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4 18:45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永遇乐

1、纵横仕宦,驰骋商海,几许炎凉甘苦。

2、去日无多,争分夺秒,休要空悲叹。

3、这首词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

4、《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5、众纷纷、容颜欲醉,作诗相答情敛。

6、忆童年、欢声雀跃,回眸似梦如幻。

7、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然后在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钦佩,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8、燕舞枝头,莺啼翠柳,大地新春换。

9、上片怀古抒情。第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



10、宋词中出现了苏轼、辛弃疾这两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词里“大山”,可谓先后辉映,共灿文苑.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乃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所作,先抒发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之情,后抒发自己功业无成之喟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开篇即引入人物,引入历史,展示诗人之怀古之幽情.二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有可比之处,真是同中有异,各有其绝妙.

11、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12、赤日熔金,朝霞给力,千古玉溪佳句。

13、满庭是、桃红李白,一帘画卷。

14、要结合下阙来看上阕作者主要是借赞扬孙权和刘裕来表明自己也还能像他们一样为建功立业的。

1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6、更赢得、嘉名胜境,龙腾凤舞。

17、不堪揽镜,朝青暮雪,过隙浮生何短。

18、注释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

19、千古江山(千古照应怀古,古往今来之意,江山以大代小,指的就是京口,三国吴曾建都于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没有了当时的模样,这里应该代指吴国故宫),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景的夕阳下有草树的狭小街道),人道寄奴曾住(人们都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在这住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这三句说的是当年刘裕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20、抚今遥想,繁华胜地,以为梦中难现。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恍然如幻,影似旧日,怨我迟来前样。

2、腊鸡冬笋,时蔬春卷,陶醉农家宴。

3、总之,这是盛日与衰年反差极大的两幅画面。张岱《陶庵梦忆》序曰:“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李清照晚年心境,此数语可以尽之。

4、茸草初萌,花苞方露,只待春霖伴。

5、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6、垂髫黄发,达人脱颖,博得屏前青眼。

7、舞文弄墨,自得其乐,感慨韵中吟遍。

8、四十三年(sì shí sān nián),

9、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如猛虎。

10、yè máng máng , zhòng xún wú chǔ , jué lái xiǎo yuán xíng biàn 。

11、满怀欢乐,温馨遍布,但看世风如愿。

12、《永遇乐》作于李清照暮年,开篇渲染出绚烂但凝重的暮色,描绘出与往昔“中州盛日”避异的元宵氛围。词人以对比手法,写两宋都城、元宵景象,以少女时代“争济楚”的意气映衬老来“怕出去”的心情,看似在写闺情,其实蕴含着身世之悲和国势之叹,更显主旨厚重。

13、④梦中惊醒,黯然心伤。梦云,宋玉《高唐赋》谓楚王梦见巫山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此借指梦见盼盼。

14、喜儿童,搜寻偏爱,舞刀弄枪呼喊。

15、碎雪临窗,朔风吹树,温度翻转。

16、视频屏见,永遇乐赋,小字送敲心语。

17、翻译: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地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18、《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19、彩灯高挂,瑶琴酣抚,佳节又逢三五。

20、夜无眠,呼朋携侣,漫游小康琼苑。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

1、苦回首、青梅已老,几多暗换。

2、评论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3、“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

6、雨打风吹去(yǔ dǎ fēng chuī qù )。

7、míng yuè rú shuāng , hǎo fēng rú shuǐ , qīng jǐng wú xiàn 。

8、《江神子·恨别》苏轼|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11、岁月如梭,人生似梦,两鬓霜露。

12、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大手笔。

13、霓彩萦楼,月轮出海,光耀无限。

14、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15、日照山川,河流跌宕,齐盼春归燕。

16、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7、几长梦,抚琴一曲,合融意境。

18、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19、山涧回流,野原归绿,融雪春畔。

20、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

【axxzhouaxxyyflongdd】四、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苏轼

1、千古江山(qiān gǔ jiāng shān ),

2、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地区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3、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4、倏忽节去,终得分袂,又剩空巢翁妪。

5、西风催雁,飞霜落叶,朝暮晦明轮递。

6、②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7、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8、嫦娥舞袖,桂依玉兔,阆苑人间同喜。

9、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10、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11、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2、良宵事、汤圆珠润,款款蜜意烹煮。

1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

14、乍暖还寒,雪晴霞耀,月圆云淡。

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6、唯有江波,东流向海,一去何曾返。

17、qū gǎng tiào yú , yuán hé xiè lù , jì mò wú rén jiàn 。

18、yàn zǐ lóu kōng , jiā rén hé zài , kōng suǒ lóu zhōng yàn 。

19、(解读)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0、可堪回首(kě kān huí shǒu),

【axxzhouaxxyyflongdd】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1、《永遇乐·落日熔金》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

2、尚能饭否(shàng néng fàn fǒu)?

3、祝安好,前程路漫,顺随。

4、筑梦随波,时逢倦暖,一切听风雨。

5、乐融融,千家万户,举杯众歌春曲。

6、碌碌忙忙,红尘陌上,尽把青春付。

7、自由中,悲欢或有,感时几多清冷。

8、可堪回首,佛狸祠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与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古喻今,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9、同享春光,共描春色,田野鲜花绚。

10、本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流传甚广,明代杨慎曾在《词品》中称“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词人运用多个典故,却并无生搬硬套和“掉书袋”之嫌,反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熔裁有方,浑然一体,怀古、忧世、抒志三者兼具。

11、全词以千古英雄功业开篇,借以表现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眼前沦陷区民众安于异族统治,似不再指望恢复,词人颇感不安.眼前的苟安与南宋小朝廷的草率用兵,让词人很是忧患,也感伤自己的壮志难酬.

12、全诗解释: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13、送亲别友,长亭醉酒,恍惚未来千等。

14、柳花低诉,黄昏泪满,片绣点茵芳乱。

15、天涯游子,难觅归路,望断故园惆怅。

16、不知身在何处,这是失去了空间感。接下去的不知春意几许,又是迟钝了时间感,或者说季节感:暮霭如烟浓浓地染上岸柳,幽怨的笛声起来,听得出是在吹《梅花落》的曲子,料想春意是不是也很有几分了?不确定,因为自己久不出门,懒得应酬了。

17、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18、但李清照的个人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转折,词意也急转直下——

19、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20、红男绿女,挤来涌去,一夜不知疲倦。

上一篇:天净沙秋思赏析【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