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曲名句
1、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越调·小桃红》)
2、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1285年到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1295年—1297年间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3、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4、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5、难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胡祗遹《中吕·阳春曲》)
7、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乔吉《双调·水仙子》)
8、高官鼎内鱼,小吏置中兔。(任昱《双调·清江引》)
9、1)关汉卿,号己斋叟。代表作《窦娥冤》。2)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代表作《墙头马上》。3)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代表作《汉宫秋》。4)郑光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10、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蒲道源《黄钟·人月圆》)
1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开学前一定要让孩子看!
12、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13、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双调·大德歌·冬》)
1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5、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16、两叶兰桡斗来去,万人呼,红衣出没波深处。
17、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18、—— 唐 · 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19、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
20、这句又写了三种景物,以“流水”为中心,流水之上架着小桥,流水之旁住着人家。荒凉、萧条与清肃、恬静作对比。
1、——(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2、孤独的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1)关汉卿曲词(唱词)(2)莎士比亚历史剧(3)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5)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4、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5、充满水乡情致"乱云愁"一句情景陡变"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如特写镜头,将采菱女以绿荷为伞,遇雨而归的情状描绘得生动逼真,透出多少天然真趣作者将水乡的景色风情刻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志灵透清逸生趣盎然,同为大画家,大诗人也。
6、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张养浩《中吕·喜春来》)
7、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8、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钟嗣成《双调·凌波仙》)
9、—— 唐 · 杜甫《北征》
10、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1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2、——(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13、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4、——(一分儿《双调·沉醉东风》)
15、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7、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杨果《越调·小桃红》)
18、——(汪元亨《正宫·醉太平》)
19、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徐再思《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20、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
1、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2、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寒冷、萧瑟的秋风里踌躇而行。
3、多愁的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5、——(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6、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7、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率的对各个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 。如唐诗,其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朝,主要的文学作品以律诗和绝诗为主要表现形式。其诗体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每首诗的句数、句式、字数、声律、韵律均有一定的格式。律诗限定八句,绝诗限定四句。如:《唐诗别裁》,由清…沈德潜编选,选录诗一千九百余首,既有各种体制各家派别,又有概括性的艺术评价,并有按语,眉批,间有注释,大都简要而精当,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唐诗选本。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1、妙句:是在后一个层次上一一无论古代王朝是兴是亡,带给人民大众的,都是一个"苦"字。
12、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3、元曲,是我国古典戏曲的一种,因盛行于元代,流行于北方地区,又是专称"元杂曲",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至终,。在形式上,采用分"本"、分"折“的方式,多为二本,每本有其独立性,篇辐较短,多为四折,有的另加楔子,成为五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杰出的剧作家如关汉卿丶王实甫、马致远等留下的《西厢记》、《救风尘》、《岳阳楼》等。
1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15、而今西北自反胡,骐驎荡尽一匹无。
16、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
17、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18、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鲜于必仁《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19、——(张可久《双调·折桂令》)
20、手执著饯杯,眼阁着别离泪。刚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axxzhouaxxyyflongdd】四、元曲名句唯美千古绝句
1、人人文学网:http://www.renrenwenxue.com人人论坛:http://bbs.renrenwenxue.com
2、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4、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5、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王恽《越调·平湖乐》)
6、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7、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8、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螮蝀,凿开万窃黄云洞。
9、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10、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11、一声画角谯门,半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越调·天净沙》)
12、—— 唐 ·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13、——(查德卿《仙吕·寄生草》)
1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5、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16、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17、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18、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汤式《双调·庆东原·京?泊》)
【axxzhouaxxyyflongdd】五、元曲名句大全
1、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2、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马致远《双调·寿阳曲》)
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4、—— 宋 · 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5、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
6、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自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曲为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始于两宋,盛于元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歌舞艺术和说唱伎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将歌曲、旁白、舞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剧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自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杂剧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反对封建官府、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内容,也有历史故事,还有的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散曲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曲三种基本形式。散典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卢挚、张养浩、刘致、张可久、乔吉等。
7、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奥敦周卿《双调·蟾宫曲》)
8、—— 唐 · 杜甫《九日五首 三》
9、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
10、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颭,爱煞江南。(张养浩《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11、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书中称这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书中誉为“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12、何言西北至,却走东南隅。
1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15、四十年绕湖赊看山,买山钱更教谁办?
16、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卢挚《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17、全曲中作者注意词句的前后照应,如“昏”与“夕阳”,“天涯”与“古道”,虽无一个“思”字,但全文却始终围绕此字来写,作者的惆怅悲哀之情无处不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首被喻为“秋思之祖”的元曲小令确实有它独到过人之处.
18、古诗中描写西北风光的名句如下
19、登楼意,恨无上天梯。(马致远《南吕·金字经》)
20、元曲是元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为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始于两宋,盛于元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歌舞艺术和说唱伎乐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前期剧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后期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主要作品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散曲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曲三种基本形式。前期的散曲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卢挚等,后期有张养浩、刘致、张可久、乔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