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征诗词
1、《七律》——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2、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3、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4、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作
5、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6、男儿事长征——唐李颀《空见蒲桃入汉家》
7、《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长征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10、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11、《无题》——
12、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13、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的领导地位,会后由、、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
14、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5、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16、《十六字令》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17、金沙:即金沙江。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18、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0、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未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虔粮秣少胡麻。
1、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2、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4、一九三五年二月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6、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
7、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8、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9、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10、长征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11、《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13、长征不是难堪日——现代《七律·吊同志》
14、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5、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16、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17、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18、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9、《过草地》——张爱萍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20、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1、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2、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3、《出塞》诗人:王昌龄朝代:唐代
4、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5、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6、《七律·长征》近现代:
7、这三首小令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雩都地区出发,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8、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9、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11、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2、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13、《七律·长征》——近现代
14、白话文释义: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15、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6、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惊诧高又险,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
17、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行踪奇正敌国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18、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19、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
20、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xxzhouaxxyyflongdd】四、长征诗词朗诵视频学生
1、《长征》——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2、三军:指红四方面军,则整个红军。
3、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4、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5、《清平乐·六盘山》是现代思想家、革命家、诗人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
6、一九三五年八月
7、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8、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9、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10、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11、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词
13、山,刺破青天愕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4、白话文释义:我快马加鞭飞越过山头的时候没有下马,但是当我回头一看,这才惊奇的发现:这座山是如此之高,山顶离天只有三尺三。
15、《江城子•忆长征》近现代:李志民
16、《塞上曲》唐代:耿湋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17、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18、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19、迢递长征客——唐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20、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axxzhouaxxyyflongdd】五、长征诗词 七律的意思
1、不是是写给柳亚子的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该词气势恢宏,分上下两阕(què),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2、《忆秦娥·娄山关》——近现代
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4、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5、一九八六年十月
6、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7、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阿西作
8、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1、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12、关于长征的诗很多,主要为8首,包括
13、清平乐六盘山
14、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15、《七律·长征》——作者:
16、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17、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18、《长征》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19、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0、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