疑而名位亦伸,既有以谢荐绅之怨怒;其知贡举,榜发而有“相将白日上青天”之誉;迨其贬窜,而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之思;持此以摘发奸私而快其诛鉏,何求而不克乎?幸而德裕之于唐,功过相半也,使德裕而为温体仁之奸,唐亡于其手而众且欣戴焉。
7、据记载,在刘悟担任节度使的前期是听从朝廷命令的,但是由于朝廷十分宠信刘悟,刘悟借此嚣张跋扈了起来,并且效仿了前面所提及的河朔藩镇的三镇割据。由于刘悟势力的扩大,便开始不再对朝廷的命令,这就奠定了泽潞镇危害朝廷统治基础的开始。
8、yáo zhī bì fēng shǒu,dú lì yān lán nèi。cǐ shí yī wǔ sōng,cāng cāng jǐ qiān zǎi。
9、唐武宗这个裁判决定:恭喜李德裕获得胜利。
10、他还建设“道德培训班”,军队将士必须进班学习,不及格不准当兵了。
11、历史上唐武宗一朝,相较于其它中晚唐皇帝在位时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宦官势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
12、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宪宗时期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牛党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而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
13、据史料的记载,李德裕在浙西期间“凡旧俗之害民者,悉革其弊”此外,李德裕还聚拢当地军心,在节省府库开支的同时,将剩余财物全部供给军队,使军士毫无怨言。以至于,李德裕出镇浙西期间“数年之间,弊风顿革”
14、唐武宗臣的坚持和宦官的支持
15、李德裕和牛僧孺都有当丞相的希望,但当时朝中宰相李逢吉跟他的父亲李吉甫有私怨,他指使他的党羽排挤李德裕,将他外放当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在浙西几年就把浙西从一个衙门库银空空,盗贼泛滥、祠庙遍地变成了库银充裕,民众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唐武宗当了皇帝后,李德裕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宰相,他改革弊政、外消藩镇、平定泽潞、北伐回鹘被封为卫国公。
16、也就是说,当初斥责武元衡宰相,不能以国事询问自己的李德裕,多年之后变成了千方百计打压人才伪君子。
17、泽潞镇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18、许浩:然(藩镇)亦乘人君之暗懦、宰相之凡庸耳,有君如宪宗武宗,相如裴度李德裕,则剪殪而芟刘之不遗余力矣。后之人君览此,其亦拔祸本,揽权纲,任贤辅,惜名器,庶不成此厉阶也。呜呼!万世之炯鉴哉!
19、长庆二年(822年),李德裕改任中书舍人,仍充任翰林学士。李逢吉在元和年间便与李吉甫结怨,因此指使党羽摈斥李德裕,终李德裕被免去翰林学士之职,改授御史中丞。六月,李逢吉拜相,欲引荐牛僧孺。当时,李德裕与牛僧孺都有拜相的希望,李逢吉担心李德裕会破坏此事,便于九月将其外放为浙西观察使。牛僧孺则被授为同平章事,拜为宰相。
20、宋祁:①当国凡六年,方用兵时,决策制胜,它相无与,故威名独重于时。德裕性孤峭,明辩有风采,善为文章。虽至大位,犹不去书。其谋议援古为质,衮衮可喜。常以经纶天下自为,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是时王室几中兴。
1、长庆元年(821年),李德裕针对当时外戚干政的现象,上疏道:“本朝旧例,驸马不得与朝廷要员相来往,玄宗年间禁止尤其严格。近日驸马常至宰相与要官私宅,有时泄露机密,交结内外,这是很大的弊病。请陛下宣示宰辅大臣,驸马等皇亲国戚,今后凡属公务就在中书省会见宰相,不要让他们造访私宅。”唐穆宗赞同。不久,李德裕改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2、“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
3、孙甫:①德裕所与者多才徳之人,几于不党。但刚强之性好胜,所怨者不忘,所与者必进,以此不免朋党之累。
4、还是说武宗的会昌中兴,是因为李德裕的才干呢?
5、正当进讨刘稹节节胜利之际,会昌三年十二月,太原又发生杨弁叛乱,杨、刘叛军,互相呼应,形势骤然变得恶劣起来。武宗以刘稹之叛未平,太原之乱又起,也很担心。所遣使者马元贯受杨弁贿赂,谎报军情,言扬弁兵强马壮,遭到李德裕严辞斥责。李德裕冷静分析形势,力排罢兵之议,并当机立断,决定先平太原之乱,令王逢、王元逵所部进讨杨弁。戍守榆社的河东节度使军队得知朝廷将派外地军队进讨太原,怕自己在太原的家眷遭误杀,河东监军吕义忠急忙率兵攻取太原,诛杀杨弁。太原之乱很快平息。
6、同年四月,唐文宗患病,宰相王涯召李德裕入京探疾。李德裕却逗留洛阳,没有前往长安。而这时,又有人告发李德裕,称他在西川之时曾征收三十万缗悬钱(指以物抵押的),使得百姓困苦。李德裕因此被贬为袁州长史。后来,李宗闵、李汉因结党被贬,王璠、李训也在甘露之变中被宦官处死。唐文宗这才对前事有所醒悟,知道李德裕是在党争中受到诬陷。
7、历史上的这段时期,李德裕不再向此前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那样,来回辗转于浙西、淮南以及西川等地,而是继任武宗朝的宰相,这一任便是六年之久。
8、价值2万3千两银子的美女化妆品。
9、武则天为了拉拢寒门士族,放低了标准,只要你成绩好就可以录取。注意:寒门士族也是士族,不是真的寒门。
10、为了将来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发奋攻读经史,尤其喜欢《汉书》。
11、梁启超先生则将李德裕列入“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的行列。而在李德裕生活的年代,当时的晚唐诗人李商隐更是赞誉其为“万古良相”可见,中晚唐时期的宰相李德裕,始终都是后世推崇的一个对象。
12、(答案)(小题)(4分)李诗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失望心情。(2分)岑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2分)(小题)两诗的抒情方式都是含蓄委婉的(答“间接抒情”也可)。(1分)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1分)岑诗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和谐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1分)(答案解析)(小题)“对帝京的怀念”和“有家归不得”各1分,“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昔盛今衰的慨叹”各1分(小题)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点,都是“间接抒情”,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即可。
13、大中元年(847年),宰相白敏中、崔铉指使党羽李咸,检举李德裕辅政时的过失。李德裕因此被贬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事务。后来,白敏中又指使前永宁县尉吴汝纳进京诉冤,称李绅诬奏其弟吴湘赃罪,李德裕枉法附会李绅,致使吴湘冤死。唐宣宗命复审此案,李德裕再贬潮州司马。大中二年(848年),李德裕从洛阳由水路南行,赶赴潮州。当他到达潮阳后,又贬崖州司户参军。
14、而后世则多用此词来形容政治才干超群的人。
15、说的是流放海南岛的事
16、所以说,后世对李德裕的种种赞誉完全合乎情理。
17、李烨,早年曾入汴宋幕府,后历任立山县尉、郴县县尉。
18、而以当时的历史来看,李德裕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唐代“安史之乱”结束后,朝廷依旧在中原地区保有大量的节度使,并使这些节度使掌握大量兵马。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借这些中原藩镇来遏制“河朔三镇”昭义镇亦属于其中之一。如果此时唐朝默认了昭义镇的割据,那么其余的藩镇自然也会有心效仿,那么唐朝维系的藩镇体系便会有崩塌的可能。
19、没想到武元衡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问题抛出之后,李德裕竟然久久不回答。武元衡以为李德裕打不出来,哈哈一笑,转身出门去了。
20、禁毁佛教:在会昌灭佛中,李德裕的态度坚定而严厉。当时五台山僧徒多拒绝还俗,逃奔幽州。李德裕向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施压,张仲武只得严禁“游僧入境”。主客郎中韦博认为毁佛太过,也被外放为灵州道节度副使。
1、李吉甫五十一岁时出镇淮南,五十四岁时被征召回朝,再次拜相。而李德裕出镇淮南,入朝复相的年龄都与父亲一模一样。
2、武宗于第二年改元为会昌。李德裕在会昌五年间,一直为首任宰相,也是他在政治上有作为的时期。如:积极抵御回纥入侵,平定泽潞叛乱,改革朝政,抑制宦官,并提出宰相任职时间不应过长(多不超过三考)等极有见地的政治见解,在封建社会中是极为难得的,当然这些功绩也与武宗在位期间对他极其信任有关。事实上唐武宗时期的宰相除了李德裕之外还另有几人,但都无实际权力,武宗唯信任李德裕一人而已,时人称呼那些人为“伴食宰相”,就是陪着吃饭不干事的意思。
3、李德裕怀疑案子没有审问清楚,于是隐约地对僧人稍加诱导,僧侣于是说出他的冤情道:“多少年来,都是只移交记录银两的文书,其实早就没有银两了,众僧因为我孤立,想乘此机会排挤我。”李德裕说:“这种事不难查清楚。”就找了数顶轿子,命令相关的僧侣都进入轿中,轿门对着墙壁,彼此看不见,再命令人取各种形状的黄泥来,让每个僧侣分别捏出交付给下任的黄金模式,作为证据,僧侣既不知道形状,当然捏不出来,前数任住持僧侣才俯首认罪。
4、但不可否认,武宗时代的唐朝能得到认可,至少是所有节度使的认可,李德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李德裕一生毁誉参半,后世史学家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说他是一代“贤相”。在他之后,李唐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出色的宰相。
6、为何朝廷要对泽潞镇进行讨伐?
7、没有被弹开的人吓坏了,连忙跑回去报告头领。头领听了很气愤,在崖州奸官的唆使下,准备攻打南加纳村,要李德裕赔钱赔命。
8、有人做出过假设,如果没有党争出现,按照李德裕制定的政策,大唐王朝有可能再次出现中兴。
9、李德裕其实很早就有当宰相的希望。
10、在刘禹锡被逐出长安不久的806年,李德裕还是父亲李吉甫身边的跟班,但不久李吉甫被任命为宰相,李德裕为避嫌,自请离开朝廷,而到藩镇任职。822年,李德裕被任命为润州刺史兼浙西观察使,一干就是7年。正是在润州(今镇江)时期刘禹锡跟李德裕有了相会的机缘,两人以诗结下友情,刘禹锡曾将两人的唱和作品编为《吴蜀集》。
11、外部有藩镇割据,尤其以河朔三镇为甚。草原上,回鹘崛起。内部有太监专权,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甘露之变”,朝廷大臣被杀了一大半。
12、出门之后,半路上恰巧遇上了回来的李吉甫,武元衡说,李相,我已经见到你儿子啦。李吉甫说,我儿子应该还可以吧。
13、元和中兴,刘悟杀死节度使李师道投降朝廷,出于安全考虑,中央安排他去临近的昭义,当了一把手。
14、而在唐文宗在位的后期,李德裕曾两次出镇浙西,一次出镇淮南。直到开成五年(839年),文宗病逝武宗继位,李德裕的才得以再次回到长安,而
15、《资治通鉴》便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节度使便是唐朝初期基于军事形势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16、唐武宗继位之后,虽然大力加封拥立其登上皇位的宦官,但实则采取了冷淡的方式应对宦官。而李德裕所采取的方式,则更为直接,即逐步削夺宦官监军的权力完成对宦官的遏制。
17、这中间,受“牛李党争”的影响,李德裕多次入朝都以失败而告终,以至于,长期奔走于各地。直到唐武宗李炎继位,李德裕才得以坐镇长安。但对于李德裕来讲,安稳的时间并不长久,唐武宗离世唐宣宗继位后,李德裕旋即便被贬往天涯海角。
18、在武元衡之前的中央,李吉甫是出了名的主战派。
19、李德裕在晚唐时期,就被评价为“万古良相。”
20、吐蕃首领听闻悉怛谋率领众位将士归降唐朝这一消息后,愤怒,在悉怛谋和他的将士们还没回到故土之前,就将他们杀死在边境上,可见当时的吐蕃是多么的残忍无情,跟他们讲仁义道德简直是浪费口舌,你顾及唐朝于吐蕃的盟约,放他们归国,可是等他们力量壮大之后,是不会顾及盟约的。因为他们残暴,没有人性的。后来的世人也研究发现,牛僧孺明显过于夸大了吐蕃的军事实力,当时吐蕃已经陷入分裂,内争不断,根本不可能对唐朝发动进攻,如果听从李德裕的建议,接受悉怛谋的归降,乘胜追击,继续攻打,会大大挫败吐蕃的军事实力,让他们不敢造次,从而加强唐朝对吐蕃的统治。牛僧孺犹犹豫豫,顾前顾后,不如李德裕有魄力,李德裕有勇有谋,比他更适合担任当朝宰相。
【axxzhouaxxyyflongdd】四、李德裕素奇其才翻译
1、宦官专权,是唐王朝一大毒瘤。宦官在外勾结藩镇,在内扰乱朝政,陷害忠良,贪污受贿,甚至左右皇帝,无恶不作。李德裕对宦官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极力反对宦官专权。
2、以至于,《新唐书》评价称“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而当我们回顾史料也能发现,李德裕所以如此受后世推崇,恰巧也同其会昌辅政期间的作为有直接的关系。
3、根据史料的记载,李德裕“自开成五年东回纥至天德,至会昌四年八月平泽潞,首尾五年,其筹度机宜,选用将帅,军中书诏,奏请云和,皆独决于德裕,诸相无预焉。”换言之,唐武宗在位时期不论是打击回纥还是平定泽潞,近乎全是李德裕运筹帷幄的结果。
4、泽潞这一战,将分散的泽潞镇重新归置到中央的统治管理下,对于唐武宗朝的统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当细细观察平定泽潞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发动平定泽潞战役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5、中原藩镇势力认为,中央需要依靠他们遏制其他的势力,因此拥兵自重,十分高傲,无视中央派遣无视朝廷。这就对唐武宗的统治形成了一个威胁,不利于朝廷威严的树立,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6、是同时代的诗人李商隐对他的评价
7、这里的李崖州指的就是晚唐名相李德裕。
8、凭借重新树立朝廷的功劳,李德裕北封为卫国公,进司徒。
9、839年,唐武宗继位。
10、李德裕能成为古代十大宰相,是因为武宗的提携吗?
11、这李德裕呢,年少是嘲笑武元衡不专心国事,长大之后,成年之后,掌权之后,自己又是如何呢?
12、唐宣宗素来厌恶李德裕专权,他即位之时,李德裕主持册封典礼。大典完成后,宣宗对左右内侍道:“刚才靠近我的是不是李太尉?他每看我一眼,都让我紧张的毛发直竖。”
13、而这位中晚唐名臣的落幕,似乎成为了唐王朝终败落的一个预示,因为自这之后,直到唐朝灭亡,再也没有宰相能够同李德裕相提并论。
14、稍后的李之仪《书牛李事》中云:“武宗立,专任德裕,而为一时名相,唐祚几至中兴。”(《姑溪居士集》卷十七)
15、裴度只有一个人,却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后来淮西被灭了,河北三镇也表示了臣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有的军镇节度使都写信,向宪宗表示忠心,成就了元和中兴。
16、唐文宗欲任命白居易为宰相,并询问李德裕的意见。白居易与牛僧孺交好,李德裕对他素来厌恶,便道:“白居易年老多病,恐不堪担负朝廷重任,其从弟白敏中学问不低于他,可加以任用。”唐文宗虽任命白敏中为翰林学士。但唐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失势。白敏中却趁机极力排挤李德裕,并指使李咸揭发李德裕的罪行,使得李德裕被贬为闲官。白敏中也被认为是牛党的重要成员。
17、实在是朋友刘禹锡催逼太紧,于是答应,为了朋友,勉强一看。和当年批评武元衡,询问少年不问国政,实在是天壤之别。看来,李德裕也是对他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了。
18、当时海南是烟瘴之地,离中原遥远,流放到那里就像去了鬼门关,十有八九回不来
19、正是这件小事,影响力李德裕后半生的人命运。
20、李德裕早年担任翰林学士时,与同院的李绅、元稹交情深厚。三人都以文才著称,被时人称为“三俊”。
【axxzhouaxxyyflongdd】五、李德裕的诗
1、开成元年(836年),李德裕被授为银青光禄大夫、滁州刺史,后改任太子宾客。十一月,唐文宗又任命李德裕为检校户部尚书、浙西观察使,这是李德裕第三次出镇浙西。开成二年(837年),李德裕又接替牛僧孺,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2、长庆二年二月,李德裕被任为御史中丞,出翰林学士院。这时朝政又有所纷争。先是元稹已拜相,裴度也自太原入朝,同时入相的还有李逢吉。李逢吉与裴度不和,借端攻击。六月,元稹、裴度俱罢相,元稹出为同州刺史(后改越州)。李逢吉擢引牛僧孺入朝,而于九月出德裕为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李德裕在浙西任时,注意改革旧俗,破除迷信,禁止厚葬,奏去管内淫祠1015所。在此时期,他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均有诗唱和,刘禹锡后将他与李德裕唱和之诗编集,名为《吴蜀集》。
3、从小生活在宰相圈子里,看起来李德裕的辉煌人生已经被规划好了,但他的父亲却给他选了一条艰难的路。
4、李德裕天赋才智出众,宪宗皇帝很喜欢他,将他抱坐在自己的膝盖上,他的父亲李吉甫经常在同事面前夸奖他机敏善辩。宰相武元衡召见李德裕。问李德裕说:“你在家喜欢看什么书?”意思是看他的志向是什么。李德裕不回答。第二天,武元衡告诉了李吉甫。并开玩笑说:“这个孩子是个呆子。”李吉甫回去以后责备李德裕,李德裕说:“武元衡身为皇帝的辅政大臣,不问如何治理国家,而问读什么书,读书有成的人均担任礼部的职务。他的话不合适,所以我不回答。”李吉甫第二天又告诉了武元衡,武元衡惭愧。由于这件事,李德裕的声名迅速传播开来。
5、父亲:李吉甫,宪宗朝宰相,封赵国公。
6、那是一次双赢的合作,裴度有了名气,宪宗有了江山。
7、对此,史书则用了“料敌制胜”这个词来形容李德裕的能力。
8、事实上,裴度一直是李德裕的偶像,而且两人的关系很亲密。
9、抑制宦官:李德裕提高相权,便不可避免的限制了宦官的权力。他还曾与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商议,不许监军宦官干预军政,并限制其卫兵人数。终武宗一朝,宦官始终不能干政。
10、《宵衣箴》,规劝敬宗勤政爱民,上朝不要太少太晚。
11、李德裕又掉转枪口,加紧讨伐刘稹。刘稹既失河北三镇的倚靠,又遭成德、魏博两镇的协力进攻,势孤力单,加上内部众叛亲离,部将高文端、裴向、崔嘏(gǔ)先后投降,邢州、冏(jiǒng)州、磁州相继失陷,刘镇后走投无路,为其部将郭谊、王协所杀,朝廷收复昭义镇,平镇的战役历时一年,取得全面、彻底的胜利。
12、②武宗之讨泽潞,全由李德裕主谋,故本回于德裕规划,叙述较详,当时前敌诸将,非真公忠无经德裕操纵有方,能令悍夫怯将,并效驰驱,决机庙堂之上,转移俄顷之间,中使不得关说,武人乐为尽死,即裴度杜黄裳诸相臣,恐亦未之逮也。
13、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唐朝末年的“牛李党争”。牛党领袖叫牛僧孺,李党领袖叫李德裕,这两个政党之间的斗争持续40余年,彻底拖垮了大唐王朝。
14、唐武宗与李德裕共同合作,改变了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很多寒门子弟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李德裕还建立了一支精锐的唐军,这支唐军战无不胜,平定了边关的战乱,为唐朝带来了十年的和平。后来唐武宗去世,唐宣宗上位,李德裕被贬至海南,而唐宣宗却凭借李德裕的劳动果实开创了“大中之治”。李德裕做出了如此多的的贡献,但仍然被人骂作“奸臣”,是因为他们觉得李德裕所做的事情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而对于贫苦之人,李德裕给他们机会,他们自然感激他。
15、《李德裕见客图》1948年张大千
16、而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原藩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帮助朝廷遏制河朔藩镇,所以朝廷由于没有强大的常备军来借助藩镇的力量来遏制藩镇。那么如果藩镇作为一种军事力量可以为朝廷所用,为什么还需要讨伐呢?这就因为中原藩镇包括泽潞镇并非完全听命于中央的。
17、李德裕在兵部又干出了成绩,被升为宰相。李德裕当上宰相之后,受到了牛党二把手李宗闵的排挤,由此他们之间结下怨恨。
18、刘悟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从谏担任节度使。刘从谏不仅拥有强大的兵权而且颇具威名,但是刘从谏与当时掌权宦官的仇士良等人不和,因此在唐武宗继位时,朝廷不接受刘从谏献上的名马,由此刘从谏认为有人从中作梗。
19、他从小就是“五道杠”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以弱胜强,这就是李德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