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子名言
1、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2、(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5、(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8、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9、隐喻孩子美梦成真、有想法、有创意。《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10、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11、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1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4、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15、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16、(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7、(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8、释义: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没有“执念”、“妄念”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在任何事情上才会游刃有余。
1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20、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1、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2、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能够尽行的。)
5、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6、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7、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这甚善。儵与忽谋极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这。”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8、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翻译):天地有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10、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11、《庄子·田子方》(翻译):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解)“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13、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4、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15、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翻译):骷髅说:“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放纵自如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不能超过啊。”
16、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17、(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19、(释义)不贪世俗的快乐,乃有真正的快乐。不享世俗的荣誉,乃有真正的荣誉。
20、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1、(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2、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3、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4、庄周慧眼,透彻小人、圣人,主张保全人的本性,可现实中汲汲于名利的俗子如过江之鲫。中国人反异化也过早了,物质文明尚不发达,就反物质文明,只能导致贫穷、落后。
5、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8、天下莫不以物外物易改变其性本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为蝇头小利而献身,士知识者则以身殉牺牲于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伤害本性,以身为殉以人身殉物,一也。
9、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10、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11、释义:万物同天人合所以无己、无功亦无名。
12、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13、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14、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
15、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
16、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8、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20、豫商大平台是在鲁豫商的乡情交流、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平台,是在鲁豫籍青年务工创业的平台,是在异地工作生活的所有河南人的家。
【axxzhouaxxyyflongdd】四、老子名言
1、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 (解)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解)真朋友不言利。
4、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
5、(译)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6、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中耕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9、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10、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1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翻译):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1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4、解析: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15、吾生亦有涯,而知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8、出自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指能像珍贵自身一样珍贵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能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19、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0、(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axxzhouaxxyyflongdd】五、庄子名言名句天下有道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5、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7、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8、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10、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1、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2、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15、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体现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即物我不分。
16、(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即: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
17、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18、(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19、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20、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